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AI四小龙”依图科技:回归聚焦智能城市与安防赛道,AI大模型将加速安防数智化
创始人
2024-10-28 10:34:39
0

(图片来源:钛媒体App编辑林志佳拍摄)

近几年很少对外发声的“AI 四小龙”依图科技,蛰伏许久后,在新一轮AI大模型热潮下开始加速 AI 安防领域的商业化。

近期举行的2024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上,AI 公司依图科技推出再升级的“天问大模型”、小明智能体、以及全新的“依图万象”合作伙伴业务品牌等诸多产品。

依图科技总裁段爱国表示,过去十年,依图拥有世界级算法,持续深耕安防行业,支撑了近千万路的视频智能化应用,在算法、数据、算力、AI架构方面都积累了显著优势。如今AI 2.0时代,大模型使长尾算法生产的边际成本趋近于0,促使AI技术能够加速商业落地。

“用极致性价比产品,用大模型的先进思想、理念和工具全方位赋能合作伙伴,助力伙伴转型成为场景大模型方案的提供商与运营商。”段爱国谈及依图万象合作伙伴业务定位时表示,基于依图训推一体+Agent架构、算法、算力的大模型产品赋能伙伴,帮助客户实现数据、应用与服务的闭环,从而开发和持续运营场景智能化应用。

会议期间,钛媒体App和依图科技研发副总裁许焰之间做了一个独家且深入的对话交流。

许焰对钛媒体App表示,所有人一直希望 AI 能够赋能百业,而 AI 大模型解决了过去行业成本高、门槛高、场景难通用等挑战,如今,依图的 AI 技术可以实现客户需求场景的匹配,To B/G政企端业务更多不再做“项目制”,而是提供软硬件产品方案,以实现公司高毛利率60%以上的预期。

钛媒体App了解到,经过多轮业务调整,如今依图科技已经连续两年走上商业正循环。

经历四次AI浪潮,依图再聚焦AI安防商业化

自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上创造“人工智能”(AI)这个术语以来,全球迎来了四次 AI 浪潮,计算机技术飞速进步。前两次 AI 浪潮中,所有人期盼的十年“AI 效应”这一看法泡沫破灭。不管是芯片“摩尔定律”速度跟不上 AI 的算力要求,还是数据量不够、算法不强、商业化不如预期,均让我们对 AI 保持着长期质疑的态度。

当下,我们终于迎来第三次 AI 浪潮。这一次,AI 算法、算力、数据“三驾马车”同步突破,从1997年,IBM “深蓝”击败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到2016年,谷歌DeepMind的“阿尔法狗”(AlphaGo)击败了韩国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过去近20年,机器学习、深度神经网络、NLP(自然语言处理)、生成式 AI 等技术都实现实验室到产业的落地。

研究机构Gartner每年会更新“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AI 技术迎来从热潮到低谷,如今,生成式 AI 呈爆炸式增长,并迅速成为各业务部门和组织中部署最广泛的 AI 技术之一,走出了所谓的“死亡之谷”,再次迎来U形“膨胀期望峰值”。Gartner认为,未来2-5年,全球会持续迎来生成式 AI 热潮。

作为“AI 四小龙”之一,依图也经历了“技术成熟度曲线”类似过程。

2012年成立的依图科技,以 AI 芯片和算法为核心技术,致力于全面解决机器看、听、理解和规划的根本问题,为 AI 的发展和应用普及提供高性能、高密度和通用的算力,满足云端数据中心、边缘计算和物联网不断增长的智能计算需求。

过去10多年,依图科技从 AI 热潮中兴起,2019年左右迎来低谷,再到如今实现业务转型升级,恢复到正向现金流状态。截至目前,依图科技共计融资超过20亿元,投资方包括真格基金、红杉中国、高瓴资本、云锋基金等机构。

如今在资本降温,行业回归理性的大背景下,依图科技长期聚焦 AI 技术和产品,经历业务转型和升级,真正沉淀下自身的竞争壁垒。相对于其他三家商汤、旷视、云从,依图选择聚焦“安防”,解决智能商业、智能城市的业务需求,提供兼具芯片和算法的软硬件结合方案。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间,依图已为国内30余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境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家政府及企业终端客户,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

事实上,依图很早就开始以Transformer架构为基础的生成式 AI 大模型研究与应用探索。

2020年,依图推出预训练语言理解模型ConvBERT,通过全新的注意力模块,仅用1/10(10%)的训练时间和1/6的参数就获得了与谷歌BERT模型一样的精度,相比OpenAI的GPT-3,可用更少时间去探索语言模型的训练,也降低了模型在预测时的计算成本。

随着ChatGPT风靡全球,2023年7月,以视觉为核心的依图天问多模态大模型正式发布,快速在全国项目中部署应用,截至目前,依图天问大模型已经在超过80个项目中落地并实现规模商用。

具体到技术业务层面,利用大模型(天问)、Agent(依图小明)、NPU(求实/求索)的结合,依图已实现 AI 技术在安防领域应用的闭环。

其中,大模型和应用层面,最新依图天问大模型4.5系统,细节目标布控准确率提升40%,数据量下降75%。

同时,依图天问大模型可以根据环境和需求的变化快速适配,相比于传统的机器学习模型的收集数据、训练模型时间达1-3个月以上,依图天问升级了预训练模型,可实现1分钟内对极少样本的新算法进行冷启动,1小时内完成在线标注训练,1天内快速部署上线,每天花几分钟对齐数据、简单点击对错,几天时间就可让算法达到超过90%的准确率。

另外,依图天问大模型支持多条件组合的场景布控,在城市管理、环境监测、公共安全等领域展现极高的实战应用价值。

例如,交通事故频发的城市路段采用依图“天问”大模型赋能利旧的前端摄像头来解决交通问题,包括拥有闯红灯、超速、不礼让行人、骑车不戴安全帽、违法掉头、压实线等各类算法,系统可快速上线,部署一周后精度便可从最开始的60%-70%达到近100%,且建设成本大幅下降。

硬件层面,2022年底,依图开始量产求实算力芯片,在此之前依图求索questcore是国内性能领先的云端深度学习推理定制化SoC,应用于云端和边缘服务器上。而如今,依图已构建以多模态大模型训推一体机为主,从50- 1000路视频智能化应用的多场景产品体系,作为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对外销售。

10月23日,依图科技再公布万象MindV系列产品,用低成本、高性能解锁长尾算法,实现长周期检索。

许焰表示,AI的本质是研究学习,而预训练 AI 大模型模式改变了整个产业的生产模式。基于深度学习和大模型技术,通过依图的创新、性价比和行业落地,实现 AI 技术在业务中实现商业落地。

加入依图之前,许焰曾在国内安防龙头大华任职,拥有多年的智能安防业务和销售管理经验。

“到了AI 2.0大模型时代,AI Agent帮助你解决大模型‘最后一公里’问题,有了底座、模型技术后,大家都可以解决对用户需求理解和落地问题。”许焰提到,目前依图并非为客户做全新的安防设备更换模式,而是利用大模型高效赋能利旧原有前端设备,使旧设备拥有AI能力,避免了重复建设,不仅危险交通行为识别更加准确,在建设成本、应用场景、算法适用性、动态调整等方面都更具有优势。

商业化层面,过去To B/G业务存在回款周期长、坏账多等问题,商汤、旷视、科大讯飞等 AI 龙头都在减少安防和智慧城市业务投入。然而,依图却坚持将“安防”当作商业化重点。

许焰告诉钛媒体App,目前依图主要做“安防”产业的下游方案环境,分To B伙伴制、直销制两种销售模式。相比大规模项目制,依图科技主要提供AI算法、算力终端的软硬件产品,这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模式,大大减少了B/G端坏账和回款长等挑战。

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商业化,依图全面聚焦安防赛道,接下来还将发力合作伙伴业务,主要解决中小企业在实际应用当中的难点与挑战。

依图科技伙伴业务总经理李雄威透露,当前依图已经在金融、消防、医院、通用园区、能源、工地/建造、应急、森防8大行业37家独立软件供应商(ISV),未来计划推进到20大行业、60家ISV伙伴,并成立联盟理事会,大力发展认证经销商。

10000亿总产值、不到7%的渗透率,国内智能安防仍有巨大需求

国内智能安防赛道依然有巨大的市场增长需求。

根据中国安防协会行业统计和中商研究院报告显示,2023年,安防行业总产值从2013年的3665亿元增长到10100亿元,增长260%,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7.13%。但是,中国智能安防渗透率却只从2015年不到1%,增长到2022年左右的6.5%,仅增长5个百分点,远低于 AI 技术的成长速度。

这意味着,智能安防领域依然具有巨大前景和市场需求。

段爱国提到,从2016年开始,很多谈AI技术的公司越来越多,而 AI 落地最本质的矛盾是“长尾算法的生产效率低”,此前 AI 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点,但如今生成式 AI 技术已经可以实现通用与泛化,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一位依图的供应商向钛媒体App坦言,过去几年依图业务从收缩到聚焦,做了很多改变,如今依图天问硬件不仅可以做安防场景,而且在其他金融和工业领域也可以应对客户需求,甚至价格还很有优势,这比一些大厂的方案更快更实用。

就在依图业务战略分享会暨伙伴峰会的同时,“AI四小龙”的商汤科技传出进行十周年业务调整,重点保留大模型和大装置相关业务,剩下的业务线,包括安防、自动驾驶、医疗等则进行裁员调整。

很显然,从“AI四小龙”到“大模型六小虎”(月之暗面、智谱、百川、零一万物、MiniMax、阶跃星辰),在生成式 AI 热潮下,AI 产业正在经历新的范式蜕变。业务是否会产生盈利和聚焦,这将取决于一家 AI 公司的生死。

许焰对钛媒体App表示,60%的高毛利是依图的一个重要指标,而这个毛利率是由市场竞争得到的。就安防产业链来看,从前端摄像头到中间软件层,包括云平台服务器等,再到 AI 和业务应用层,这个格局当中,硬件吃掉40%份额,集成商吃掉了10%左右,AI有10%,云计算有15%-20%左右,所以依图的定位在于“后端”,提供AI解决方案,而非做集成商。

当问及未来是否以海康威视或大华当作依图目标定位时,许焰否认这一说法。他认为,依图的定位更多是软硬件结合,不与产业链上下游有冲突,而是利用 AI 算法和芯片做技术提供商,类似于英伟达的角色。

“对依图而言,我们在生态里的定位非常清楚——软硬结合。在中国,软件不值钱,硬件也不值钱,软硬一体才能既做到毛利,又解决客户问题,这是我们切入点。我不是跟海康竞争,也不跟大华竞争,我们和华为还有很好的合作关系。本质上,依图是用自己的芯片和算法解决客户业务问题。”许焰对钛媒体App表示,AI 是依图最大的市场竞争力

许焰坦言,安防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今年开始,整个宏观经济下行,导致大家更追求商业化本质。以前是用互联网“烧钱”玩法做To B业务,但其实是走不通的。依图不止是懂技术创新,商业服务也非常关键,在过去10多年时间,依图不断加深对商业的理解。

依图方面强调,其在算法、数据、算力、AI架构方面积累了显著优势,但在各行各业的具体场景中,合作伙伴们在领域知识和运营服务方面的优势更为突出。依图接下来希望通过更多行业伙伴合作,共同输出场景大模型解决方案,加速推动安防、智慧城市等行业的数智化进程。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编辑|胡润峰)

相关内容

甘肃:AI赋能,城乡课堂有...
走进甘肃省庆阳第五中学,英语教师杨敏正在借助AI工具优化课件,开展...
2025-07-08 23:13:59
恒生电子:积极推动AI在金...
证券之星消息,恒生电子(600570)07月08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
2025-07-08 23:13:50
报告:手机厂商新品重点转向...
中新网北京7月8日电(记者 吴涛)“2025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
2025-07-08 23:13:34
AI六小虎,胜利大逃亡?
文 | 光子星球 隔壁阿里Qwen3刷新模型记录,字节豆包全家桶...
2025-07-08 23:12:47
科技遇见艺术 AI描绘黄河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铮 实习生 李家旭 7月8日,一场探索人工智...
2025-07-08 23:12:00
案例数居首位!平安产险9个...
2025年7月3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数...
2025-07-08 19:14:28

热门资讯

原创 2... #春日生活好物种草季#近年来,笔记本电脑市场迎来技术爆发期,尤其在手机厂商跨界入局后,轻薄本在性能、...
AMD锐龙AI 9 HX 37... 2024年6月3日,AMD正式发布全新的锐龙AI 300系列处理器。该系列处理器一经发布就引发大家的...
骁龙本这么猛?联想YOGA A...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一部手机可以解决出镜拍摄问题,而商务出差、大量码字、图像处理等需求用笔记本则...
5个AI模特生成软件推荐 当前AI模特生成软件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以下是几款备受推崇的工具: 触站AI:强烈推荐!...
2023年CentOS与Ubu... CentOS与Ubuntu的市场格局与技术特性探讨 在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CentOS与Ubuntu...
苹果macOS 15.1:允许... 苹果公司在其最新的macOS 15.1版本中,推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新功能——允许用户将Mac App...
原创 苹... 前言 IQUNIX在做好看的桌面产品上,一直都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早期和苹果产品的设计风格...
原创 华... 想在竞争残酷的市场中发力,必须要带来一些激进的卖点,但是随着功能特性的提升,硬件也必须要进行给力才可...
原创 华... 在2024年这个被誉为"AI元年"的关键时刻,随着生成式AI的流行,各家手机厂商都在积极备战AI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