在ANTLR4中,可以使用谓词和贪婪*量词来避免不必要的谓词调用。下面是一个包含代码示例的解决方法:
grammar MyGrammar;
parse: statement+;
statement: ID EQUALS expr SEMICOLON;
expr: INT | FLOAT | BOOL;
ID: [a-zA-Z]+;
INT: [0-9]+;
FLOAT: [0-9]+ '.' [0-9]+;
BOOL: 'true' | 'false';
EQUALS: '=';
SEMICOLON: ';';
// 谓词规则
predicate: {isFloat($text)}? FLOAT;
// 谓词方法
private boolean isFloat(String text) {
try {
Float.parseFloat(text);
return true;
} catch (NumberFormatException e) {
return false;
}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谓词规则predicate
,它使用了isFloat()
谓词方法。该方法会尝试将文本解析为浮点数,如果成功则返回true
,否则返回false
。
然后,在expr
规则中,我们使用了贪婪量词来匹配浮点数。由于浮点数的定义和整数的定义相似,使用贪婪量词可能会导致所有的浮点数都被识别为整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通过谓词规则predicate
来检查匹配的文本是否是浮点数。如果是浮点数,则使用浮点数规则,否则使用整数规则。
这样,当解析器遇到一个可能是浮点数的文本时,会先调用谓词规则predicate
来判断是否为浮点数,避免不必要的浮点数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