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AI浪潮,代表委员热议“人工智能+”
创始人
2025-03-04 10:22:46
0

3月3日,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北京团代表陆续报到,“人工智能(AI)”成为不少代表关注的高频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方复全说,该校正在筹建人工智能学院;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金象复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白塔寺药店总药剂师张海鸥希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深入药剂师工作中;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京开高速公路管理分公司榆垡收费管理所收费班长王争希望加强对一线员工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培训……

2024年,“人工智能+”行动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报告指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一年过去,人工智能的热度居高不下,代表委员也密切关注,在各自的专业领域“解码”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高频登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我国初步构建了较为全面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相关企业超过4500家,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产业链覆盖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与去年相比,今年代表委员在介绍建议或调研经历时,经常会先聊起人工智能。

“我现在要把人工智能‘吃透’。”2月28日下午,北京市政协、市委统战部联合召开北京市推荐的全国政协委员情况通报会会前,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说。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笑称:“天天都用DeepSeek。”

在2024年年初,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走上全国政协“委员科学讲堂”,为全国政协委员、地方政协委员、高校学生、科研工作者作了一场科普讲座,从通用人工智能的基本特征、人工智能发展历史,讲到当下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与前沿技术。

火热的发展势头下,朱松纯也给出了一些“冷思考”。他认为,一些西方国家通过宣扬其在算力芯片与通用人工智能研发领域的“绝对优势”,树立了全球资本对西方国家人工智能技术领先的信心。而朱松纯希望能放大“中国叙事”的声量。

全国政协委员齐向东关注到,作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中最重要的变革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已在研发、生产、管理全环节广泛应用,涌现出上百种场景和模式。但人工智能也大幅提升了网络攻击的烈度和广度,网络攻击窗口不断扩大、网络攻击手段不断翻新、网络犯罪门槛持续降低,给传统产业发展带来了新风险、新挑战,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

人工智能“火”激起代表委员调研“热”

今年春节期间,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在央视春晚舞台上转起了手绢,DeepSeek在国内外多个应用商店下载量激增,社交媒体用户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热度不减,人工智能也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和调研的热点话题。

“我引入了DeepSeek以及国内16家(企业)的50种模型。”全国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告诉记者。2024年8月,他邀请包括360研发的纳米AI在内的16家大模型团队开会,希望引入大模型,“把大家团结起来”。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后当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就率专题调研组前往安徽省合肥市,围绕“深化人工智能多场景应用,提升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开展调研。

一个月后,全国政协在京召开远程协商会,多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业界专家分别在全国政协机关和上海、浙江、安徽会场以及北京、广东等地,通过视频连线等方式发言。

“面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引擎的新质生产力,要打好3场攻坚战。”在那场远程协商会上,周鸿祎发言称,“第一场是通用大模型核心技术战,第二场是特色化、差异化应用战,第三场是确保国家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安全的安全战。

周鸿祎认为,如果有1万家企业寻找了1万个场景,开发了1万个专业大模型,大模型就真的能在中国遍地开花,进入百行千业,大模型在成本上就会从高昂的“原子弹”转变为人人可负担的“茶叶蛋”,AI引发的新一轮工业革命就可能在中国率先实现。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也受邀参加了远程协商会。他建议,以自主可控技术创新,抢抓通用人工智能战略机遇。

“人工智能事关我国未来发展大局。人工智能的比拼,是全栈全链能力的比拼。”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科技部原部长王志刚在远程协商会上说。

远程协商会上,与会委员及专家等达成的共识是,要强化前瞻引领性研究,加强自主可控技术创新,探索人工智能多场景应用,发展垂直化、产业化大模型,以高水平规模化应用带动人工智能融合发展。要加强数据和算力要素共享整合,让人工智能为新型工业化注入新动力。要完善激励人工智能创新的政策和重点专业场景的伦理规范、安全标准体系,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人工智能如何乘风而上

“人工智能+”该向何处去?在不少代表委员眼中,打通“人才关”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破题路径。

朱松纯说,今天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计划关键在于“跨领域”——跨学科、跨专业、跨学校。如果人才定位在单一领域,视野就极大窄化,与未来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跨学科人才目标相背离。

钟章队提出,要立起“四梁八柱”,把基础打牢,再从人才培养、数据开源等角度着眼,逐步搭建起以国家甚至全世界共同来打造的“大生态”。

连玉明重点关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话题,他希望优先支持西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2月25日,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围绕“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展开调研。调研组认为,当前,人工智能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教育的形态模式,为教育变革带来多方挑战的同时也为教育发展带来了多重机遇。要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为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提供新方案。

方复全认为,一方面可以将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结合,从学科布局、专业设置等方面借势人工智能;另一方面,提升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的能力,未来他们走向基础教育战线时,能将新技术引入教育教学中,让人工智能链接人文社科、艺术学科、科学等,打造“人工智能+X”的模式。

齐向东提到,面对人工智能行业的人才缺口,关键是打通企业和高校两个“蓄才池”,给青年创新人才更多施展拳脚的机会。他建议,加大力度推动校企融合,通过选取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骨干科技企业作为大学生就业实训基地、鼓励校企开展联合攻关等方式,给年轻人更多深入产业一线的机会,从而逐步化解我国面临的AI“人才荒”。

本报北京3月3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尹希宁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内容

深度:由百度文心4.5模型...
向开源致敬 还记得1991年那个看似平常的时刻吗?一位名不见经传的...
2025-07-03 06:12:11
华为盘古大模型首次开源!昇...
克雷西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华为盘古大...
2025-07-02 21:12:24
冲击IPO上市关口,智谱获...
智谱CEO张鹏 IPO上市辅导关口,国产AI大模型“六小虎”之一的...
2025-07-02 19:11:24
太和水等成立新公司,含AI...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上海绿能新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
2025-07-02 16:41:57
原创 ...
多模态大模型正在从“看得见”走向“看得懂、想得通”。 智谱正式发布...
2025-07-02 15:40:54
智谱发布并开源视觉语言大模...
7月2日,智谱正式发布并开源了视觉语言大模型GLM-4.1V-Th...
2025-07-02 14:41:22

热门资讯

原创 2... #春日生活好物种草季#近年来,笔记本电脑市场迎来技术爆发期,尤其在手机厂商跨界入局后,轻薄本在性能、...
AMD锐龙AI 9 HX 37... 2024年6月3日,AMD正式发布全新的锐龙AI 300系列处理器。该系列处理器一经发布就引发大家的...
骁龙本这么猛?联想YOGA A...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一部手机可以解决出镜拍摄问题,而商务出差、大量码字、图像处理等需求用笔记本则...
5个AI模特生成软件推荐 当前AI模特生成软件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以下是几款备受推崇的工具: 触站AI:强烈推荐!...
2023年CentOS与Ubu... CentOS与Ubuntu的市场格局与技术特性探讨 在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CentOS与Ubuntu...
苹果macOS 15.1:允许... 苹果公司在其最新的macOS 15.1版本中,推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新功能——允许用户将Mac App...
原创 苹... 前言 IQUNIX在做好看的桌面产品上,一直都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早期和苹果产品的设计风格...
原创 华... 想在竞争残酷的市场中发力,必须要带来一些激进的卖点,但是随着功能特性的提升,硬件也必须要进行给力才可...
原创 华... 在2024年这个被誉为"AI元年"的关键时刻,随着生成式AI的流行,各家手机厂商都在积极备战AI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