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为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8月28日,“‘AI+X’重构全域数字新时代”主题沙龙在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
本次沙龙由长春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指导,长春市数字经济协会主办,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长春市分公司承办。活动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产业、政务、医疗、金融、教育等领域的创新应用,通过主题演讲、案例分享等形式,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思想盛宴。
活动吸引了来自政府部门、高校院所、行业企业的近千名代表线上线下参与,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在主题演讲环节,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宋轩系统阐述了通用人工智能平台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AI技术已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创新,正在重构产业生态和价值链。”宋轩表示,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将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新动能。
中国铁塔吉林省分公司行业总监刘剑聚焦“深化‘人工智能+’行动赋能数智化升级转型”,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显著成效。中移(上海)产业研究院技术总监韩屹则重点探讨了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前景。
在医疗健康领域,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健康数字分中心副主任李冬玲透露,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医疗服务模式优化升级,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经济的医疗服务,助力实现“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早见效、早康复”。目前,已有部分成果在吉林省人民医院实现了落地应用。
吉林银行小微金融部总经理吴琳介绍,吉林银行依靠数智化小微运营体系,推动小微信贷从“人海战术、获客单一”到“AI智能、精准获客”的不断转型升级,小微客户长期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纾解。
活动期间,中科紫东太初、有云数智等10余家企业代表围绕人工智能在工业、医疗、政务等领域的场景应用进行了深入交流。
近年来,长春市持续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构建了“赛事+沙龙+俱乐部”的创新生态。与顶层设计、平台搭建、要素集聚、价值转化以及氛围营造形成组合拳,不断释放创新活力,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长春市数字经济沙龙活动讲者专业素养高,内容贴近应用,对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非常有帮助。结合我们参加大赛,了解到企业真实需求,引发我们如何精准提供科技支撑、进行人才培养,更高效成果转化方面的很多思考,明确了主攻方向,这很重要。”宋轩表示。
据了解,长春市加快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与应用,搭建大模型创新应用公共服务平台,组建未来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实验室,首批面向政务服务、行业企业、个人用户的3个实验室已正式揭牌(联通主要面向行业企业,吉视传媒主要面向个人用户,创新研究院主要面向政务服务领域);在研和应用大模型总量超过60个,讯飞司法、健数糖尿病足早筛、棱镜靶向土壤改良等32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完成落地;已组织三批次数字化人才培养基地揭牌,包括吉林大学、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等17家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涵盖了教育、科研、医疗、信息技术等多元领域。
本次沙龙活动是2025长春数据创新应用大赛的系列活动之一,是长春市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具体实践,也是本届东北亚博览会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展示的重要环节,为携手迈向数字经济新蓝海,开创东北亚美好未来提供了新动能。(乔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