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广西柳州工业博物馆举办的影像周展览上,一组参展作品疑似为AI生成图片,此事引发众多讨论。据介绍,该影像周由广西摄影家协会指导,柳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柳州工业博物馆、柳州博物馆主办,柳州市摄影家协会、广西摄影家协会策展委员会承办。
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该展览布展区域一面展板上,署名“刘某某”的作品《钢铁候鸟》组图画质细腻,但多张图片中的文字怪异,有部分网友指出其疑似AI生成。展厅中,这组作品与其他摄影作品混排陈列,作品说明牌上并未注明创作方式。
网友发布视频质疑影像展有AI生成的作品
8月5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以市民身份致电主办方柳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工作人员回应称,该影像展确有AI生成作品,且征稿阶段便已明确包含AI生成影像类作品的征集要求。柳州工业博物馆工作人员则表示,馆方仅负责提供布展场地,具体情况需向柳州市摄影家协会咨询。
随后,记者联系到柳州市摄影家协会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介绍:“AI摄影是很正常的,现在各大摄影节都有AI作品展出,其他地区也举办过相关展览和培训,这次事件引发讨论让我有些惊讶。”
记者注意到,同日下午,“柳州市摄影家协会”公众号转发了“中国摄影家杂志”公众号于2024年10月发布的专题文章《 AI,多种可能性》。该文中介绍了多位资深摄影人、摄影专业人士的AI生成图像作品。
据上游新闻此前报道,对于“涉事作品未标注为AI生成”的问题,柳州市摄影家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AI生成的作品在展览中不止一幅,在展览时确实应当加以说明。“让观众看得明白一点,避免产生误会。接下来进行线上展出的时候,我们会去注明创作方式,完善创作方式的说明,尊重不同形式的影像创作,同时保障观众的知情权与观展体验,让观众知道该从什么角度去欣赏作品。”
据当地有关报道,2025年7月26日,第三届柳州影像周在柳州工业博物馆开幕。影像周摄影展以“影像·共生”为主题,通过传统静态摄影展览与动态数字影像展示共生的方式展出6个板块的200多件作品。展出作品呈现多元,涵盖无人机航拍、传统胶片大画幅,各种数码相机、手机拍摄的作品,以及AI生成的影像,展览将持续到2025年8月10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鲁玥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