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数据局、新华通讯社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主办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发布了2025年可信安全最新评估结果,平安产险车代AI超级助理、团非数字核保人、团体AI销辅、AI活动营销助手、个非AI核保助手、产小保(产品助手)、创小保AI助手、AI经营助手和数字化风控9个产品,凭借优秀表现,成功通过开源大模型集成应用能力质效评估,并入选首批“开源大模型+”软件创新应用典型案例,成为本次入选案例数量最多的公司,充分展现了平安产险在大模型技术创新及应用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此次信通院开源大模型集成应用能力质效评估,针对企业产品或服务集成大模型的接入能力、应用能力、模型性能、安全能力、兼容适配、运营管理等六个维度进行检验,平安产险参评的9个产品聚焦销售、核保、理赔和风控等实际业务场景,凭借卓越的应用效果、交互体验和业务适配性,成功通过应用能力评估,并从68个入围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首批“开源大模型+”软件创新应用精选案例。此次入选不仅展示了平安产险在AI技术创新实践上的强大实力,更标志着AI大模型技术已全面融入平安产险业务流程,实实在在解决一线问题,赋能业务高质量发展。
强化AI能力建设,构建AI生态
平安产险积极构建“保险+科技+服务”模式,聚焦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和科技应用赋能两大方面,依托平安集团强大的AI基础能力,升级建设了AskBob、智能图像、知识图谱、仿真预测等四方面AI能力,构建起强大的AI生态。
AskBob是公司的智能搜索推荐和对话引擎,在行业内率先引入预训练大模型技术,基于平安大模型底座,构建了标准化、流程化的模型场景调优能力,已在核保、理赔等多个场景应用,通过攻关“替代率”、“覆盖率”全面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如团财核保答疑已实现全天24小时队伍0等待,有效解答率超过90%。
智能图像大模型基于图像预处理、OCR识别、多模态信息提取等能力,替代过去烟囱式小模型的建设方案,大幅缩短了新场景的交付时效,并突破视频识别和生成能力,内容创作效率提升95%。公司在ICDAR、EMNLP、Gartner等多个世界AI顶级会议的比赛中获得冠军。
知识图谱基于行业领先的多模态能力,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将知识转化为核心生产力,为公司“数字化经营、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管理”提供源源不断“知识果实”,核心解决了过去知识需要依赖大量人工梳理和维护的痛点,通过知识自动化构建,实现知识准确高效获取、理解、推理和应用,当前知识体系已覆盖产品类、理赔类、平台类、队伍管理类、通用类等5个方面,并沉淀出历史卷宗推理和证据链构造等创新应用。
仿真预测通过经营数据结合AI前沿算法能力,替代行业中人工配置规则预演方案,探索保险行业市场预测新模式,提升经营可预知性,助力经营“三先三预”和稳健发展,目前已在车险保费预测场景实现从0到1的突破。
赋能业务应用,重塑业务价值
2025年,平安产险凭借灵活可扩展的大模型架构设计,率先完成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并围绕销售、核保、理赔、风控等业务场景,全面打造创小保AI助手、团非数字核保人、数字化风控等AI助手,实现业务模式创新、运营效率提升与客户体验优化。
在销售场景,平安产险创小保AI助手搭建一站式营销工具,实现单条营销内容百万级客户精准触达,同时聚焦代理人非车客均低、成交难的问题,打造客户需求洞察、产品组合推荐和销售策略引导三大能力,提升队伍非车销售能力。
在核保场景,平安产险打造团非数字核保人,聚焦团非核保场景,通过建设核保答疑、政策预核、客户及风险审核、资料审核及承保策略建议五大能力,打造团非智能化核保流程,实现“人工核保”到“AI自核”模式变革,自核率提升17pt,首次报价时效缩短至2小时以内,显著提升核保效率和业务响应速度。
在风控场景,平安产险打造事前预防、事中预警、事后复盘的三位一体数字化风控体系,事前构建行业领先的自然灾害风险预测预警能力,助力防灾有方、减灾有序、救灾高效;事中通过统一风险分模型,一案一评分,结合多模态大模型和理赔卷宗,高效识别操作风险和欺诈风险,并自动固证。事后基于AI审计技术,对全链路风险进行复盘,实现每年AI减损金额超50亿元。
未来,平安产险将继续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定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严格落实科技监管要求,依托科技力量深化数字化转型,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充分发挥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平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