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联体协同育人成效,充分整合高校优质教育资源,10月14日下午,西安市未央区百花小学组织三至六年级50名学生代表,在四位教师的带领下开启“感知AI·启梦未来”科学探索研学活动。活动当日,学生代表身着整齐校服、佩戴鲜艳红领巾,怀着期待与好奇前往陕西科技大学,将课堂从校园延伸至大学专业实验室,开启一段科技探秘之旅。
有序启程:满怀好奇与期待
一抹跃动的风景线,闪耀在校园——那是身着整洁礼仪校服的五十名百花学子。他们在教学楼前整齐列队,宛如整装待发的探索先锋。大队部联合辅导员汪家琪老师细致叮咛:“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走进大学校园,请大家用心观察,用笔记录,做文明有礼的百花学子。” 灿烂的笑容在稚嫩的脸庞上绽放,明亮的眼眸中闪烁着对未知的渴望。伴随着欢声笑语,载满好奇心的巴士,载着这群未来探索者,驶向充满科技魅力的陕西科技大学。
探秘机器人世界:当好奇心跳动在科技最前沿
“快看!那个机械臂会自己找零件!”一声惊呼从陕西科技大学的机器人实验室里传出。下午三点,百花小学的同学们仿佛踏入了一个未来世界——灵活的机械臂正在流水线上精准作业,智能传感器闪烁着蓝光,一条完整的智能制造系统正有条不紊地运转着。
“这条生产线就像一个机器人大家庭”,陕科大刘老师生动地讲解道,它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抓取零件,有的负责加工制作,还有的负责组装成型。同学们围在生产线旁,入神地看着机器人用“眼睛”识别零件,灵巧地完成抓取、加工、传递的整套动作,整个过程流畅得就像在跳一支精准的舞蹈。
安全守则:与智能伙伴的相处之道
“大家注意保持安全距离!”刘老师提醒道,“这些机器人虽然聪明,但可不懂避让。每个机器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领地’,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全空间一样。”同学们闻言纷纷后退半步,却仍探着小脑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
未来工程师的成长密码
“老师,我以后也想造机器人!要学些什么呀?”一个戴眼镜的男生迫不及待地问道。
刘老师眼睛一亮:“这个问题问得好!数学要学好,因为机器人的每个动作都要精确计算;编程要会,这是和机器人对话的语言;英语要棒,毕竟前沿的技术资料很多是英文的;物理更要懂,不然连机器人为什么能动都搞不明白。”
他指着正在协作的机械臂说:“不过最重要的是要像这些机器人一样,既要有钻研精神,又要懂得团队合作。我们实验室的每个项目,都需要不同专业的工程师一起努力才能完成。”
在阵阵惊叹声中,同学们的小本子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这一刻,科技的种子正在一颗颗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漫步大学校园:感受学术氛围
离开实验室后,在该校科技副校长孙梓雄教授的带领下,同学们漫步在秋意渐浓的陕西科技大学校园里。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现代化的教学楼与书香浓郁的图书馆相继映入眼帘,每一处景致都吸引着孩子们好奇的目光。大家还特别前往观赏了优雅的黑天鹅,为这次校园之旅增添了别样的趣味。
在图书馆这座知识殿堂前,带队老师特意组织同学们列队合影。随着快门声响起,一张张洋溢着求知欲的笑脸被永恒定格。背景中庄严的图书馆与孩子们稚嫩的脸庞形成动人对比,仿佛诉说着现在与未来的对话。
“大学校园真大真美啊!”孩子们仰望宏伟的建筑发出赞叹,“我以后也要在这里读书,探索更多科学奥秘!”这张珍贵的合影,不仅记录了这次研学之旅,更像一粒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或许数年后,当其中某个孩子真正步入大学校门时,会想起这个秋日下午,正是这次与大学的初遇,点亮了他们的科技求学梦想。
收获满满:科技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秋雨不期而至,为这场科技之旅增添了别样韵味。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分享着见证机器人起舞的震撼,讨论着在这所大学校园里播下的科学梦想。
暮色渐浓,大巴车缓缓驶回校园。这场短暂而充实的科技之旅,在孩子们心中刻下了深刻的印记。相信今日播下的科学种子,必将在未来绽放出创新的花朵,孕育出更多杰出的科技人才。(汪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