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器狗在社区巡逻,当手术机器人帮老人重新行走,当AI主播正式“上岗”……贵阳这座“避暑之都”,正悄然变身“AI之城”!
人工智能不再遥远,它已深度融入贵阳的城市肌理,为文旅、政务、医疗、社区、媒体等领域注入澎湃新动能。
跟着小知知一起来看看,这些“新同事”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一、政务服务:"智能办事员"重构服务流程
“贵人智办”AI助手——全省首个政务服务AI助手亮相贵阳市政务服务中心,该系统基于贵州大数据集团“魔树工厂”大模型平台与DeepSeek大模型构建,整合全省5000多项标准化事项的办事指南(=可智能回答5000+事项指南!),构建起“问、导、办、查、评”全业务闭环体系。
视频来源/动静新闻
市民无需排队,通过语音交互即可完成业务办理——从公共场所卫生许可新办到二手房交易,30项事项支持“边聊边办”;查询政务大厅排队情况、调取身份证等9类电子证照,只需一句话!
“小贵”上线以来,已提供112万次智能解答,完成216件复杂事项“边聊边办”,让政务服务从“8小时窗口”升级为“24 小时不打烊”。
更贴心的是,系统会自动适配用户需求:老年人登录即触发语音引导,企业用户可一键查询跨部门数据。后台70多个部门数据库的打通,让 “查企业信用”“看不动产进度”等跨系统业务实现“一键直达”,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目前,“多彩宝”APP及“贵人服务”微信、支付宝小程序中的“贵人智办”AI助手服务现也已上线!
二、医疗健康:精准医疗迈入机器人时代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引进的手术机器人系统,通过CT影像三维重建与AI算法规划,实现假体植入误差小于0.5毫米的精准操作。
临床数据显示,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使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40%,术后次日屈膝角度可达90°,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患者术后次日即可下床行走。
图源/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在基层医疗领域,“39AI全科医生”系统已成为1600余名基层医生的“标配”。输入患者症状,3秒内即可生成规范问诊路径、诊断建议及并发症风险提示,诊断建议采纳率达92%。该系统累计辅助诊疗42万次,让优质医疗资源通过数字技术“下沉”到社区与乡镇。
普通用户则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39AI全科医生”。输入症状,它能模拟医生问诊逻辑,逐步追问细节,就可以生成清晰的诊断报告和治疗建议。
三、文旅创新:智慧旅游新体验
百花湖畔,“汐”与“漾”两艘智能游船静待启航。拥有科幻造型与无人驾驶技术,“漾”如同水上飞碟,集影音空调于一体;“汐”则带你舒适徜徉山水之间。这两艘新能源智能游船采用600MPa抗冲击铝合金船体,配备360°感知系统,实现50米内漂浮物自动避障。
虚拟管家“黄小西”全程伴游:登录“一码游贵州”,数字人“黄小西”提供从行程规划、智能订票到伴游导览、游记生成的全流程AI服务,让“智游贵州”充满科技温度。
图源/动静贵州
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通过全息影像与AI交互技术,打造沉浸式《伟大征程》演艺。运营10个月完成演出1.61万场,接待游客170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2万人次,入选文旅部数字化创新十佳案例。
四、社区与物流:“机器管家”逐渐成为日常 便捷又安全
观山湖区宇虹社区的智能机器狗“宇小虹”,搭载360度激光雷达与深度相机,能识别违停车辆并语音提醒,数字化平台同步直播画面,工作人员可快速联系车主。相较于人工90分钟的巡逻时长,“宇小虹”不仅效率更高,还能在夜间弥补人力不足,未来还将承担楼幢导览、物品搬运等工作。
城市物流领域,九识无人车正改写配送规则。贵阳家旺兴食品公司的11台无人车“装货就走、送完自回”,让食材配送成本直降50%。这些无人车能识别红绿灯、自动避障,目前全市已有40台投入运营,服务生鲜、快递等领域,综合效率比传统运输提升30%。
社区生活的其他角落,科技感同样无处不在——
小区的刷脸门禁让居民“无钥匙出行”;“贵阳智慧停车”小程序缩短40% 找车位时间;“贵人守护”项目为独居老人配备SOS设备,按下按键1分钟内社区响应;“空中卫士”紧盯高空抛物……
AI让社区既有“智”又有“温”。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贵阳贵安正以 “一城千脑”的格局,将千万个AI应用场景编织成覆盖城市治理、产业升级、民生服务的智能网络——“城运小智”实时调度城市资源,“招商易”平台实现产业精准对接,“数智农投”推动传统农业蜕变,“39AI医生大脑”守护群众健康,低空经济、智能驾驶等新赛道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