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凌晨,德黑兰一处指挥中心在剧烈爆炸中化为废墟。当救援人员从瓦砾中抬出伊朗前中央总司令吴拉姆-阿里·拉希德的遗体时,一场本世纪最密集的“斩首行动”正式拉开帷幕。
短短三天后,他的继任者阿里·沙德马尼将军同样遭遇精准打击,在履职仅四天后重伤身亡。
十二天内,三十名伊朗高级将领接连阵亡。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最新数据显示,这一数字已超过俄乌战争初期俄军将领损失规模,创下本世纪军事行动的新纪录。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6月27日确认,除高级将领外,还有56名士兵在近期冲突中阵亡,平民死亡627人,伤者近5000人。6月28日,伊朗为牺牲的军事指挥官和科学家举行国葬,空气中弥漫着悲伤与愤怒。
这场针对伊朗军事高层的精确打击背后,是以色列摩萨德与多国情报机构织就的天罗地网。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虽未点名具体国家,但明确承认行动获得了 “多国情报与技术支持”。
伊朗随即展开全国性“反特”清剿,逮捕700余名涉嫌为以色列服务的线人。然而军事观察家指出,真正的高层“内鬼”依然深藏不露。革命卫队内部文件泄露显示,遇袭将领生前曾警告“以军无人机已渗透至伊朗西部边境”。
伊朗防御体系的脆弱性在攻击中暴露无遗。据革命卫队内部评估,其防空部队雷达系统因零件短缺仅能维持50%的运转能力,指挥链在短时间内遭到毁灭性打击。
“以色列的‘斩首’行动主要针对革命卫队及航空航天军,”军事分析家指出,“伊朗国防军主力部队未能有效阻止以军空袭,西部防空体系遭突破后,导弹损失严重,多枚甚至被困地下洞库无法发挥作用。”
6月26日,法国国防部长塞巴斯蒂安·勒科努的声明打破了欧洲国家的沉默。他首次公开确认:法军动用防空系统和阵风战斗机在约旦基地附近拦截了10架伊朗无人机。
法国的官方解释是出于 “基地安全防护”,因为伊朗无人机飞越了法军驻中东基地上空。但军事专家一眼看穿其中玄机——使用战斗机主动升空拦截,已远超出单纯的自卫范畴。
选择在停火后才公布消息,显然是避免引发更大争议。伊朗曾警告:协助以色列的国家将被视为敌对目标。法国的介入时机耐人寻味,在伊以停火前夕出手,既展示了军事存在,又规避了直接卷入战争的风险。
耐人寻味的是,法国阵风战斗机近期在与巴基斯坦空军的中国造歼-10CE战斗机较量中落败,如今却在约旦上空“欺负”伊朗的老旧无人机。这种实力不对等的对抗引发军事论坛热议,被调侃为 “刷存在感”的战术选择。
6月26日,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视频声明,发出赤裸裸的军事威胁:若伊朗继续推进核计划,美国不排除发动新一轮大规模空袭。这种“先谈判后威胁”的策略,与其国内政治困境密切相关。
深陷法律纠纷之际,高调介入中东危机无疑能转移公众视线。特朗普在荷兰海牙北约峰会现场刚刚宣布将与伊朗重启核谈判,24小时后却转向武力威胁,政策摇摆令人瞠目。
军事部署紧随外交恫吓而至。美国“福特”号航母战斗群已通过苏伊士运河,舰载机联队正进行中东海域针对性演练。美军在中东的航母将增至三艘,足够支撑一场中等规模战争。
更耐人寻味的是,特朗普在威胁伊朗的同时突然软化石油立场,宣称“中国现在可以继续购买伊朗石油”,与五月勒令“必须立即停止”所有伊朗石油交易的强硬立场形成戏剧性转折。这种政策摇摆暴露了美国在关键资源领域的脆弱性。
尽管最高领袖哈梅内伊6月26日宣称伊朗 “战胜了以色列和美国”,但德黑兰大学民调显示,68%受访者认为 “政府无法保护关键军事人员”。宣传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凸显伊朗面临的多重困境。
军事上,伊朗的反击能力遭受重创。在这场持续12天的战争中,伊朗共发射了591枚弹道导弹和1050架自杀式无人机,创下惊人纪录。但由于缺乏空军掩护和突防技术,攻击效率低下。
以色列则凭借“铁穹”、“大卫弹弓”及美军“爱国者”系统组成多重防御网,在美英法等国协助下,耗资30亿美元进行拦截,约占其年度国防预算的十分之一。以色列总经济损失预计在80亿到100亿美元之间。
经济封锁下的装备困境同样致命。革命卫队内部文件证实,防空部队雷达系统因制裁导致的零件短缺仅能维持一半运转能力。在此背景下,伊朗防长紧急登上某国海军驱逐舰参观,闭门会谈两小时,被解读为寻求外部军事支持的迫切信号。
当国家行为体激烈交锋时,非国家武装力量正在开辟第二战场。6月26日,哈马斯在加沙南部伏击以色列军车,7名以军官兵当场阵亡,其中包括多名中高级军官。哈马斯公布的现场视频显示,袭击者以爆炸装置精准摧毁以军装甲车。
这被视为对伊朗巴勒斯坦事务负责人伊扎迪遭“斩首”后的直接报复。作为回应,以军在两天内造成72名巴勒斯坦人遇难,加沙地带再陷血腥循环。
也门胡塞武装同样拒绝沉默。其领导人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6月26日透露,自3月中旬以来,胡塞已向以色列发射309枚弹道导弹及逾100架无人机,其中包含高超音速武器。尽管伊以达成停火,但胡塞武装明确表示不会停止敌对行动。
这些地区代理势力的持续搅动,使任何停火协议都变得脆弱不堪。当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宣称以军已“超额完成”作战目标,并下令制定针对伊朗的新行动计划时,中东的火药桶始终保持着一触即发的危险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