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写代码时,应该避免在函数返回时销毁该函数内部创建的对象。原因是在调用该函数的代码中,仍然可能需要使用该对象。如果在函数内部销毁该对象,则可能会访问已被销毁的内存地址,导致程序出现未定义的错误行为。
以下是一个示例,展示了不正确地在返回时销毁对象的情况:
std::string getName() {
std::string name = "Alice";
return name.c_str();
}
getName函数在返回时销毁了一个字符串对象,但却返回了该字符串的c字符串指针。当调用getName函数时,该指针指向的字符串实际上已被销毁,因此可能会导致程序出现错误行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函数内部创建的对象在函数外部使用完成后再手动销毁。例如,在上面的示例中,可以改为:
std::string getName() {
std::string name = "Alice";
return name;
}
int main() {
std::string name = getName();
// 使用name...
name.clear();
// 手动销毁字符串对象
return 0;
}
在主函数中,先将getName返回的字符串对象保存在一个局部变量中,使用完成后手动调用clear函数清除该变量,以达到手动销毁对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