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报》记者十年前给抗战老兵侯志毅拍摄的笑脸照及当年的报道被老人的女儿装框保存了下来。
用AI“复活”老兵侯志毅,并完成他与《阳光报》记者梁萌的“登山”之约。 (视频截图)
看到记者利用AI“复活”父亲的视频让侯亚建(左)眼圈泛红。
侯亚建专门空出一间房来摆放与父亲相关的物品,她每天都会来与父亲“说话”。
十年前,本报报道了抗战老兵侯志毅的故事,其自称是“80后”的老兵,他与《阳光报》记者约定一起去登山。他乐观豁达的心态和坚韧的品质感染了无数读者。采访后的第二年,老人安详离世,享年89岁。十年过去了,记者再次联系上侯志毅的家人,用AI“复活”了老兵“笑脸”,并用AI让他与《阳光报》记者完成了“登山”之约。
记者 李梦君/文 梁萌/图
父亲离开后
才真正理解他对那段抗战经历的独特情感
走进侯志毅女儿侯亚建的家,客厅正门口挂着的“抗战英雄”的牌匾非常醒目。交谈中,侯亚建拿出了十年前《阳光报》报道他父亲的报纸,记录他父亲的书、勋章……“父亲的这些东西,我都完好地保存着,就像父亲还陪在我身边一样。”侯亚建说道。
侯亚建说:“父亲15岁加入共产党,生前最爱给我们讲抗战故事,可是我那时候年轻,听不进去,父亲每次提起,我都想着法子躲开。直到父亲离开后,我才明白他对那段抗战经历的独特感情。后来,我渐渐喜欢上了看抗战片。”
1944年,侯志毅在河南洛宁的抗日战斗中亲历生死考验。90余名战友中仅有36人生还。他与幸存者一起含泪安葬了牺牲的战友。
再次见到父亲的“笑脸”,非常高兴
当记者准备打开制作好的重现老兵笑脸的AI视频时,侯亚建抽了两张纸巾紧紧捏在手中,表情既有些紧张,又有些期待,她轻声对记者说:“父亲生前一直跟我生活在一起,我跟父亲感情很深,父亲离开后,他的视频我都不敢看,有时候忍不住看了,心里又难受得不行。”
侯亚建接过手机,眼圈已经红了,她一遍一遍地看着视频中的“父亲”,热泪盈眶,声音沙哑地说:“挺像的,有九分像,你们做得真好。”
侯亚建说:“父亲曾患过喉癌,他在面对疾病、衰老时,依然笑谈生死,见过父亲的人都知道,他一说话就喜欢哈哈大笑,他的乐观感染了身边的人。再次见到父亲的‘笑脸’,我心里非常高兴,我很想念他。”
感谢你们,让父亲完成“登山”约定
侯亚建面带微笑,却声音微颤地说:“父亲生前喜欢旅游,尤其喜欢爬山,我还记得十年前他与《阳光报》记者约定一起爬山……你们不仅用AI技术重现了父亲的‘笑脸’,还兑现了父亲生前的约定:和《阳光报》记者一起去爬山。看到这个画面,就像父亲真的在身边一样。非常感谢你们,让我既看到了父亲的笑脸,又听见了父亲爽朗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