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要在AI界再创“哪吒式传奇”
创始人
2025-03-24 12:46:39
0

2024年12月27日,多款“成都造”机器人惊艳亮相。赖芳杰摄

2023年2月14日,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科研人员在巡检机房设备。 图据新华社客户端

在新一轮科技浪潮下,一场人工智能(AI)产业“竞速赛”正火热展开。

今年全国两会,AI是高频话题。大模型、智能机器人、具身智能、新一代智能终端……纷纷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四川把人工智能列为“1号创新工程”,正采用“超常规最大力度精准支持”AI发展。作为“主战场”,成都定下了明年“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的目标。

机遇与挑战并存。论AI产业规模,成都已有超1000家企业。从量变到质变,成都如何培育AI界领头羊,续写“哪吒式传奇”?企业又需要城市为其提供什么?制约AI发展的瓶颈又是什么?

3月6日、7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对话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翟刚,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常务副主任、超算运营公司董事长王建波,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沈复民。

目标已定

到2026年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在人工智能产业布局中,四川已有蓝图。2024年11月,《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总体工作方案(2024—2027年)》发布,明确成都、绵阳两个主要承载地和德阳、遂宁等11个协同发展地主攻方向。

“总体来看,四川整个产业体系比较全,发展势头比较好。”翟刚说,成都毫无疑问是四川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其他布局的城市协同发展。通过“链长制”,由省长亲自来抓。

同时,人工智能的“成都方案”也已出台。根据《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到2026年,成都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17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建成创新活跃、能级领先、应用广泛、要素集聚的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有这样的雄心,成都是有底气的。早在2020年,科技部就函复四川省政府,支持成都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这是国家在西部布局的首批国家级人工智能发展试验区。

经过5年培育与发展,2023年,成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780亿元,近3年复合增长率达40%,拥有企业近900家;2024年,成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已聚集超1000家企业,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约39%;2025年,成都定下了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300亿元的目标。成都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稳居中西部第一。

培育龙头

期待“AI界的哪吒式传奇”

有产业规模,还缺产业龙头。杭州有科技“六小龙”,成都正在期待“AI界的哪吒式传奇”。

在沈复民看来,DeepSeek与电影《哪吒》系列的孵化地,有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当下,城市能做的就是快速给予“种子”成长的土壤,静待其发芽。王建波也认为,现象级IP的培育非一日之功。人才、资金、场景、价格……就算万事俱备,也要等待东风来临。

AI产业链庞大。广撒网容易分散有限资源。成都要精选自身赛道。沈复民重点关注三个细分领域:大模型、低空经济、具身智能。

2024年,成都有5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全国首个阶梯式低空空域正式投用。全国首个机器人多模态模型在蓉发布,7款“成都造”人形机器人集中亮相……沈复民提到的这些领域,正好是成都的优势领域。

当前,“人工智能+”行动已赋能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智能网联汽车和人工智能医疗器械、AI制药,也是成都的优势。去年,成都入选了国家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同时,成都6个项目入选国家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人物揭榜优胜单位名单,排名全国城市第五位。

“一定要重视对成都本土核心企业的培育。”在人工智能产业深耕多年,沈复民认为,招大引强固然重要,可以补充产业链的完整度。然而,杭州的“六小龙”都是本土培育出来的“精英”,体量不大,团队也年轻,却成为产业核心牵引力,无形中为当地带来了极大的产业集聚效应。

非常规手段

一场竞速赛已经打响

DeepSeek、ChatGPT、Sora……这不仅是一场全球的竞赛,也是一次国内各个城市之间的竞赛。谁能掌控即将到来的技术浪潮,谁就能在这场竞赛中占据先机。

上一次站在产业风口,成都抓住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大转移的机遇,打造了万亿元规模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这次的科技浪潮中,普华永道曾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全球经济带来15.7万亿美元的增长。

机遇稍纵即逝。在这场竞速赛中,一系列的“超常规支持”已启动。

一个棘手的问题是,真正商业化之前,人工智能产业始终存在“只投入不产出”的难题。社会资本的逐利,缺乏活跃度。那么,国有资本能否填补空位,勇闯“AI无人区”?

“我们会拿出专项经费组织对一些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并不是马上要产出。”翟刚表示,现在省上成立一个基金,投早、投小、投产业、投硬科技的目标更加明确,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帮助企业闯关。

在成都人工智能“一核一区多园”发展布局中,作为“一核”的高新区无疑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占成都市60%以上。“真金白银”的投入早已铺开——支持企业租用本地算力,每年发放1亿元的算力券;支持企业购买本地基座大模型服务,每年发放1亿元模型券。

值得关注的是,“耐心资本”“宽容失败”出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是有代价的。”王建波认为,在科研前沿领域,需要耐心,更需要容错的氛围。

打破瓶颈

算力是最大的挑战?

人工智能的发展,算力是核心驱动力。有观点认为,算力或许是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大瓶颈。

在四川,全省算力总规模达到15EFlops,长虹云帆等34个大模型成功发布。在成都,超算和智算“双中心”投运,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已构建起每秒十亿亿次的算力底座,天府智算中心赓即投用就承接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两个方向先行先试建设任务……无疑是西部算力高地。

“从绝对值上看,我们的算力肯定是够的。但从微观应用来看,利用率还不够。”王建波提到,在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算力资源综合利用率已达65.9%,但其中用于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推理的占比不到20%。令人欣慰的是,人工智能正在向推理密集型计算转变,国产AI芯片在推理场景适配性增强,这将有力促进国产算力利用率提升,进一步释放算力资源价值。

在大模型迭代竞争中,算力是最大的帮手,也成为最大的挑战。

算力依旧是支撑大模型智能水平的核心驱动力。然而,不得不承认,当前主流的大模型训练推理的AI芯片来自于英伟达,中小企业在使用国产芯片时因需要适配优化而心存畏惧,时间成本偏高。因此,采用国产芯片的超算中心和智算中心,都需要把软件适配当作首要任务,为有意愿做适配的企业客户节约时间成本与资金成本。

“今年,我们将联合川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AI赋能中心,让国产AI芯片越来越好用、易用。”王建波认为,这是一件“功在长远”的事业,而DeepSeek的成功实践为国产芯片生态发展提供了底气和方向,表明通过软件和底层优化,可以提升国产芯片在AI领域的竞争力,并减少对国外硬件技术的过度依赖。(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 杨霁月)

相关内容

AI投资从叙事博弈走向产业...
□徐兵 上半年,AI行情上演了一场典型的资本“冷热交替”。一季度,...
2025-07-03 08:11:36
“漂亮饭”占领三里屯
文|潮汐商业评论 听说三里屯新开了不少漂亮饭餐厅,生意很火,想坐...
2025-07-02 19:11:33
太和水等成立新公司,含AI...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上海绿能新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
2025-07-02 16:41:57
微软发布突破性医疗AI系统...
截至2025年7月2日 09:50,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9307...
2025-07-02 14:13:01
鸿日达新设集成科技公司,含...
人民财讯7月2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鸿擎集成科技(昆山)有...
2025-07-02 14:12:36
AI视频时代,谁在闻风而动
当内容产业开始进入AI模型化阶段,大家拼的不仅是流量,也是数据、算...
2025-07-02 14:12:28

热门资讯

原创 2... #春日生活好物种草季#近年来,笔记本电脑市场迎来技术爆发期,尤其在手机厂商跨界入局后,轻薄本在性能、...
AMD锐龙AI 9 HX 37... 2024年6月3日,AMD正式发布全新的锐龙AI 300系列处理器。该系列处理器一经发布就引发大家的...
骁龙本这么猛?联想YOGA A...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一部手机可以解决出镜拍摄问题,而商务出差、大量码字、图像处理等需求用笔记本则...
5个AI模特生成软件推荐 当前AI模特生成软件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以下是几款备受推崇的工具: 触站AI:强烈推荐!...
2023年CentOS与Ubu... CentOS与Ubuntu的市场格局与技术特性探讨 在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CentOS与Ubuntu...
苹果macOS 15.1:允许... 苹果公司在其最新的macOS 15.1版本中,推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新功能——允许用户将Mac App...
原创 苹... 前言 IQUNIX在做好看的桌面产品上,一直都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早期和苹果产品的设计风格...
原创 华... 想在竞争残酷的市场中发力,必须要带来一些激进的卖点,但是随着功能特性的提升,硬件也必须要进行给力才可...
原创 华... 在2024年这个被誉为"AI元年"的关键时刻,随着生成式AI的流行,各家手机厂商都在积极备战AI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