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霏(湖南师范大学)
10月17日晚,安徽一女子用AI工具生成了高度逼真的“流浪汉闯入家中”图片,发给在外聚餐的丈夫想测试其反应,没想到丈夫信以为真,当即报警求助。(10月21日 光明网)
妻子用AI生成“流浪汉闯入家中”的图片测试丈夫反应,丈夫惊慌报警;父母见到子女发来的“陌生人吃饭”画面,吓得紧急呼叫物业排查整栋楼……这场以技术为道具的情感测试在多地上演现实版《狼来了》的警情闹剧。
名为幽默背后隐藏着危险的逻辑错位:当私人玩笑侵入公共安全领域,便越过了边界。此种行为导致警力资源在虚假警情中浪费,警方提醒言犹在耳:“以此制造恐慌并引发警方出警,已属于浪费公共资源的行为。”
这类行为不仅已游走在违法边缘,还潜藏着更深的社会危机,看似无害的整蛊正在侵蚀社会信任的基石。当“狼来了”的戏码反复上演,不仅会麻痹亲密关系中的真诚反应,更有可能降低公共应急系统的敏锐性。也许在某个深夜,当真实的危险来临,那些被虚假整蛊透支了警觉性的人,或许真就成了受害者。
AI技术的普及让创意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与低门槛,但科技有时也是一柄双刃剑,既可能造福,也可能为祸。我们应该遵守法律秩序和道德准则,规范自身使用技术行为,才能驾驭人工智能。
【欢迎投稿】
长沙晚报时评征稿,论时事热点,评社会万象。激浊扬清,扶正祛邪。择优刊发。投稿邮箱:cswbpl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