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技术深度渗透网络安全领域的当下,攻防对抗已进入智能化博弈新阶段,“AI+安全”成为破局关键所在。在5月9日“西湖论剑AI+新品发布会”上,不仅发布恒脑3.0、AiLPHA智能安全运营平台、AI+SAAS-XDR、基于AI驱动的DevSecOps一站式平台等系列新品,而且围绕企业应用、智算中心、政数局大模型、大模型安全监管等四大核心场景推出AI安全解决方案。
安恒信息董事长范渊在“西湖论剑AI+新品发布会”上致辞。
安全场景需要动态进化“专业级智能体”
2025年伊始,DeepSeek R1等通用大模型凭借超强推理能力与超高性价比,成为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的“数字引擎”。“大模型的下半场是智能体”已成业界共识,但在安全场景中通用大模型由于训练数据缺乏专业安全语料,在告警研判、威胁分析时极易出现“语义误判”,面对合规要求无法生成适配的策略与方案,更无法实时应对新型威胁,需要懂攻防逻辑、通行业规则、能动态进化的“专业级智能体”。
在致辞中,安恒信息董事长范渊表示,安全与智能,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没有安全的智能是危险的,没有智能的安全是滞后的。安恒的答案,是通过“技术共生”实现“双向奔赴”——以AI驱动安全能力的进化,以安全护航AI应用的落地。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注意到,面对攻防对抗的指数级升级,去年安恒信息推出恒脑2.0,以“智能体”形态实现跨越式进化。在5月9日“西湖论剑AI+新品发布会”现场,安恒信息发布全新A1+服务全景图,以及恒脑3.0、AiLPHA智能安全运营平台、AI+SAAS-XDR、基于AI驱动的DevSecOps一站式平台等系列新品。此次发布的恒脑3.0还在泛连接、高交互、全模态领域实现重大跃升。具体而言,全面支持MCP协议,A2A协议加持,智能体能调用数百款插件,多智联体协同得到突破;从多轮对话到主动交互、提前授权到动态授权以及单方指挥到多方协调,提高任务执行的可控性、灵活性以及人机协作效率,等等。
据安恒信息首席安全官、高级副总裁袁明坤介绍,在哈尔滨亚冬会赛事保障期间,基于安全智能体开发应用平台,安恒信息高效孵化亚冬会十大安全智能体,通过深入应用安全智能体实现从防护、研判、溯源、通报到管理的全流程升级。在赛事举办的168小时里,总计拦截攻击近180万次,研判与封禁1.3万余恶意IP,化解多起网络安全事件,续写17年重保零事故战绩。
以场景化思维重塑AI安全体系
目前,多地政府都陆续推出AI+政务应用,如广州黄埔政务服务大模型智能体、北京“AI数字公务员”、深圳“深小i”等。而在政务场景方面,大模型交互式服务特性与政务数据敏感性叠加,在政务服务智能问答、公共数据分析预测、政策智能解读等核心业务场景中,不仅要应对数据安全防护、内容合规把控的双重压力,还需抵御恶意指令注入、数据篡改等攻击威胁。审计溯源机制的缺失与系统稳定性短板,严重掣肘政务服务效能的提升。
在政府、金融、企业等推进大模型落地过程中,由于行业特性、数据类型和应用场景各不相同,AI面临安全风险呈现显著差异,需要量身定制适配的AI安全方案。在活动现场,安恒信息CTO刘博分享了AI战略驱动下的“AI+产品”体系,围绕“让安全更智能”与“让智能更安全”两大核心方向,构建技术与应用深度融合的双螺旋发展架构。面对日益凸显的大模型安全问题,推出扫描、服务、终端、网关等4个大模型安全产品,以及面向企业应用、智算中心、政数局大模型、大模型安全监管等四大核心场景的AI安全解决方案,以场景化思维重塑AI安全体系。
在安恒信息高级副总裁杨勃看来,AI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推荐系统、医疗健康、金融风控、工业制造、生物信息、自动驾驶、气候研究等各领域广泛应用。在“全栈AI”战略架构下,大模型发展已经迈入以规模化商业应用为显著标志的2.0阶段,智能体逐步成为大模型应用与落地的关键承载方式。但大模型应用也伴随“幻觉”现象致内容可信度低、加剧“信息茧房”现象、数据偏见影响公平性等安全隐患,带来信任危机、个人信息与伦理困境,需要从建设、运维、监管多维度入手保障安全。
采写:南都记者 袁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