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到了17届,淘天更新了主菜单。
编辑/万天南
双11到了第17年,淘天更新了主菜单,共有三大新看点,是第一个大消费时代的双11,第一个AI全面落地的双11,第一个淘宝闪购全面参与的双11。
闪购模式下,如何避免线上线下的左右手互搏?淘天和商家如何“远中近场”电商的协同战?AI全面落地,在B端和 C端的进展如何,能否解决电商的低价内卷、同质爆品顽疾?
在双11发布会后,天猫总裁家洛接受了专访,回答了上述疑问。(在符合原意的前提下,对原话有所删改,未经本人审阅。)
一
闪购不会左右手互搏
提问:家洛你好,你之前提到了“新”,具体到闪购业务上,淘宝需要为此做哪些改造?
家洛:我分两个方面来回答。
首先,关于大家关心的“新”,从宏观层面来看,它体现在三个方向。其中两个是你提到的闪购和AI,但在这之前还有一个更基础的“新”,那就是我们在平台经营方式、算法能力和产品能力上的全面升级,这是近几年幅度最大的一次。所以,“新”是一套体系,而不只是某个单点。闪购和AI相对容易具象化,但第一点“新”是一整套体系的升级。今年暑期,我们取得了过去三年来最快的增长——要知道暑期通常并不是电商高增长的时段,因为很多人外出游玩。但今年我们实现了非常不错的增长,这正得益于刚才提到的整体体系效率的提升。这是第一点“新”。
第二点“新”是闪购。闪购为我们带来了用户增长,帮助淘天体系破圈,吸引了更多消费者,提升了用户停留时长。20-30岁出头的年轻用户成为闪购订单的活跃客群,他们非常年轻。同时,像88VIP这样的高消费会员群体也非常喜欢闪购——15元的奶茶打折到10元甚至5元,谁不喜欢呢?白领们也喜欢。
第三点是AI。
我们在闪购业务上投入很大,一开始我们看到的是外卖订单和餐饮品类的增量,这推动了淘天整体能力的大幅升级。
但现在已经不止于此。国庆节前,我们已引入37000个品牌和40万家门店,但这还不够,与线下体系相比规模仍然很小。
国庆前,我们的管理团队走访了多个品牌,如优衣库、海澜之家、波司登、华为、VIVO等,并与各公司CEO进行了顶层沟通。华为中国区总裁告诉我,华为在中国有3000家直营门店,今年国庆期间,消费者已可以通过淘宝闪购购买华为手机及所有配件。多个平台都在推进这一业务,未来空间依然很大。这是将闪购业务增量与天猫核心商业能力结合的好机会。在所有平台中,天猫可能是与品牌商共生共赢、关系最紧密的,我认为这个空间和机会还会更大。
提问:今年淘宝推出闪购业务,对天猫品牌商家有哪些新机会?很多品牌加入闪购,但也有品牌担心是否只是将电商需求转移到外卖,如何避免左右手互搏?
家洛:我认为完全不会出现左右手互搏的情况。国庆前,优衣库所有门店已接入天猫旗舰店。假设你在天猫旗舰店看到一件99元的T恤,如果不是急需,可以选择电商配送——隔日达。
但如果你很着急,希望两小时内收到,只需在购买时选择闪购,订单就会自动匹配到离你最近的门店,店员打包后由饿了么骑手上门取货,半小时内送到你手上。这其实是一次服务和交付能力的升级。
未来我们将构建“远、中、近”三个场的物流交付能力。远场是电商,覆盖全国,支持隔日达、次日达;近场是门店发货,由外卖骑手配送,平均半小时送达;中场则是在重点城市建设城市仓、前置仓,像现在的猫超和盒马推行4小时达,关键高频品类将进入这些仓库,实现4小时内送达。无论品牌在当地是否有门店,都能实现4小时达。
我认为这是一个空间巨大的机会,一定是增量。
提问:你刚才提到给消费者更多物流选择,其实天猫几年前也尝试过类似概念。为什么今年才大力推动?是外因还是内因推动?
家洛:六七年前我们推出新零售时,也有一些品牌的线下门店与线上系统打通,个别门店也能做到门店发货。但当时的订单虽然是从门店发出,用的却是远场物流,主要是四通一达或顺丰配送,只有少数订单由外卖骑手配送,比例不高。
这与基建能力有关。这个业务需要需求、供给、配送三个体系合一。当一个地区的配送队伍、配送能力和地面供给能力全面结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其次,现在的天猫旗舰店是完全开放式的商业体系。天猫旗舰店就像是品牌的官网,品牌可以直接获取数据、运营商品和消费者,旗舰店和线下直营店都由品牌强控。
我认为,这主要得益于过去几年我们能力的积累和变迁,如今才有更大机会去做闪购。
提问:我们知道线上线下存在一些冲突,淘宝闪购在运营中如何帮助商家弥合这些矛盾,促进闪购业务或线上线下融合?
家洛:这是一个自上而下(top down)的事情,无法从底层谈起。这个业务必须与CEO层面沟通。前天我和VIVO中国区总裁聊天,他说,即使消费者在线上旗舰店购买VIVO手机,发货地是北京,他们也会将利润计入北京分公司,并将业绩纳入线下门店考核。这其实就是内部组织机制和考核机制的改革。有些品牌说线上线下肯定会冲突,冲突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当前的目标和组织机制不能有效融合。所以必须改变这一点,每个品牌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二
AI不卷低价和爆品
提问:我体验了你们的AI助手和AI万能搜,有个感受:AI是否能助力达成反低价内卷、反同质爆品的效果?
比如,我想买南红玛瑙,让AI推荐,它给我推荐了不同价格、等级的商品,既有适合小白的性价比款,也有高端收藏款。如果没有AI,作为小白我可能只会选最低价。
另一个感受是,用户对商品供给的了解比较有限。如果主动搜索,大概率会搜到标品。现在AI能洞察我的潜在需求,推荐更个性化、更符合我需求的商品,这其实就是反爆品逻辑。
家洛:确实有这种可能。我们理解一下为什么原有机制下容易产生爆品。以前大家找商品是靠搜索关键词,关键词反映的是描述的一致性,但无法洞察背后的真实需求。
比如我要买防晒霜,大家都会搜“防晒霜”,算法认为你们的需求是一样的,于是只能将卖得好的爆品优先推荐,以为这样更接近你的需求。
但AI能更深入地了解人的内心需求。你只要描述一些话,AI就能结合你过去的消费习惯和特征,分析出你真正的喜好。即使是同样的防晒需求,AI反而能推荐更多种类的商品。当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AI的本质是对人的洞察,从原来基于标品关键词的描述,转向更深度、更个性化的理解。
说远一点,你们可能也注意到了,现在有很多AI应用,大家都会下载,但作为普通用户,为什么用得不够多?AI To C应用最大的瓶颈是什么?无论哪家公司,问题在于用户提不出好问题。核心原因是用户没有将内心真实的想法充分传递给AI,AI无法深度洞察,也很难提供超越百科知识以外的内容。
对长期消费行为的分析,其实就是省去你用关键词表达需求的过程,而是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将你真正的需求告诉AI。这是一个大背景,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提问:今年天猫双11在AI方面有哪些投入和具体应用?这些应用对品牌商家的经营会带来哪些特别的价值?
家洛:我可以告诉大家,淘天不仅拥抱AI概念,更是在全面运营、全面参与、全面执行AI的组织。
我们的AI应用主要有两大方向。目前最大的应用在To B端,对商家提效非常有帮助。电商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因为它需要保障全流程的服务体验和效率,而AI可以帮助商家节约人力成本,效果非常明显。
第一,AI经营分析已全面超越人脑,无论是经营效率分析还是机会分析,都远超个人能力。对商家来说,这不仅意味着减少几个人力,更是帮助CEO、COO将经营能力提升一个大台阶。
第二是AI客服。客服不仅需要降低成本,更需要统一的高标准服务。如何确保一百个客服对产品知识的掌握完全一致?没有哪个CEO敢拍胸脯保证。但AI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当AI能解决80%的客服问题时,就意味着80%的客服需求达到了高标准,同时还节约了人力成本。
第三是素材生成。所有线上店铺都需要素材。
举个例子,假如我是一个家具品牌,研发了一款沙发,有四种颜色。为了展示效果,需要将每种颜色放在家中不同位置、不同场景中,再搭配不同模特,需要多少套图片?布置一个场景的成本极高。但现在,只需上传沙发的一两张平面图,AI就能在一秒钟内生成300张高质量图片,视觉效果和品质都非常出色。这些图片可用于店铺展示和广告投放,当3万人访问时,可以看到300张图,AI还能立即分析出其中效果最好的30张,淘汰其余270张。这一切都靠AI实现,是不可想象的生产力,具有颠覆性。
AI不仅是生产力工具,它改变了生产力,这非常重要。
To C端的应用也很多,但仍在摸索中,因为C端应用需要不断尝试才能找到消费者的刚需。而To B端的应用发展更快,机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