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钱省油、续航无忧”电车车企们的豪言状语到了冬天就被频繁打脸,春运路上,在暴雪里冻成冰雕?在高速充电队里趴窝……打了一年的价格战,车企有多卷,市场就有多激烈。搜狐号科技发起的【春运的电车又蔫了?新能源的寒冬和春天】已完结,我们根据写作角、热点相关度等维度将这些精彩看法展示出来,一起看看在这些作者看来,这车是该买还是不该买:
科技新潮客:@一口老炮
卷智驾?首选合作媒体应该是车主
精彩语录:如今这个时代,人人不仅仅是媒体,人人也是广告过滤器,长期生活在广告的世界里,人们已经开始逐渐培育出分辨广告的能力,所以人们越来越不相信媒体,他们信谁?信真金白银买了产品的用户体验。
技术的质变需要时间和钱,我不是说技术不重要,企业毕竟要活下去,要竞争,需要时间和钱形成良性循环,营销就是这个过程中的续命药,酒香不怕巷子深,酒不香的时候就很怕巷子深了。
狐选理由:车企要想脱颖而出,除了扎实的技术,买了车的真车主才是隐形的力量。
科技新潮客:@定焦One
开30万的电动车回老家,被BBA“鄙视”了
精彩语录:开什么车回家过年?这是个问题。对于很多县城出身、在大城市打拼的人来说,这不仅关乎速度,还关乎面子。你在大城市努力打拼,终于有能力买一辆几十万的新能源汽车,打算抓住春节这个一年到头唯一一次向父老乡亲“展示”的机会,让父母春风得意一把。
但村里人只知道,烧95号汽油的奔驰,要比烧92号汽油的哈弗更高端,开BBA的,不是老板就是高管。
在现阶段,下沉市场的“车展”也有一条鄙视链:BBA>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不过,年轻一代的观念正在变化,这条鄙视链也在慢慢松动。郝亮是00后,他这个春节参加了三场同学聚会,发现老家的95后、00后没有“BBA崇拜”,他们对汽车的期待,不再局限于面子问题,更追求个性彰显,觉得智能化、车机互联更加炫酷。
对于占领下沉市场,手机起家的小米有天然优势;蔚来、理想、小鹏都在用经销商模式替换直营模式,快速扩大销售网络;鸿蒙智行、零跑等新势力也在积极布局。
狐选理由:小镇的新能源两极分化,新能源车的品牌之战似乎才刚刚开始。
科技新潮客:@表外表里
比亚迪,太“委屈”
精彩语录:战鼓擂擂之际,比亚迪不得不以更强硬、更直接的态度,找合作伙伴「分担压力」,这也是供应商们对其“咬牙切齿”的根源之一。
垂直整合、低价路线都是“双刃剑”,随着产业链逐渐成熟以及自身销量增速放缓,比亚迪的成本优势被削弱,而行业价格战却进入了“大决战”阶段,不带着供应商一起卷,饭碗都可能保不住。
但做正确的事情,也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在人人都渴望“喘一口气”的时候,比亚迪式的“共沉沦”不如胖东来式的“英雄主义”,显得更合时宜。
狐选理由:比亚迪的困境,也是整个新能源行业面临的复杂生态。
其他同样值得一看的文章:
@电厂:长假“充电慢、充电难”的问题,折射的是质量低的供给和高质量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实际上,这种矛盾不仅仅发生在长假期间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也存在于城市内的充电站,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的城市和热门旅游目的地。
充电站的峰值功率是一个阈值,同时充电的车越多,所有的车都无法获得最高充电功率,充电时间也会比车少时更长。
在这个春节,新能源车主依然困在高速充电队伍中
@纵向青年:“管你奥迪还是宝马,在我眼里都不及雅迪和爱玛方便。” “很多人都说现在电车这么便宜,为什么不买辆电车?”文文今年毕业在县城工作,前几年还考虑买个电动汽车,现在反而很多身边买了车的朋友又额外增加购买了一辆小电驴。
文文已经过了想买电动车那个阶段,她现在宁愿骑小电驴,也不会将目光投向新能源电动汽车。甚至对此观点坚持得有理有据。
土味小电驴,才是县城年轻人第一辆“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