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痛中转型,商汤裁员背后的AI真相
创始人
2024-10-24 10:00:27
0

文 | 光锥智能,作者|魏琳华

昨日,“AI四小龙”中的头部公司商汤迎来了公司成立十周年。在这个颇具纪念意义的日子里,一场裁员行动正在商汤内部进行。

从10月22日开始,商汤启动裁员的消息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发酵。有受访者向光锥智能表示,本次裁员涉及到SCG(智慧城市和商业事业群)、IAG(智能汽车事业群)、研究院、医疗等多个部门,目前各部门裁员比例无法确定。

而在本次裁员中,大模型和大装置两个部门成为了“安全区”,接近商汤的人士向光锥智能表示,这两个部门基本没有被裁员。

本次裁员事发突然,有员工在社交媒体上爆料,转正前一天被裁、应届生被裁、Offer被毁约等情况出现。

针对裁员消息,商汤回应光锥智能并表示,“商汤积极推进战略转型,聚焦“大装置-大模型-应用”重点业务和战略增长领域,并进行相应的组织和人才结构优化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目前,商汤社会招聘及校园招聘正常进行中,整体业务稳健发展。”

而商汤董事会执行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徐立发布的十周年内部信,稳定军心的同时也透露出一家老牌AI公司的转型真相。

徐立认为,“商汤已迈出了两步:即常说的传统AI 1.0和生成式大模型AI 2.0。”在他看来,于生成式大模型AI 2.0时代,模型生产的成本主要在于算力资源的投入,生成式大模型AI的普及和商业化,需致力于降低大模型的生产和使用成本。

基于这个判断,商汤确定了新的战略方向。

“在生成式AI领域,商汤的核心战略是实现算力大装置(SCO)、大模型和应用(CNI)的无缝集成,以应用驱动模型,以模型带动算力的优化。”徐立在内部信中表示。

这次裁员,对商汤来讲虽然是一次断臂求生,但其实是AI 1.0的公司向 2.0 升级过程中必要的阵痛。

经过这次阵痛,商汤才能从一个政企客户为主的项目制公司,转变到一家由AI大模型带来的高效回报的公司,真正实现扭亏为盈。

整合亏损业务,商汤转型止血

商汤不想再背着冗余的传统AI业务继续前行。

2018-2023年,商汤的业绩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六年年内经营亏损分别为34亿元、50亿元、122亿元、172亿元、60亿美元和64亿美元。

2019-2023年商汤营收和净利润数据 图源:富途

直到今年上半年,商汤交出了一份亏损收窄的财报:2024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21%。期内亏损持续收窄,其中,EBITDA亏损同比收窄26.5%,亏损净额同比收窄21%。

以IAG(智能汽车事业群)为例,作为集团同样保持增长的业务,2024年上半年,商汤绝影汽车业务收入达到1.7亿,同比增长100%。虽然营收打正,但智驾部分的收入对商汤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而商汤似乎也有意在本轮调整中收缩过于庞大的业务架构。有商汤前员工向光锥智能表示,“IAG部门已有超过上千人,目前人效比太低。”

从业务构成来看,曾经包括三大业务的传统业务经过合并计算,收入下滑明显: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传统AI 收入为5.2亿元,同比下降50.6%。

此外,面对巨额亏损,降本增效也成为了近两年商汤调整的主旋律。据财报披露,由于员工福利开支减少,目前行政开支减少7.7%至7.34亿元。

实际上,这不是商汤第一次启动裁员。从2023年开始,商汤已有裁员消息传出:据财新报道,2023年8月,商汤内部开始大规模裁员,其中,智慧城市与商业事业群(SCG)裁员约10%至15%。

有商汤前员工向光锥智能表示,自今年开始,商汤内部一直在陆陆续续进行裁员。连年亏损的商汤,被迫对内开刀,止血求生。

内忧外患中,背负扭亏重担的商汤,必须如同内部信中提到的一般“回到创业状态”,对ROI低、亏损严重的业务下刀,以更轻盈的姿态在大模型的时代中冲浪。

因此,商汤选择将散落在其它业务群的生成式AI相关业务合拢,一度调整组织架构。

在2023年年底的业务重组完成后,智慧城市、智慧商业、智慧生活不再作为单独业务板块出现,上述三大板块的非生成式AI业务合并统计为传统AI业务,和生成式AI、智能汽车共同构成新的三大核心业务。

十周年之际,借一封发给商汤全体员工的内部信,徐立又选择在这个节点变更航向,奔向更有“钱”程的业务。

押注大模型和大算力,商汤转型云厂商?

挥刀砍向传统业务,商汤并非心血来潮。

“在生成式AI领域,商汤的核心战略是实现算力大装置(SCO)、大模型和应用(CNI)的无缝集成,以应用驱动模型,以模型带动算力的优化。”在这次写给商汤员工的全员信中,徐立如是说。

“我们确立了“大装置-大模型-应用”的三位一体战略,致力于成为最懂算力的大模型服务商,和最懂大模型的算力服务商。”

徐立在战略上的转型,也是内部业务驱动的结果。

在上半年财报中,生成式AI业务营收接近11亿元,实现了256%的惊人增长,该部分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高达60%。商汤官方表示,生成式AI已成为集团主导性业务。

生成式AI逐渐成为集团核心营收业务 图源:商汤集团

但在一众大模型公司仍然为商业化发愁的当下,商汤到底是靠什么业务在赚钱?

财报显示,商汤生成式AI业务的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市场对生成式AI模型训练、微调和推理的需求爆发性增长。

这说明,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尝试对接大模型服务,并将其应用于各个领域;同时,基于对训练和推理的算力需求,商汤部署的“大装置”通过提供算力服务,为生成式AI业务提供收入。截至今年8月,已有超过3000家行业头部企业使用商汤的大模型及智算服务,“日日新”大模型整体调用量实现400%的增长。

虽然商汤并没有具体披露,但根据行业现状,这里收入的大部分应该来自于“智算服务”,而非“大模型”。

这和我们看到的国内云厂商们的情况如出一辙。

无论是阿里云、百度云、华为云,都会把智算服务,当成是最重要的客户收入项目,而大模型是一个重要的牵引力,并非真正的“高收入产品”。比如,百度智能云今年就把业务中心从大模型服务的千帆,调整为算力服务平台百舸。

这也是为什么,徐立一定要强调“大装置-大模型-应用”的三位一体战略。

面对一门挣钱的新生意,和一门营收趋向稳定、缺乏增长前景的旧业务,商汤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于是,从营收结构变动到战略更迭,削减SGC、医疗等增长乏力的业务,也就成了意料之中的调整动作。

不过在自建算力基础设施方面,过去一年,商汤仍然在投入大量资金,保持领先优势。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运营GPU数量达到45000张卡。截至2024年8月,其运营总算力规模已突破20000 PetaFLOPS,GPU数量上升至54000张卡,至相较今年3月提升约70%。

可以说,商汤的算力基础设施目前仍是在一个高投入的阶段。

奔向“大模型”和“大装置”,商汤看准了两门挣钱的生意。但随着更多玩家入局、行业趋势变化,商汤面对的挑战也不会少:

一方面,从大模型服务来说,面向有意掀起价格战的大模型服务商,商汤需要拿出更高性价比的产品与之竞争;

另一方面,从做“算力大装置”而言,一定程度上是兼具技术和规模化的生意,在这一点上,商汤面对的不再是AI公司,而是更有财力的云计算厂商和一大波私有化部署的算力服务商。

虽然前路也会有困难,但至少现在,商汤仍然选择抓紧手中已有的底牌,优先为发展更健康的业务让道。

从AI 1.0时代中蜕变,商汤注定要在转向AI 2.0时代的过程中勒紧裤腰带,向着盈利目标快速前进。

相关内容

泰禾智能:参股公司科亿智能...
金融界7月15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泰禾智能提问:董秘您好,...
2025-07-15 17:14:13
骆驼股份涨5.33%,开源...
今日骆驼股份(601311)涨5.33%,收盘报9.09元。 20...
2025-07-15 16:42:12
建滔积层板现涨超6% 此前...
建滔积层板早盘股价上涨6.03%,现报11.26港元,成交额731...
2025-07-15 13:12:05
英伟达黄仁勋最新专访:谈美...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14日,据CNN报道,英伟达CEO黄仁勋...
2025-07-15 10:12:39
前百川联合创始人焦可已投身...
DoNews7月14日消息,公开信息显示,前百川智能联合创始人焦可...
2025-07-15 06:14:29
特朗普将宣布700亿美元A...
特朗普将在宾州宣布700亿美元投资,旨在加速AI与能源布局。 7月...
2025-07-15 06:13:54

热门资讯

原创 2... #春日生活好物种草季#近年来,笔记本电脑市场迎来技术爆发期,尤其在手机厂商跨界入局后,轻薄本在性能、...
AMD锐龙AI 9 HX 37... 2024年6月3日,AMD正式发布全新的锐龙AI 300系列处理器。该系列处理器一经发布就引发大家的...
骁龙本这么猛?联想YOGA A...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一部手机可以解决出镜拍摄问题,而商务出差、大量码字、图像处理等需求用笔记本则...
5个AI模特生成软件推荐 当前AI模特生成软件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以下是几款备受推崇的工具: 触站AI:强烈推荐!...
2023年CentOS与Ubu... CentOS与Ubuntu的市场格局与技术特性探讨 在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CentOS与Ubuntu...
苹果macOS 15.1:允许... 苹果公司在其最新的macOS 15.1版本中,推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新功能——允许用户将Mac App...
原创 苹... 前言 IQUNIX在做好看的桌面产品上,一直都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早期和苹果产品的设计风格...
原创 华... 想在竞争残酷的市场中发力,必须要带来一些激进的卖点,但是随着功能特性的提升,硬件也必须要进行给力才可...
原创 华... 在2024年这个被誉为"AI元年"的关键时刻,随着生成式AI的流行,各家手机厂商都在积极备战AI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