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讯】(记者 赵鸿飞)记者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北大深圳医院”)获悉,该院风湿免疫科科研团队利用AI与机器学习技术,成功开发了一款高精度、低成本的类风湿关节炎(RA)早筛模型,几秒钟就能识别出RA高风险人群,准确率高达94%,让深圳人在家门口就能做RA早期筛查,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可导致关节畸形、功能丧失,并累及心、肺等多系统器官,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
现代风湿病学证实,在疾病发作的最初6个月内进行规范化治疗,是有效控制病情、防止不可逆损伤的“黄金时期”。该病诊断延迟的后果就是错失“黄金治疗窗口期”,很多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已出现不可逆的关节破坏甚至致残。因此,建立一套适用于基层、便捷且精准的早期筛查工具,是当前我国RA防治工作中亟待攻克的难题。
为破解这一困局,深圳市医防融合风湿性疾病项目组组长、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王庆文的科研团队联合超声影像科PI吴雅林教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解决当前我国风湿免疫疾病早筛早诊率低下这一核心痛点,研发出一款智能远程筛诊系统。研究团队运用先进的随机森林(RF)机器学习算法,对影响RA诊断的关键变量进行深度分析与建模,成功研发出这款高精度RA人工智能早筛模型。
据了解,该RA人工智能早筛模型目前已在大鹏新区三溪高源社康、宝安中心医院航城社康、光明区楼村社康等深圳3家社康试点应用,在早筛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准确率,成为社康全科医生的早筛AI助手,帮助他们快速、准确地筛查出罹患RA的高危人群,缩短了病人从首次就诊到专科诊治的时间,提升RA早期诊断率,让越来越多患者不再错过“黄金治疗窗口期”。
目前,王庆文科研团队还在不断优化这个早筛模型,开发出AI自筛小程序,居民在家里进行问卷自测,就能初步评估罹患RA的风险,将早筛防线推进到居民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