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生态建设加速技术创新,促进全球协作,是科技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其重要性对现代科技社会至关重要。天天开源团队整理了近期开源生态重要行业信息,供读者参考。
2025年8月2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8月份新闻发布会,就近期推动出台的三项政策举措回应媒体关切,其中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报请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张铠麟在答中国日报记者问中指出,在《意见》实施过程中,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围绕“5个共同”做工作,即成果共享、成果共享、技术共进、治理共商和生态共筑。谈到“生态共筑”部分时张铠麟表明,中国开源发展成果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和认可,并进一步表示将积极践行开源开放发展路径,与各方共同繁荣开源生态、共享适配性技术方案,推动基础资源开放共享,降低应用门槛,打造更多技术可及、成效可感、经验可复制的发展成果,共同构建丰富多样、健康向善、创新活跃、包容普惠、安全可靠的共荣生态。
2025年8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在质上有效提升和在量上合理增长。
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方案》强调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同时促进可持续创新。围绕电子元器件、新型电子材料、电子专用设备等基础产业的技术保护需求,制定知识产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知识产权质量评价,夯实知识产权布局质量根基。加快推动专利池产业链整体布局,鼓励探索开展专利开源,畅通许可信息公开和对接通道。加强知识产权海外布局风险评估,支持专业机构和行业组织跟踪研判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领域知识产权发展态势,帮助企业开展核心产品、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海外布局。
2025年8月18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财政厅联合发布《关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有关资金管理实施细则》,重点支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开源生态发展,推动技术协同和产业升级。
明确对四大类重点项目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培育优质企业、工业智能化应用标杆打造和开源生态发展。《实施细则》在支持开源生态发展上的奖补对象为企业、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和其他组织建设开放共享的开源社区、开源生态中心。要求所建设的人工智能或机器人领域开源平台具备较高影响力、活跃用户超百万或年服务企业超200家,按不超过其上一年度审定运营费用30%的比例予以支持,奖补资金最高800万元。该细则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7年底。
2025年8月30日,以“新场景・新体验”为主题的鸿蒙生态大会2025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涵盖主论坛、分论坛、生态展区、签约仪式及蓝皮书发布等,展现了鸿蒙生态在技术创新、产业融合、生态共建等方面的进展与愿景。
大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技委主任王江平呼吁各方坚持创新驱动、深化开源共建、拓展场景应用、强化人才供给,共同推进鸿蒙生态建设,以应对鸿蒙在应用生态、行业解决方案、开源协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上仍然面临的挑战。会上,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与全球智慧物联网联盟签署合作备忘录,将通过技术标准协同、产业资源对接、场景化解决方案落地等路径,打破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壁垒。
2025年8月29日,2025智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大会暨第四届中国汽车芯片大会在重庆市召开,以“开源拓界 众行致远”为主题,全国各地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于会上共同探讨汽车软件开源共建模式的深化应用以及开源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会上,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智能电子电气开发中心副总工程师任慰,将汽车基础软件开源总结为开放源代码、透明开发流程以及开放治理三个阶段。并坦言,开源模式让汽车主机厂拥有更多供应商选择,有利于促进降本增效。电子科技大学嵌入式软件工程中心主任罗蕾认为,智能汽车时代复杂的软件体系将产业界和学术界紧密捆绑,汽车软件的开源模式可以帮助双方更好融合,走向一个共建、共享、共创的时代。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面向量产的车用操作系统开源“星辉计划”,以普华开源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小满 EasyXMen”为统一底座,构建“芯片协同、工程服务、测试认证、量产应用、人才培育”五大体系,打通从开源代码到量产交付的全流程。
2025年9月1日,国际市场调研机构沙利文(Frost&Sullivan)最新发布的《中国GenAI市场洞察:企业级大模型调用全景研究,2025》显示,中国大模型企业级市场呈爆发式增长。
沙利文调研了国内700家企业,领域横跨金融、制造、互联网、消费电子、汽车等多个重点行业,覆盖不同营收层级和AI投入规模的企业。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日均调用量较2024年下半年暴增363%,已逾10万亿tokens。报告指出,中国企业正从“追求单一最强模型”,转向“为特定业务场景寻求最优解”,对不同的模态、尺寸和落地场景匹配的需求将进一步爆发。并且,随着千问Qwen、DeepSeek等国产模型在2025年持续开源,开源模型与国际顶级闭源模型的性能差距几近抹平。报告预测,未来超过80%的企业将采用开源大模型,预示着开源模型将在行业应用中占据主导性增长。
2025年9月1日,清华大学、北京中关村学院、无问芯穹联合北大、伯克利等机构开源RLinf——首个面向具身智能的“渲训推一体化”大规模强化学习框架。
RLinf框架有三大设计亮点:一是采用基于Worker的统一编程接口,利用微执行流实现宏工作流,实现一套代码驱动多种执行模式,极度灵活。二是面向具身智能大小脑不同训练需求,采用全新的低侵入式多后端集成方案,兼顾高效性和易用性。三是设计面向强化学习的自适应通信库和自动化调度模块,提升训练稳定性和系统效率。
相比纯推理大模型,具身智能需兼顾“大脑”(推理规划)与“小脑”(执行操作),且存在“渲训推一体化”特性,对算力、显存及框架灵活性要求更高。RLinf通过六大层级(用户层、任务层、执行层、调度层、通信层、硬件层)设计,针对性突破技术难点,人工智能从“感知”向“行动”跨越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2025年9月2日,腾讯优图实验室在正式开源智能体框架Youtu-Agent,旨在为研究人员和开发者提供高效、易用、可复现的智能体开发工具,最大的亮点是不需要训练模型、不依赖海外闭源模型就能取得极佳的表现。
Youtu-Agent具有四大核心亮点:一是完全基于开源生态,不依赖封闭模型,适配可访问、低成本的部署环境。二是架构灵活,构建于openai-agents之上,兼容DeepSeek、gpt-oss等多类模型 API 与工具集。三是自动智能体生成,基于YAML配置和“元智能体”对话机制,用户只需描述需求,即可一键生成并运行智能体配置。四是简洁高效,模块化+异步化设计,支持streaming、tracing与agent-loop,高效调试与扩展。
并且,作为面向实际场景的开源应用框架,Youtu-Agent能够覆盖文件管理、数据分析、学术研究与广域信息综述等多个方向应用,其核心价值在于打破了智能体开发的技术垄断,标志着AI智能体开发领域向开源协同迈出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