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姚瑞鹏
阿加犀研发的全球首款端侧AI人形机器人,在成都开放的测试环境中化身机器人警员上岗实习指挥交通;影目科技的INMOGO2一体式AR眼镜搭载流式同声传译技术,搭建起全球无障碍沟通桥梁;沃飞长空自研的电动垂直起降载人航空器从成都城市上空掠过,让“打飞的”出行不再是梦.......
7月24日,一场以“到成都·投未来”为主题的成都未来产业基金发布及产业对接活动,在蓉城盛大启幕。本次活动由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成都市财政局、成都市发改委等部门进行指导,现场重磅发布总规模超10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同时发布“双百”清单——100个产品清单、100个场景清单,为投资机构、科研院所、优质产业提供资本对接、政企交流、跨界合作,彰显成都未来产业生态的“万千气象”。
场景筑基
城市验证催化“0到1”创新突破
成都是全国较早布局未来产业的城市之一,依托国家战略位势跃升、科创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和应用场景广阔的优势,为未来产业培育成长提供了很大空间。
四足机器狗协助警察在天府广场等地巡逻,外骨骼机器人、针灸机器人亮相宽窄巷子,机器人小吒在学校进行信息播报和趣味安全劝导……近期,成都用城市场景开启首批智能机器人实景验证备受关注。
在用城市应用场景做背书的“试验田”里,成都未来产业正越来越接“地气”。近年来,成都共举办30余场城市机会清单发布对接活动,打造市级以上标杆示范场景50余个,围绕人工智能、工业元宇宙等领域支持建设14个创新应用实验室、9个未来场景实验室。从人形机器人指挥交通的智慧路口,到无人机配送的社区生活圈,这些场景不仅让市民提前触摸到“未来生活”,更让技术在真实应用中完成从0到1的突破。
百品竞发
创新产品点亮成都智造星空
2024年1月,成都市政府印发《关于前瞻培育未来产业构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布局了6大重点培育方向24条细分赛道。成都工业元宇宙、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商业航天及卫星网络、下一代移动通信及智能终端等成功入选四川省产业新赛道;飞行汽车、固态动力电池等产品成为首批省级未来产业标志性产品,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前沿生物等领域强势发力、多点开花。
在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的车间,玻璃纤维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这些“工业维生素”将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在印度MAX医院的手术室,来自成都博恩思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机器人正协助医生完成一例高难度的胃切除手术;国星宇航的实验室,工程师们正调试下一颗AI卫星,“蓉漂号”的成功发射已让“成都造”卫星走向全球……从新材料到智慧医疗,再到航天科技,未来产业的“成都版图”正从单点突破走向全域开花。
“明天的发布现场,我们将编制发布成都未来产业100个产品清单。这份清单里的每一个产品,都是成都未来产业创新的‘火种’。”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清单聚焦数字智能、前沿生物、新型材料、泛在网络、先进能源、未来交通6大方向,涵盖群体智能、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飞行汽车等10大未来产业,汇聚了100家企业的100个“硬核产品”,共收集融资需求超65亿元。
梯度育新
前瞻赛道构筑未来产业高地
“100家企业100个硬核产品是成都未来产业发展的底气。”未来成都将围绕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商业航天、下一代移动通信、群体智能、脑机接口、量子科技、细胞与基因治疗、先进核能、前沿新材料等10个赛道,前瞻布局、重点发力、梯度培育。对于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这些“近期突破”赛道,通过链主企业牵引、场景开放加速落地;下一代移动通信、群体智能、脑机接口等中期赛道,聚焦“推产品”和“建案例”,帮助龙头企业形成供应链,推广产品首发首用;而量子科技、先进核能等远期赛道,聚焦“搭平台”和“攻技术”,梳理征集前沿技术需求清单,推动技术攻关。
“我们将通过‘揭榜挂帅’等形式,加快成果转化、场景创新和应用推广,加快打造未来产业场景集群、企业集群、产业集群。”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来已来,当我们站在天府之国的土地上,享受着量子通讯带来的隐秘与快捷便利,品味着人形机器人递来的美味咖啡,佩戴着多功能翻译眼镜与全球做生意,创造着细胞与基因治疗的生命奇迹,搭乘着“飞的”俯瞰这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这便是未来照进现实烟火里的幸福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