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就在全球AI竞争日益激烈之际,美国的AI战略似乎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美国的两大幻想——成为AI领域的唯一主宰和通过政策打压中国AI发展进程——如今已被狠狠打破,阿里巴巴的最新动作无疑给美国当头一棒。
2025年,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浙江杭州云栖大会上公布了阿里AI战略的全貌,明确表示,阿里巴巴将在全球AI竞争中站稳脚跟,并提出了“ASI超级人工智能”这一新概念。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的展示,更是中国在AI领域的全面突围。可以说,阿里巴巴这一步棋,打破了美国在全球AI竞争中的幻想,改变了整个行业的格局。
美国的AI“独霸”幻想已经成为历史。长期以来,美国一直自信地认为,凭借其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丰富的资金投入和领先的AI基础设施,它将继续在全球AI领域独占鳌头。然而,现实给了它一记响亮的耳光。阿里巴巴的“全栈AI”能力和开源战略已经打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直接向全球证明,中国不仅能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还能在多个维度上迎头赶上,甚至超越。
阿里巴巴此次公布的AI战略,不仅仅是在模型和算法层面的突破,它的核心优势在于“全栈”能力:从芯片到平台,再到模型,阿里云以其全面的技术布局,标志着中国企业在AI领域的全面崛起。
在全球云计算市场上,微软、亚马逊、谷歌和阿里是四大巨头。阿里云是唯一一家具备“云+模型+芯片”全栈能力的中国科技公司,意味着它不仅可以提供强大的计算力支持,还能在芯片层面自给自足,打破了西方国家在硬件上的技术封锁。
这一切并非偶然。在过去的几年中,阿里巴巴通过对技术和市场的深度布局,迅速积累了全球领先的AI研发能力。吴泳铭在云栖大会上明确表示,阿里不仅仅是跟随者,而是完全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AI发展之路。这种“全栈AI”的创新模式,体现了中国科技企业对西方技术路线的超越,进一步打破了美国垄断技术的幻想。
吴泳铭在大会上提出的ASI(超级人工智能)概念,标志着阿里巴巴不仅仅满足于当前的技术应用,而是已将目光投向了AI未来的终极目标——能够超越人类智慧、实现自主进化的超级人工智能。
这一概念的提出,意味深长。美国虽然在AI的研究和应用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但随着中国AI技术的迅速崛起,尤其是在芯片、自主研发平台、开源模型等方面的突破,ASI这一构想的提出无疑向全球宣告:中国不仅能够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还将通过独特的全栈能力,进一步推动AI走向新的高度。
与其说ASI是阿里巴巴在技术领域的展示,不如说它是中国企业挑战全球技术秩序的一次战略宣言。ASI超级人工智能的出现,意味着全球AI竞争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比拼,而是体系对体系、生态对生态的较量。
在美国始终坚持封闭系统的AI发展模式下,阿里巴巴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开源。开源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理念,它更是一种生态构建、话语权争夺的手段。
阿里巴巴的开源战略已取得显著成果。开源不仅可以促进技术的快速发展,更能为阿里巴巴提供全球范围内的技术话语权。通过开源,阿里巴巴正在重塑AI技术的发展方向,逐步向全球市场传递中国的技术力量。这一举措无疑是对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封闭、保护主义AI策略的强烈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