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与教育碰撞,会发生什么?在教育强国的宏大视野下,重庆一中致力于科技赋能教育、助力课堂的创新实践,大力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近日,该校率先在重庆市中小学成立了“AI教育研究室”,全力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的融合发展与创新运用。
重庆一中成立“AI教育研究室”(学校供图)
得知重庆一中成立了“AI教育研究室”,高能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重庆一中校友李惕碚发来祝贺,祝贺重庆一中成立AI教育研究室,期待研究室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善于提出问题和利用AI工具的能力方面作出成绩。
中国科学院院士、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学家、重庆一中校友宋振骐表示,“重庆一中开展ai教育研究室,是一件很好很有意义的事情,我非常支持,如果有需要,我可以提供一些经费和其他资源的支持。”
国际著名数学家、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生物统计系系主任周晓华认为,“教育要面向时代,面向未来,也要敢于拥抱新的技术。重庆一中积极探索将ai的技术和思路应用于教育研究,着力于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希望他们能够在基础教育中开拓出一片新的研究成果,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新的高质量的发展。”
AI教育研究室分析课堂情况(学校供图)
“人类不断前行的道路,也是不断更新工具更新手段更新技术的道路。在ai时代,教育也面临着丰富的变化,重庆一中能够提前思考,借助ai手段进行教育创新,相信能取得一系列成绩,服务于师生发展,也为教育发展带来新的启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协第十届常委,重庆一中校友刘明祯发来祝贺。
据介绍,“AI教育研究室”主要负责前沿技术研究、技术落地优化、加强学科融合、助力人才培养以及创新项目研发。(罗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