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几件大事引起人们热议。
第一大消息:据环球时报报道,法国、英国和加拿大发表联合声明,强烈反对以色列扩大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呼吁以政府停止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并立即允许人道主义援助进入。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发布了《法国、英国和加拿大领导人关于加沙和西岸局势的联合声明》。声明说,以色列扩大军事行动造成加沙地带民众承受的苦难“令人无法忍受”。以政府拒绝向平民提供必要的人道主义援助是不可接受的,这可能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对加沙毁灭性打击造成平民流离失所,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
随着以色列加强军事行动,过去 8 天袭击已造成 500 多人死亡,自以色列发动冲突以来累计丧生的巴勒斯坦人数超过53000 人。以色列在三月份打破停战协议,对人道主义进行封锁,加沙地区已经有整整两个月没有得到任何援助。如今这三个国家联合声明威胁要制裁以色列可见其不得人心,要知道这三个国家自以色列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将其纳入欧盟。美国《华盛顿邮报》一篇文章引用一位美国官员说,特朗普政府已经向以色列明确表示“我们将抛弃他们”,“以色列将被抛弃”。
加沙(资料图)
第二大消息:日本政府分析认为,此前中国海警的一架直升机飞入了钓鱼岛空域,但原因则是“要警告驱离在此飞行的日本民间飞机”。而在如何处理此类问题上,日本政府表现得极为尴尬:如果公开限制日方飞机的飞行,则显得“主权受损”;但若放任民间此类飞行行为,则又“担心过度刺激中国”。报道介绍,在中国钓鱼岛空域飞行的是一名81岁的日本男子,该男子2015年时也曾驾驶飞机在钓鱼岛周边飞行。在2015年,该男子的飞行还没有当场遭到中方的反制。
中方在24小时内连发四次警告:海警局发声、大使馆抗议、外交部交涉、国防部声明。这种"组合拳"让日本措手不及。就像家里进了小偷,主人第一次喊话,小偷装没听见;主人连喊四遍,小偷终于得掂量后果。日本政府起初不敢吭声,因为这事关钓鱼岛主权。如果顺从中国要求,等于承认中国主权;继续放任右翼分子挑衅,又怕中国强硬反制。当时中美贸易谈判正僵持,日本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钓鱼岛(资料图)
对于中国来说,无论日本态度如何转变,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决心坚定不移,中国海警会持续加强对钓鱼岛海域的巡航执法,坚决捍卫国家的海洋权益。不过,日本今天因形势变化想和中国缓和关系,明天或还会为了迎合美国继续挑衅中国,充满着投机心理。还是希望日本能认清形势,真正为地区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否则,日本在大国博弈中反复无常的行为,只会自食其果。
第三大消息:据南方新闻网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一位印度军官声称,在近期印巴冲突中,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了防空和卫星图像支持。“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中国重要邻国。”毛宁表示,中方十分重视中印、中巴关系,始终秉持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理念方针发展同所有周边邻国关系。印巴局势紧张以来,中方一直坚持客观公正立场,呼吁印巴两国保持冷静克制,避免局势升级。我们支持和欢迎印巴实现停火,愿继续为实现全面持久停火、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莫迪(资料图)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我军与印度军队的差距,已经有了代差碾压。本月的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空军使用歼-10CE战机和红旗-9BE防空系统,构建交叉防空网,歼-10CE与霹雳-15导弹的组合,让印度“阵风”战机损失惨重。我国仅仅是向巴基斯坦出售了一些“并不先进”的武器装备,就让印军大败亏输,这足以体现出中印之间悬殊的军力差距。莫迪政府若不清醒,印度的前程将会是一条布满雷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