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AI职位的痛,1186万应届生最懂
创始人
2024-10-30 18:59:03
0

开设AI专业容易,培养人才不易

撰文/ 陈邓新

编辑/ 李 季

排版/ Annalee

2024年秋招,已临近收尾。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势态,预计2025年应届生高达1186万人,再刷历史新高。

这意味着,求职竞争愈发激烈。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多地放宽应届生身份认定标准,近2至3年内毕业的高校生都算,但多数公司的橄榄枝依然抛向仍在校园的2025年应届生。

更为关键的是,随着大模型逐步落地,AI赋能千行百业成为全社会的共识,AI人才成为“香饽饽”,AI成为这次秋招的“主角”。

AI需求之下,几家欢喜几家愁。

拿不到大厂offer

“大家说的没offer,意思是没大厂的offer!”李中岩如是说。

在南京求学的李中岩,是某985大学一名电子信息工程的应届生,对秋招格外上心,倘若可以早点拿到offer,则能从容面对社会。

毕竟,出了大学校门,就没有一件事是容易的。

李中岩告诉锌刻度,早在八月底就开始投简历了,瞄准的是互联网企业,渴望去钱多的地方,但2024年秋招偏重技术岗与研发岗,尤其是AI相关的吃香,“今年要求好高,在时代发展面前啥也不是”。

锌刻度调查发现,百度、京东、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纷纷对AI人才求贤若渴。

譬如,百度2025校园招聘,提供了超3000个岗位,约80%为AI技术相关岗位,需求最大的岗位是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新增了大模型算法工程师的校招岗,入职之后可参与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的研发。

图源:百度校园招聘

再譬如,字节跳动2025校园招聘,提供了超过4000个岗位,覆盖研发、运营、产品等8种类别,其中研发类岗位需求较去年增长60%,算法等岗位成为热招方向。

不难看出,算法站在C位

《2023泛互联网行业人才流动报告》显示,算法研究员以0.47的人才供需比位居人才紧缺度榜首,平均2家公司争夺1位人才。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38城企业平均招聘月薪为10313元,其中人工智能行业位居薪酬榜首,平均招聘月薪13594元,薪酬同比增长5%。

图源:智联研究院

此背景下,李中岩未能得偿所愿。

“投了差不多一百多个,基本上全寄了。”李中岩最终拿到西安一家科技公司偏硬件研发的offer,“上岸了,又没完全上”。

量化行业没有“996”一说

与李中岩不同,孟奕君更为自信。

就读的是计算机类专业,又在本科阶段积累了互联网大厂实习经验,孟奕君对拿下AI异构计算工程师或深度学习高性能计算研发工程师的offer,有一定的把握。

问题在于,孟奕君想去的是量化行业。

所谓量化,就是将金融投资行为中的信号数字化,通过一套或多套算法来分析,并作出判断与决策,而不是单凭人的感觉或直觉。

一言以蔽之,AI是量化的底色

由于AI能力的强弱与量化业绩息息相关,头部量化基金为了维持领先地位、保持技术优势,愿意高薪招揽人才,即便是应届生也不在话下。

譬如,九坤投资2022年推出“梧桐计划”,面向全球招聘优秀的本硕博应届毕业生,选拔可以独当一面的“量化新星”。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搞不好就是去干数据清洗之类的边角料工作。”孟奕君认为量化研究更具挑战性,“量化没有996这一说,可以Work-life Balance”。

尽管如此,孟奕君依然举棋不定。

一方面,量化基金的要求不比互联网公司低,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更高,要对超额收益做出肉眼可见的贡献。

白鹭资管投资总监张晨樱在接受“暗涌Waves”采访时表示:“在当下的中国量化私募,拥有大量拿过国际奥赛IMO(数学竞赛)、IPHO(物理竞赛)、ICHO(化学竞赛)和IOI(信息学竞赛)奖牌得主,早已是行业标配。”

另外一方面,量化本质是零和博弈,引发市场的不满,从而遭遇了“束缚”,再叠加A股有了从熊市走向牛市的征兆,量化基金的打法遭遇了严峻的挑战。

图源:天天基金网

2024年10月18日,幻方量化向投资者发布消息:“因市场环境变化,对冲系列产品难以同时取得收益和缩小风险敞口,潜在收益风险比明显下降,未来收益将明显低于投资人预期。考虑到对冲产品的风险属性,公司将逐步将对冲全系产品投资仓位降低至0。”

孟奕君进一步告诉锌刻度,当下新能源汽车是另外一个热门AI就业方向。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人才需求预测报告》显示,2025年前国内智能网联汽车人才总需求量为11.6万人,人才净缺口最高达3.7万人。

关于此,从车企的校园招聘就可见一斑。

以理想汽车为例,推出面向全球招募优秀AI技术人才的校园招聘计划“理想+”,涵盖算法部署、算法性能优化、推理加速、大语言模型、视觉大模型、多模态感知、AIGC、智能驾驶大模型、AI芯片研发等多类方向。

理想汽车2025校园招聘算法研发类岗位流程

理想汽车CEO李想在2024春季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愿意支付更高的工资,让理想汽车的每一个员工都能有成长、有成就、有回报。”

事实上,AI人才,已成为车企的招聘重点与亮点。

对此,马斯克在2024年4月表示特斯拉正在提高其人工智能团队的薪酬,“AI人才争夺战是我见过的最疯狂的人才争夺战!”

善用AI的人才会赢

校园招聘之余,如何培养AI人才成为另外一个焦点。

“AI大模型是最好的工具,家长要让孩子从小接触AI,不用AI的孩子将来会输给善用AI的孩子。”周鸿祎表示如果360招聘的人不能熟练使用人工智能,那他一定会被淘汰,“学生是否能够使用AI,以及他们使用AI的能力,将决定他们未来的发展潜力和成长上限。”

于是乎,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成为高校的共识。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国内有35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到了2024年数量超过500所,范围从名校下沉至专科类院校。

图源:掌上高考

某高校老师章玉告诉锌刻度:“我们学校加强了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及相关学科建设,增设了AI相关课程,并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章玉老师进一步表示,AI需要的是高度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对知识沉淀、技术功底、经验积累要求较高,如果只会调整参数、调用模型难以胜任高薪岗位,“实际工作中,堆模型参数跟调参数完全是两码事”。

换而言之,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容易,培养AI人才不易。

《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搜索多所二三本院校的培养方案发现,其新开设的人工智能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原有的计算机、电子信息、数据科学等专业极其雷同,多数仅有一两门课程的区别。

实际上,张雪峰老师之前认为,学习人工智能的同学一定要成为一个一专多长的T字型人才,“一”代表知识的广度,“丨”代表知识的深度。

如此一来,高校与企业之间,存在转化的鸿沟。

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院长漆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在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教育也面临着一定的转型。这其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怎样把学生基础的理论扎得更深,其次是如何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更强,并和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

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需要更为精准培养AI人才,并提升AI人才的培养质量,从而让应届生可以奔赴一个更远大的前程。

毋庸置疑,AI会成为今后校园招聘的关键词。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中岩 孟奕君、章玉均为化名)

相关内容

王坚外滩大会分享:代码开源...
9月11日上午,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在上海黄浦世...
2025-09-11 17:45:39
王兴兴最新发声:AI“干活...
9月11日,宇树科技创始人、CEO王兴兴在2025外滩大会上发表观...
2025-09-11 17:16:58
王坚:开放资源才能让AI行...
在外滩大会上,王坚展望了AI(人工智能)带领人类走出地球的未来。 ...
2025-09-11 17:16:22
原创 ...
真正的技术革命,无法建立在沙滩之上。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是国家和企...
2025-09-11 17:15:42
宇树王兴兴:最后悔过去没学...
在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上,宇树科技创始人、CEO王兴...
2025-09-11 17:15:24
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王京涛:促...
人民财讯9月11日电,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王京涛在《...
2025-09-11 15:43:53

热门资讯

原创 2... #春日生活好物种草季#近年来,笔记本电脑市场迎来技术爆发期,尤其在手机厂商跨界入局后,轻薄本在性能、...
AMD锐龙AI 9 HX 37... 2024年6月3日,AMD正式发布全新的锐龙AI 300系列处理器。该系列处理器一经发布就引发大家的...
5个AI模特生成软件推荐 当前AI模特生成软件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以下是几款备受推崇的工具: 触站AI:强烈推荐!...
骁龙本这么猛?联想YOGA A...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一部手机可以解决出镜拍摄问题,而商务出差、大量码字、图像处理等需求用笔记本则...
2023年CentOS与Ubu... CentOS与Ubuntu的市场格局与技术特性探讨 在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CentOS与Ubuntu...
苹果macOS 15.1:允许... 苹果公司在其最新的macOS 15.1版本中,推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新功能——允许用户将Mac App...
原创 苹... 前言 IQUNIX在做好看的桌面产品上,一直都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早期和苹果产品的设计风格...
原创 华... 想在竞争残酷的市场中发力,必须要带来一些激进的卖点,但是随着功能特性的提升,硬件也必须要进行给力才可...
原创 华... 在2024年这个被誉为"AI元年"的关键时刻,随着生成式AI的流行,各家手机厂商都在积极备战AI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