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9月2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前海开源基金近期对7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相关名单如下:
1)源杰科技 (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参与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业绩交流会)
调研纪要:2025年上半年,在数通领域中,公司收入大幅度增长,尤其是针对400G/800G光模块需求,呈现季度环比向上的趋势,预计下半年将大幅增长。公司100mW产品客户验证与测试符合预期,100G PM4 EML通过客户验证,200G PM4 EML处于客户推广阶段。公司在大功率CW光源、高速EML方面实现核心技术突破。美国工厂正推进厂房改造、设备采购与团队搭建。公司已提前采购设备保障扩产,将持续投入研发,优化工艺,维持较高毛利率水平。
2)伟思医疗 (前海开源基金参与公司业绩说明会&现场结合通讯会议)
个股亮点:公司的下肢外骨骼装置进入医保目录;公司电刺激类产品,主要包括 MyOnyx 生物刺激反馈仪、瑞翼生物刺激反馈仪等,主要应用于妇产相关科室(如妇产科、儿保科、盆底/产后康复中心、月子会所等)
3)百克生物 (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业绩说明会)
调研纪要: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489.6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3.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57.34万元。水痘疫苗国内销售同比小幅下降,鼻喷流感疫苗发货时间较去年稍晚,带状疱疹疫苗批签发及销售承压。公司加强公众教育推动鼻喷流感疫苗普及,带状疱疹疫苗覆盖近600家医院。HSV-2 mRN疫苗预计下半年开展临床,阿尔茨海默疫苗争取2026年底申报Pre-IND。下半年聚焦销售推广与临床试验。
4)德科立 (前海开源基金参与公司业绩说明会)
调研纪要:2025年上半年,算力需求快速增长,公司产能和供应链资源储备不足,导致订单交付不足。数通类产品增长较快,接入和数据类产品营收占比升至近四成。电信业务同比下降约8%。下半年新厂房投入使用,预期好转。OCS产品已有千万元级样机订单,正联合探索应用。泰国自有厂区预计2026年春节后投产,部分客户已完成认证。关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强调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应对风险。
5)科博达 (前海开源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
调研纪要: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稳健,实现营业收入30.47亿元,同比增加11.10%;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加21.34%。主营业务收入29.48亿元,其中国内销售18.01亿元,国外销售11.48亿元。前五大终端客户营收占比63.95%,大众集团占比46.39%,理想汽车超10%。新获定点项目生命周期销售额超70亿元,获国际知名整车厂中央域控产品定点。能源管理产品销售收入3.8亿元,域控产品占82%。研发费用2.07亿元,占营收6.81%。捷克IMI公司已完成交割,更名为KEBOD Czech Republic s.r.o。
6)中微半导 (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参与公司业绩说明会)
调研纪要:公司上半年营收5.04亿元,消费电子占40%,小家电31%,工业控制25%,车规4%。产品价格已触底,未来可能上升,若上游成本上涨将传导至售价。库存从7亿元降至3亿多元,周转率2-4。毛利率约33%,有望提升。上半年出货17亿颗,8位机14亿颗,32位机1.3亿颗,下半年32位机年出货有望超3亿颗。公司在消费电子持续迭代产品,拓展新客户;电机驱动芯片已用于机器人关节控制。白电主控仍由国外主导,公司正推进国产替代。晶圆主要来自华虹,月采购8000-10000片八寸片。H股旨在融资、提升国际知名度、推进国际化。
7)光迅科技 (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参与公司业绩说明会)
调研纪要:国内主要资讯商资本开支同比去年均出现增长,预计明年国内市场总体仍将延续增长态势。公司2023年推出硅光模块,今年出货量达历史高峰,后续比例将逐步增加。当前产能利用率较高,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实时调整。二季度毛利率下滑因产品结构变化及竞争加剧,预计下半年将回升。2025年国内以400G为主,明年800G占比将增加。OCS布局基于MEMS技术,技术成熟且出货量占比较大。上半年需求同比增长较多,下半年总体保持稳定。50G PON技术已通过认证,目前处于小批量试点,商用时间取决于试点效果。物料价格由供需决定,公司将提前备货缓解压力。
前海开源基金成立于2013年,截至目前,资产管理规模(全部公募基金)1063.88亿元,排名58/210;资产管理规模(非货币公募基金)846.74亿元,排名54/210;管理公募基金数189只,排名36/210;旗下公募基金经理34人,排名38/210。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公募基金产品为前海开源沪港深乐享生活,最新单位净值为2.56,近一年增长114.84%。旗下最新募集公募基金产品为前海开源中证A500指数增强A,类型为指数型-股票,集中认购期2025年9月1日至2025年9月19日。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