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做个简单的解释器(一)
创始人
2024-03-01 22:01:33
0

“如果你不知道编译器是怎么工作的,那你就不知道电脑是怎么工作的。如果你不能百分百确定,那就是不知道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Steve Yegge

就是这样。想一想。你是萌新还是一个资深的软件开发者实际上都无关紧要:如果你不知道 编译器 compiler 和 解释器 interpreter 是怎么工作的,那么你就不知道电脑是怎么工作的。就这么简单。

所以,你知道编译器和解释器是怎么工作的吗?我是说,你百分百确定自己知道他们怎么工作吗?如果不知道。

或者如果你不知道但你非常想要了解它。

不用担心。如果你能坚持跟着这个系列做下去,和我一起构建一个解释器和编译器,最后你将会知道他们是怎么工作的。并且你会变成一个自信满满的快乐的人。至少我希望如此。

为什么要学习编译器和解释器?有三点理由。

  1. 要写出一个解释器或编译器,你需要有很多的专业知识,并能融会贯通。写一个解释器或编译器能帮你加强这些能力,成为一个更厉害的软件开发者。而且,你要学的技能对编写软件非常有用,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解释器或编译器。
  2. 你确实想要了解电脑是怎么工作的。通常解释器和编译器看上去很魔幻。你或许不习惯这种魔力。你会想去揭开构建解释器和编译器那层神秘的面纱,了解它们的原理,把事情做好。
  3. 你想要创建自己的编程语言或者特定领域的语言。如果你创建了一个,你还要为它创建一个解释器或者编译器。最近,兴起了对新的编程语言的兴趣。你能看到几乎每天都有一门新的编程语言横空出世:Elixir,Go,Rust,还有很多。

好,但什么是解释器和编译器?

解释器编译器 的任务是把用高级语言写的源程序翻译成其他的格式。很奇怪,是不是?忍一忍,稍后你会在这个系列学到到底把源程序翻译成什么东西。

这时你可能会奇怪解释器和编译器之间有什么区别。为了实现这个系列的目的,我们规定一下,如果有个翻译器把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那它就是 编译器。如果一个翻译器可以处理并执行源程序,却不用把它翻译器机器语言,那它就是 解释器。直观上它看起来像这样:

我希望你现在确信你很想学习构建一个编译器和解释器。你期望在这个教程里学习解释器的哪些知识呢?

你看这样如何。你和我一起为 Pascal 语言的一个大子集做一个简单的解释器。在这个系列结束的时候你能做出一个可以运行的 Pascal 解释器和一个像 Python 的 pdb 那样的源代码级别的调试器。

你或许会问,为什么是 Pascal?一方面,它不是我为了这个系列而提出的一个虚构的语言:它是真实存在的一门编程语言,有很多重要的语言结构。有些陈旧但有用的计算机书籍使用 Pascal 编程语言作为示例(我知道对于选择一门语言来构建解释器,这个理由并不令人信服,但我认为学一门非主流的语言也不错 :))。

这有个 Pascal 中的阶乘函数示例,你将能用自己的解释器解释代码,还能够用可交互的源码级调试器进行调试,你可以这样创造:

program factorial;

function factorial(n: integer): longint;
begin
    if n = 0 then
        factorial := 1
    else
        factorial := n * factorial(n - 1);
end;

var
    n: integer;

begin
    for n := 0 to 16 do
        writeln(n, '! = ', factorial(n));
end.

这个 Pascal 解释器的实现语言会使用 Python,但你也可以用其他任何语言,因为这里展示的思想不依赖任何特殊的实现语言。好,让我们开始干活。准备好了,出发!

你会从编写一个简单的算术表达式解析器,也就是常说的计算器,开始学习解释器和编译器。今天的目标非常简单:让你的计算器能处理两个个位数相加,比如 3+5。下面是你的计算器的源代码——不好意思,是解释器:

# 标记类型
#
# EOF (end-of-file 文件末尾)标记是用来表示所有输入都解析完成
INTEGER, PLUS, EOF = 'INTEGER', 'PLUS', 'EOF'


class Token(object):
    def __init__(self, type, value):
        # token 类型: INTEGER, PLUS, MINUS, or EOF
        self.type = type
        # token 值: 0, 1, 2, 3, 4, 5, 6, 7, 8, 9, '+', 或 None
        self.value = value

    def __str__(self):
        """String representation of the class instance.

        Examples:
            Token(INTEGER, 3)
            Token(PLUS '+')
        """
        return 'Token({type}, {value})'.format(
            type=self.type,
            value=repr(self.value)
        )

    def __repr__(self):
        return self.__str__()


class Interpreter(object):
    def __init__(self, text):
        # 用户输入字符串, 例如 "3+5"
        self.text = text
        # self.pos 是 self.text 的索引
        self.pos = 0
        # 当前标记实例
        self.current_token = None

    def error(self):
        raise Exception('Error parsing input')

    def get_next_token(self):
        """词法分析器(也说成扫描器或者标记器)

        该方法负责把一个句子分成若干个标记。每次处理一个标记
        """
        text = self.text

        # self.pos 索引到达了 self.text 的末尾吗?
        # 如果到了,就返回 EOF 标记,因为没有更多的
        # 能转换成标记的输入了
        if self.pos > len(text) - 1:
            return Token(EOF, None)

        # 从 self.pos 位置获取当前的字符,
        # 基于单个字符判断要生成哪种标记
        current_char = text[self.pos]
        # 如果字符是一个数字,就把他转换成一个整数,生成一个 INTEGER # 标记,累加 self.pos 索引,指向数字后面的下一个字符,
        # 并返回 INTEGER 标记
        if current_char.isdigit():
            token = Token(INTEGER, int(current_char))
            self.pos += 1
            return token

        if current_char == '+':
            token = Token(PLUS, current_char)
            self.pos += 1
            return token

        self.error()

    def eat(self, token_type):
        # 将当前的标记类型与传入的标记类型作比较,如果他们相匹配,就
        # “eat” 掉当前的标记并将下一个标记赋给 self.current_token,
        # 否则抛出一个异常
        if self.current_token.type == token_type:
            self.current_token = self.get_next_token()
        else:
            self.error()

    def expr(self):
        """expr -> INTEGER PLUS INTEGER"""
        # 将输入中的第一个标记设置成当前标记
        self.current_token = self.get_next_token()

        # 我们期望当前标记是个位数。
        left = self.current_token
        self.eat(INTEGER)

        # 期望当前标记是 ‘+’ 号
        op = self.current_token
        self.eat(PLUS)

        # 我们期望当前标记是个位数。
        right = self.current_token
        self.eat(INTEGER)

        # 上述操作完成后,self.current_token 被设成 EOF 标记
        # 这时成功找到 INTEGER PLUS INTEGER 标记序列
        # 这个方法就可以返回两个整数相加的结果了,
        # 即高效的解释了用户输入
        result = left.value + right.value
        return result


def main():
    while True:
        try:
            # 要在 Python3 下运行,请把 ‘raw_input’ 换成 ‘input’
            text = raw_input('calc> ')
        except EOFError:
            break
        if not text:
            continue
        interpreter = Interpreter(text)
        result = interpreter.expr()
        print(result)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把上面的代码保存到 calc1.py 文件,或者直接从 GitHub 上下载。在你深入研究代码前,在命令行里面运行它看看效果。试一试!这是我笔记本上的示例会话(如果你想在 Python3 下运行,你要把 raw_input 换成 input):

$ python calc1.py
calc> 3+4
7
calc> 3+5
8
calc> 3+9
12
calc>

要让你的简易计算器正常工作,不抛出异常,你的输入要遵守以下几个规则:

  • 只允许输入个位数
  • 此时支持的唯一一个运算符是加法
  • 输入中不允许有任何的空格符号

要让计算器变得简单,这些限制非常必要。不用担心,你很快就会让它变得很复杂。

好,现在让我们深入它,看看解释器是怎么工作,它是怎么评估出算术表达式的。

当你在命令行中输入一个表达式 3+5,解释器就获得了字符串 “3+5”。为了让解释器能够真正理解要用这个字符串做什么,它首先要把输入 “3+5” 分到叫做 token(标记)的容器里。 标记 token 是一个拥有类型和值的对象。比如说,对字符 “3” 而言,标记的类型是 INTEGER 整数,对应的值是 3。

把输入字符串分成标记的过程叫 词法分析 lexical analysis 。因此解释器的需要做的第一步是读取输入字符,并将其转换成标记流。解释器中的这一部分叫做 词法分析器 lexical analyzer ,或者简短点叫 lexer。你也可以给它起别的名字,诸如 扫描器 scanner 或者 标记器 tokenizer 。它们指的都是同一个东西:解释器或编译器中将输入字符转换成标记流的那部分。

Interpreter 类中的 get_next_token 方法就是词法分析器。每次调用它的时候,你都能从传入解释器的输入字符中获得创建的下一个标记。仔细看看这个方法,看看它是如何完成把字符转换成标记的任务的。输入被存在可变文本中,它保存了输入的字符串和关于该字符串的索引(把字符串想象成字符数组)。pos 开始时设为 0,指向字符 ‘3’。这个方法一开始检查字符是不是数字,如果是,就将 pos 加 1,并返回一个 INTEGER 类型的标记实例,并把字符 ‘3’ 的值设为整数,也就是整数 3:

现在 pos 指向文本中的 ‘+’ 号。下次调用这个方法的时候,它会测试 pos 位置的字符是不是个数字,然后检测下一个字符是不是个加号,就是这样。结果这个方法把 pos 加 1,返回一个新创建的标记,类型是 PLUS,值为 ‘+’。

pos 现在指向字符 ‘5’。当你再调用 get_next_token 方法时,该方法会检查这是不是个数字,就是这样,然后它把 pos 加 1,返回一个新的 INTEGER 标记,该标记的值被设为整数 5:

因为 pos 索引现在到了字符串 “3+5” 的末尾,你每次调用 get_next_token 方法时,它将会返回 EOF 标记:

自己试一试,看看计算器里的词法分析器的运行:

>>> from calc1 import Interpreter
>>>
>>> interpreter = Interpreter('3+5')
>>> interpreter.get_next_token()
Token(INTEGER, 3)
>>>
>>> interpreter.get_next_token()
Token(PLUS, '+')
>>>
>>> interpreter.get_next_token()
Token(INTEGER, 5)
>>>
>>> interpreter.get_next_token()
Token(EOF, None)
>>>

既然你的解释器能够从输入字符中获取标记流,解释器需要对它做点什么:它需要在词法分析器 get_next_token 中获取的标记流中找出相应的结构。你的解释器应该能够找到流中的结构:INTEGER -> PLUS -> INTEGER。就是这样,它尝试找出标记的序列:整数后面要跟着加号,加号后面要跟着整数。

负责找出并解释结构的方法就是 expr。该方法检验标记序列确实与期望的标记序列是对应的,比如 INTEGER -> PLUS -> INTEGER。成功确认了这个结构后,就会生成加号左右两边的标记的值相加的结果,这样就成功解释你输入到解释器中的算术表达式了。

expr 方法用了一个助手方法 eat 来检验传入的标记类型是否与当前的标记类型相匹配。在匹配到传入的标记类型后,eat 方法会获取下一个标记,并将其赋给 current_token 变量,然后高效地 “吃掉” 当前匹配的标记,并将标记流的虚拟指针向后移动。如果标记流的结构与期望的 INTEGER -> PLUS -> INTEGER 标记序列不对应,eat 方法就抛出一个异常。

让我们回顾下解释器做了什么来对算术表达式进行评估的:

  • 解释器接受输入字符串,比如说 “3+5”
  • 解释器调用 expr 方法,在词法分析器 get_next_token 返回的标记流中找出结构。这个结构就是 INTEGER -> PLUS -> INTEGER 这样的格式。在确认了格式后,它就通过把两个整型标记相加来解释输入,因为此时对于解释器来说很清楚,它要做的就是把两个整数 3 和 5 进行相加。

恭喜。你刚刚学习了怎么构建自己的第一个解释器!

现在是时候做练习了。

看了这篇文章,你肯定觉得不够,是吗?好,准备好做这些练习:

  1. 修改代码,允许输入多位数,比如 “12+3”
  2. 添加一个方法忽略空格符,让你的计算器能够处理带有空白的输入,比如 “12 + 3”
  3. 修改代码,用 ‘-’ 号而非 ‘+’ 号去执行减法比如 “7-5”

检验你的理解

  1. 什么是解释器?
  2. 什么是编译器
  3. 解释器和编译器有什么差别?
  4. 什么是标记?
  5. 将输入分隔成若干个标记的过程叫什么?
  6. 解释器中进行词法分析的部分叫什么?
  7. 解释器或编译器中进行词法分析的部分有哪些其他的常见名字?

在结束本文前,我衷心希望你能留下学习解释器和编译器的承诺。并且现在就开始做。不要把它留到以后。不要拖延。如果你已经看完了本文,就开始吧。如果已经仔细看完了但是还没做什么练习 —— 现在就开始做吧。如果已经开始做练习了,那就把剩下的做完。你懂得。而且你知道吗?签下承诺书,今天就开始学习解释器和编译器!

本人, ______,身体健全,思想正常,在此承诺从今天开始学习解释器和编译器,直到我百分百了解它们是怎么工作的!

签字人:

日期:

签字,写上日期,把它放在你每天都能看到的地方,确保你能坚守承诺。谨记你的承诺:

“承诺就是,你说自己会去做的事,在你说完就一直陪着你的东西。” —— Darren Hardy

好,今天的就结束了。这个系列的下一篇文章里,你将会扩展自己的计算器,让它能够处理更复杂的算术表达式。敬请期待。


via: https://ruslanspivak.com/lsbasi-part1/

作者:Ruslan Spivak 译者:BriFuture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相关内容

华为仓颉编程语言首个 LT...
IT之家 7 月 1 日消息,华为仓颉编程语言首个 LTS 版本 ...
2025-07-01 21:12:49
【UNIX 环境编程】GC...
💭 写在前面: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 G...
2025-05-31 02:18:08
【python】pytho...
✅作者简介:一名在读大二学生,希望大家...
2025-05-30 23:47:35
如何在CentOS系统安装...
在当今多核处理器普及的背景下,并行计算已成为提升程序性能的关键技术...
2025-03-04 12:50:24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在解...
在解释器(Python)中出现错误通常是由于代码中的某些问题导致的...
2025-01-12 09:01:04
不知道如何运行和测试Has...
要运行和测试Haskell解释器,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安装...
2025-01-12 07:00:44

热门资讯

Helix:高级 Linux ... 说到 基于终端的文本编辑器,通常 Vim、Emacs 和 Nano 受到了关注。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其他...
使用 KRAWL 扫描 Kub... 用 KRAWL 脚本来识别 Kubernetes Pod 和容器中的错误。当你使用 Kubernet...
JStock:Linux 上不... 如果你在股票市场做投资,那么你可能非常清楚投资组合管理计划有多重要。管理投资组合的目标是依据你能承受...
通过 SaltStack 管理... 我在搜索Puppet的替代品时,偶然间碰到了Salt。我喜欢puppet,但是我又爱上Salt了:)...
Epic 游戏商店现在可在 S... 现在可以在 Steam Deck 上运行 Epic 游戏商店了,几乎无懈可击! 但是,它是非官方的。...
《Apex 英雄》正式可在 S... 《Apex 英雄》现已通过 Steam Deck 验证,这使其成为支持 Linux 的顶级多人游戏之...
如何在 Github 上创建一... 学习如何复刻一个仓库,进行更改,并要求维护人员审查并合并它。你知道如何使用 git 了,你有一个 G...
2024 开年,LLUG 和你... Hi,Linuxer,2024 新年伊始,不知道你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新的一年~ 2024 年,Lin...
什么是 KDE Connect... 什么是 KDE Connect?它的主要特性是什么?它应该如何安装?本文提供了基本的使用指南。科技日...
Opera 浏览器内置的 VP... 昨天我们报道过 Opera 浏览器内置了 VPN 服务,用户打开它可以防止他们的在线活动被窥视。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