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开源精神”的投研团队是什么样的?
创始人
2025-08-01 18:12:04
0

导读:2025年大概率是人工智能真正的元年。在这一年的春节前后,DeepSeek推出的V3和R1模型震撼了全球,不仅是因为这个模型仅仅用了7天就突破了一亿用户数,而且还采用了完全开源的方式,实现了知识的平权。

7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不少开源大模型登上了展台,关于AI大模型的“开源与闭源”之争再次成为焦点话题之一,来自全球的科技领袖、企业家和学者就此展开深入探讨。

其实,在DeepSeek模型推出后没几天,Open 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就承认Open AI选择闭源模型,是“站在了历史的错误一边”。那么,为什么开源模型那么重要,以及为什么是中国在开源模型上发展迅速呢?

在此前的一次访谈中,诺安基金研究部总经理邓心怡把模型开源比作“科技民主化”,原来只能“厨师做菜”,通过模型的开源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做菜”,并且二次销售出去。邓心怡认为,“科技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不会是孤岛式的,而是体系化的,通过体系化的科技变革,将启发新的经济范式革新。”

“开源”是每一次科技革命背后的第一推动力,也是诺安科技组的底层价值观。他们在近期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对各类科技创新产品做了长达5个小时的“认知开源”解读。专业的讲解和有趣的直播,也一度让诺安基金的“科技敢”登上热搜。

这种“开源精神”,也集中体现在了诺安基金在2025年一季度发布的《中国科技——敢!2025年诺安基金科技投资报告》中。这份将近2.5万字的报告,不仅呈现了科技全产业链的当下与未来,也把诺安科技团队的产业研究向所有投资者“开源”。

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诺安科技组一直走在市场的前列。早在2024年的基金四季报中,邓心怡就前瞻性的预判到了国产大模型的奇点时刻:“豆包大模型、DeepSeek V3 版本均于 2024年内更新发布,国内模型在海外开源的基础上,随着软、硬件调优迭代,有望实现使用成本的大幅下降和模型成熟度跨越奇点。”

2022年底ChatGPT刚上线时,他们就开始研究人工智能的产业趋势。邓心怡认为,人工智能是智能供给的改变者,开源是智能供给的加速器。于是,他们很早就开始密切跟踪国内外的开源团队,逐渐形成了超越市场的认知能力。

在成熟的海外市场,基金公司会把科技投资形成单独的模块,独立于价值和成长组。这是因为,科技股的非线性特点是一把双刃剑。抓住非线性拐点下的产业趋势,就能在短期实现巨大收益;但是当非线性拐点下行时,如果躲不过也会给组合在短时间带来巨大回撤。此外,科技产业并非一个单独的行业,而是覆盖了不同商业模式、生命周期的多个行业,细分的投资方式多样化。

这意味着,科技投资需要由专业的团队负责,其投资难度也比绝大多数行业更高。于是我们会看到,要么像巴菲特那样避免涉足变化中的科技产业趋势,要么像BG那样专注于科技领域的投资。

那么,诺安科技组是如何把科技产业投资做好的呢?

冲上热搜的“科技敢”

作为国内科技投资领域的坚守者之一,诺安基金科技组这一次走进大会现场,带投资者亲眼所见《中国科技——敢!诺安基金2025科技投资报告》中的十大预测正逐渐成为现实,并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直播,亲身参与到热点话题的直播问答。

基金经理左少逸认为,人工智能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三个层面的推动:

1)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自动化带来工作效率提升,海量数据分析能够优化决策,提高运营效率。人工智能加速科学研究,缩短创新周期。

2)创造新市场与商业模式。包括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在内的全新产业,个性化推荐和智能化带来的全新商业模式,AI需求下的新职业创造。

3)优化资源配置。一方面,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和资源利用率会提高;另一方面,各类市场平台的匹配效率也会提高。

展望未来,左少逸看好五大投资机会:AI算力基建,具身智能,生成式AI的垂直深化,AI Agent生态爆发,AI智能终端等。

同样,诺安基金研究部总经理邓心怡对科技公司也有自己的理解,她认为科技公司的“必答题”是:“技术能不能变成客户愿意多付的钱”。即,溢价能力直接反映技术的不可替代性。

邓心怡在调研时,也会遇到一些“技术很牛但赚钱难” 的公司。她认为这些公司要看手上的“屠龙刀”是不是真的能砍到“龙”。如果技术解决的是“真痛点”,不赚钱是暂时的,那可以观察未来有没有技术到盈利的路径。关键是,企业要清楚客户在哪里。

对于“大模型+垂直行业”,邓心怡看到了类似于当年云计算崛起的三个隐性信号:基础设施标准,中小企业用得起,出现“不用不行”的场景。特别是越来越多行业“不用不行”时,资本可能会像当年追云计算一样涌进来。

基金经理刘慧影在华为展台停留了很久,她的手机也是华为。刘慧影的华为手机搭载鸿蒙原生5.1版本,手机内有很多AI功能,比如小艺帮接、AI 知识库、小艺字幕、小艺翻译。这些 AI 功能未来可开放给鸿蒙原生开发者,开发者能以这些 AI 功能为基础进行更多元化的开发生态探索。

她非常认同一个观点:AI独角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的整体突破。她相信,在中国AI硬件突破后,AI独角兽企业将基于对国内庞大用户群体的理解,做出更多好用的产品,核心竞争力将整体提升。

而对于AI的发展看法,唐晨认为更优质的服务下沉、更先进的设备、更快速的国产替代,都会带来医疗生态的改变。如果产业的价值链重构能做好,未来就可期待各种场景爆发。

和中国科技产业链共同成长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诺安科技组的形成,还要回到2020年那个夏天。

根据ChipInsights的数据,2019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厂商前十强几乎清一色的是美国和日本企业。硬科技的能力,成为了中国科技产业进一步升级的瓶颈。2020年5月突发的华为制裁事件,引发了A股市场半导体板块的大跌。

在此背景下,诺安基金在科技产业的低谷期逆势成立了科技组。在一片质疑声中,诺安投研团队认为,芯片行业最艰难的时刻,恰恰是巩固科技投研实力的良机。

也就是从2020年之后,中国开始形成在硬科技领域的自主可控,进一步完善了科技研究和创新的产业链条。伴随着中国科技产业链的成长,诺安基金的科技组也在不断壮大。

研究部总经理邓心怡,具有清华大学本科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两个全球顶尖大学学位。她对科技产业动态的紧密跟踪,不仅让她早早判定AI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长周期的主推力,更培养出她对细分领域变化的敏锐嗅觉,最终带领诺安稳健回报A斩获了近1年75.45%的业绩(截至7月30日)。作为带头人之一,她也带领着诺安科技组做“实事求是”的科技投资。

基金经理刘慧影,曾在纽约从事科技股研究,形成了比较强的全球比较视野。她对国内半导体领域的研究始于行业最冷清的时候,也因此,在一路见证了中国科技奋起直追后,更加坚守中国科技投资。她管理的诺安成长、诺安优化配置及诺安积极回报皆布局在半导体国产化、中国AI应用方向。

基金经理左少逸,具有深厚的产业背景,曾经在中软系统工程公司和易观智库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研发及战略研究等工作。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他曾是投研一线的“探路者”,而进入AI时代,他也不断进化自身的投资框架和范围,目前聚焦AI端侧和科技新基建等方向。

基金经理陈衍鹏,在加入诺安基金前,在一二级市场都有过研究工作经历。他于2017年就开始做半导体领域的研究,热衷于扎实的产业调研,也时刻紧跟科技产业变化,希望通过挖掘持续的、稳定的、一致性的盈利标的,打造出独特的“低波科技”持有体验。

基金经理唐晨,专注于生命科学的创新研究,看好未来产业方向,把科技的非线性特征带入到创新药的投资。他经历过2013-2015的“中小创行情”,也通过对那轮行情的复盘,提出医药的投资属性将走向科技的观点。在“寻找与时代相契合的超级大单品”的投资策略下,截至7月30日,他管理的诺安精选价值年内收益已经达到了102.25%。

除了这几位基金经理之外,基助周靖翔此前在中芯国际和华为海思从事芯片研发工作,他的经历和半导体国产化突围的过程高度重叠。另一位基助杨靖康是地球物理学博士毕业,此前为诺安基金机械研究员,对于机器人产业的研究有深入理解。

研究员范钧毅王浩然,分别在软件应用和电子硬件领域构建了自己的能力圈,帮助诺安科技组形成了AI全产业链的覆盖。

作为一家中型的基金公司,诺安基金却已经打造了一支近10人的精干科技投资团队。对于科技产业长期持续的资源投入背后,是诺安基金坚定看好中国科技的底层信仰。

当许多人质疑中国的自主创新时,诺安基金却伴随着优质企业的成长。截止目前,诺安成长混合依然是全市场体量较大的科技主题基金。在其前十大重仓中,对于部分半导体龙头企业已经连续持有超过20个季度。

互为因果的团队超额收益来源

专注于科技对冲基金Coatue的合伙人大卫·斯考利(David Scully)说过,拥有最大波动性的科技股实际上提供了最佳的长期回报。

那么诺安基金科技组是如何构建阿尔法能力呢?我们认为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的阿尔法,来自软性的团队文化。一个高效的科技团队,依靠的并不是人员数量,而是团队协作的效率。阿尔法的损耗,是基金公司投研团队普遍的问题。投资团队认为研究部没有提供足够的支持,而研究员又认为建议没有被投资团队采纳。

邓心怡在2020年末启动研究部改革的时候,就致力于从源头解决投研团队的阿尔法损耗,打造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投研文化。为此,邓心怡一口气跑了20多家公募机构,并且在2021年5月把相关的调研报告提交给了诺安基金的高管团队,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投研制度。

首先,是扁平化、包容的投研关系。基金经理不会和研究员形成严格的上下级关系,不会因为错失短期行情而声色俱厉批评研究员,使得研究员能没有负担的做个股推荐。他们更看重思考过程,“短期不对的观点,长期未必会错”,让研究员在独立思考下进行有质量的推荐更重要。

其次,把控统一文化的人才源头。邓心怡在人才招聘环节,会选择一批带有诺安科技组“气质”的人员。她认为,要做好科技投资,需要具有独立思考、热爱科技投资、具有好奇心的性格特征。这些特征不好量化,但很难“装”出来。统一了新加入成员的文化特质后,能够避免新团队文化对现有成员的冲击。这也是许多基金公司出现的问题,招募的外部员工会对原有文化形成影响,新老团队无法形成合力。

第三,平台化+透明化的投研交流。诺安基金要求,所有研究员的重大推荐必须在集体交流的投研平台上进行。通过这样的研究制度,能够杜绝“小团体”交流模式,形成一个真正开放的投研共享平台。

第四,形成投研的一体化模式。让研究员和基金经理在同一种“语言体系”内进行沟通,提高研究成果的转化效率。例会分享以及投研之间的定期复盘是常规动作,而日常研究员与基金经理之间的分析互动也是灵活的、开放的。

通过这些改革,邓心怡最终打造了一个投研沟通“无负担”的团队文化,规避了沟通环节带来的阿尔法损耗,也帮助每一个人互相成就。

第二个层次的阿尔法,是前瞻性的产业判断。诺安科技组明白挖掘“时代级别”的机会需要多产业链环节交叉验证,因此除了重点持仓个股的分析跟踪等规定动作外,不限制每个研究员的调研范围,也不会严格分票,避免因只覆盖单一部分研究错失机会。比如AI产业有很长的链条,无论硬件或算力还是模型,彼此间会互相影响,如果仅研究个别领域,可能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诺安科技组敏锐把握了半导体国产替代、计算机信创、人工智能变革三次重大的产业趋势。以这一次的人工智能变革为例,2022年chatGPT上线时,团队就相信人工智能是引领科技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邓心怡在2024年底判断了国产人工智能语言模型会进入奇点时刻,刘慧影也在去年底的年报汇总,提到AI产业结构会从前期的算力转向中后期的应用。

诺安科技组曾进行过一项“中美科技发展史”的比较研究,通过对比两国的科技浪潮,从中找到一些产业和公司周期的规律。无论是PC互联网浪潮、移动互联网浪潮,还是此次AI人工智能浪潮,科技产业的发展脉络都会有押着相似的韵脚。

比如说,每一次科技的浪潮,都是从硬件创新开始。PC互联网因为有了路由器,才能形成上网链接。移动互联网因为有了智能手机终端和4G网络覆盖,才能把手机变成一台终端。AI人工智智能因为有了芯片算力的提升,才能大幅提高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

由于具有中美两国顶尖学府的教育背景,邓心怡非常擅长做中美的产业对比,并且会通过回顾两国科技发展的历史,去找到一些当下的答案。

2023年科技股有过一次大幅回调,市场一度质疑AI的发展是伪命题。为了找到答案,邓心怡把过去10年的科技编年史做了表格化:横轴是时间,纵轴是技术变化,中间是代表性公司,右边是公司的竞争优势。邓心怡发现,科技革命进程都是由信息分发技术推荐的,会经历一个“去中心-再中心-再去中心”的迭代过程。

为了形成研究层面的前瞻性,邓心怡要求每一个研究员必须读前沿论文。通过读论文,能够帮助研究员分辨事实和预期。比如说研究员范钧毅提到,虽然DeepSeek是在今年被大家熟知,但是2024年5月发布的DeepSeek V2模型论文中,就预测到了模型成本大幅降低的产业趋势。

第三个层次的阿尔法,源于全产业链的产品布局,形成多维度的科技产业视角。围绕着中国科技产业链的崛起,诺安科技组布局了覆盖上游、中游、下游的细分产品线,并还在持续扩容。以AI产业链为例,上游的芯片和材料、中游的端侧应用、下游的AI+产业链都有覆盖。同时,为了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诺安科技组还提供了独特的低波科技产品。产业链的全面覆盖,能够帮助投研团队之间进行交叉验证,形成360度的全局观。

甘当中国科技“耐心资本”,

亦是科技团队的使命

投资不是炒股票,而是为社会创造价值,通过优化社会资源的分配,最终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诺安基金作为一家中型的基金公司,从2020年开始就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一个规模体量较大的科技团队中。这种行为本身,也或许代表着诺安基金对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资源配置。

在过去几年科技成长的逆风期中,诺安基金对科技组进行持续投入,背后是对中国科技产业创新的长期信心。随着人口结构出现拐点,以及债务增长模式的转向,科技创新带来的产业升级,将在经济增长引擎中变得更为重要。中国也会逐渐从重资产模式驱动的增长,转变为效率提升驱动的增长。在这个过程中,科技产业也需要资本市场的扶持,需要更多像诺安科技组那样的“耐心资本”。

对于中国科技的信心和对于科技产业的深耕,是诺安科技组“敢”的底气,而诺安科技组的“开源精神”,也推动着更多投资者关注推动社会进步的产业和公司,最终实现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正外部性。

也许,这也是金融助力产业发展的使命所在。

- end -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银华| 东方红

| 东方红

中信保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民生加银

东方红

| | |

| | |

| | |

| | | |

王 俊 | 王 培 | 王 鹏 | 王 栩 | 王延飞 | 王宗合

王克玉 | 王 景 | 王诗瑶 | 王晓明 | 王晓川 | 王奇玮

| 中银

中信保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富国

农银汇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山 |

| |

|

|| | | |

| |

| |

相关内容

具有“开源精神”的投研团队...
导读:2025年大概率是人工智能真正的元年。在这一年的春节前后,D...
2025-08-01 18:12:04
里得科技北交所IPO已问询...
2025年7月27日,根据北交所审核项目动态,武汉里得电力科技股份...
2025-08-01 15:12:54
一次美国自驾,看清中美AI...
文 | 南七道 2025年7月,我和好友吕伟胜,在美国自驾400...
2025-08-01 12:43:45
大模型落地冷热之局:工业何...
除了工业场景固有的复杂性和严肃性,工业AI与物理世界紧密关联,涉及...
2025-08-01 12:13:29
亚马逊CEO:AI正在改变...
大约一个月前,亚马逊CEO安迪·贾西曾说过“人工智能将意味着更少的...
2025-08-01 12:13:19
AI+金融,如何跨越大模型...
文|光锥智能 当AI大模型已开始走向千行百业之时,备受看好的金融...
2025-08-01 12:13:13

热门资讯

原创 2... #春日生活好物种草季#近年来,笔记本电脑市场迎来技术爆发期,尤其在手机厂商跨界入局后,轻薄本在性能、...
AMD锐龙AI 9 HX 37... 2024年6月3日,AMD正式发布全新的锐龙AI 300系列处理器。该系列处理器一经发布就引发大家的...
骁龙本这么猛?联想YOGA A...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一部手机可以解决出镜拍摄问题,而商务出差、大量码字、图像处理等需求用笔记本则...
5个AI模特生成软件推荐 当前AI模特生成软件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以下是几款备受推崇的工具: 触站AI:强烈推荐!...
2023年CentOS与Ubu... CentOS与Ubuntu的市场格局与技术特性探讨 在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CentOS与Ubuntu...
苹果macOS 15.1:允许... 苹果公司在其最新的macOS 15.1版本中,推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新功能——允许用户将Mac App...
原创 苹... 前言 IQUNIX在做好看的桌面产品上,一直都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早期和苹果产品的设计风格...
原创 华... 想在竞争残酷的市场中发力,必须要带来一些激进的卖点,但是随着功能特性的提升,硬件也必须要进行给力才可...
原创 华... 在2024年这个被誉为"AI元年"的关键时刻,随着生成式AI的流行,各家手机厂商都在积极备战AI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