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AI编程浪潮下的开发者文艺复兴
创始人
2025-10-30 19:15:30
0

一场技术的浪潮正以超乎预期的速度重塑着软件开发的全貌。近日,备受瞩目的“腾讯云黑客松冠军工坊”在深圳举行,活动邀请了腾讯云黑客松系列赛事的冠军团队亲临现场,为数百名开发者深度复盘了获奖作品的诞生之路。

这不仅是一场胜利者的经验分享,更是一次关于未来开发范式的集中预演。

参与本次工坊的团队包括:Agent应用创新挑战赛冠军“营小助”团队与“数学冒险王”作者、全栈开发挑战赛冠军AdventureX赛事腾讯云AI Coding赛道的冠军团队,以及混元3D创造力大赛评委会大奖得主。他们所倚仗的核心工具——Cloud Studio、CodeBuddy IDE、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混元3D模型及HAI高性能应用服务——成为了贯穿全场的焦点。

如果说过去的黑客松是“技术、创意、体力”的铁人三项,那么本届黑客松则清晰地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一个关键词被反复提及,它不再是遥远的愿景,而是开发者手中最锋利的工具——AI编程

从“一个人成为一家公司”的极限效率,到“零代码”的创意平权,再到“云端算力”解放硬件枷锁,我们在一线开发者的真实讲述中,窥见了AIGC时代下,开发者角色的深刻演进。

AI编程——从“助手”到“首席程序员”的范式革命

本次黑客松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AI编程工具在“全栈开发挑战赛”中的惊艳表现。AdventureX冠军团队和Agent赛道的资深开发者杨春鹏,为我们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但同样震撼的“AI编程”实践。

冠军团队:“我们用AI,把一个月的工作量压缩成了一周”

AdventureX赛事腾讯云AI Coding赛道的冠军团队,凭借其作品“私人AI穿搭管家”(MyWear)摘得桂冠。在分享中,他们直言不讳:没有AI编程,这个作品不可能在一周内诞生。

“传统开发流程下,一周时间,我们可能连原型稿都画不完。”团队成员坦言。面对极限的开发周期,他们采用了一种全新的“人机协同”模式。

最颠覆性的一幕发生在前端开发。团队中负责美术视觉的成员,此前并无深厚的代码背景。将团队敲定的设计稿和产品功能需求(PRD),用自然语言转化为“文本类的”描述,直接“丢给”了AI编程云端IDE CodeBuddy。

“AI能够快速地去帮我生成一套85分以上的一个前端的一个交互界面,”队员在分享时依旧难掩兴奋,“我再跟前端工程师去进行协作,这样就会大大地提升了以前的效率。”

这意味着AI不再是那个只能补全代码片段的‘小助手’,它已进化为能够独立承接PRD、搭建完整项目框架的‘高效执行者’。它重塑了团队的协作边界,让非技术背景成员也能深度参与到前端的实现中。

并且在整个开发流程中,CloudStudio 为开发者提供了高效、灵活、协作和创新的云端开发体验让四个人的团队中人与人的协作,人与AI协作更为灵活。

团队估算,云上的灵活协作与高效的AI编程工具,至少为他们节省了60%到70%的时间。

然而,比“快”更重要的是“新”。

AI编程彻底改变了团队的协作形态。团队成员补充道:“我们甚至可以在IDE中,直接去跟AI交流,立马进行文档的修改和一些脑暴。并且能把文档快速同步到Github上,开发的同学能快速获取上下文,极大减少了沟通的一些信息损耗。”

当AI接管了那些繁琐、重复的“脏活”(dirty work),开发者的价值在哪里?冠军团队的答案是:创意用户

“AI帮我们处理了‘脏活’,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去花在‘创意’和‘如何去做用户调研上’,”团队总结道,“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去做产品本身’。”

资深开发者的“AI工作流”:从“编码者”到“提示词工程师”

如果说AdventureX的冠军团队展示了AI编程在极限冲刺中的爆发力,那么拥有年开发经验的杨春鹏,则向我们展示了AI编程在日常工作流中的“降本增效”。

杨春鹏是腾讯云黑客松AI Coding全栈开发挑战赛微信小程序赛道的参赛者,他对腾讯云代码助手CodeBuddy IDE的运用心得,引发了全场专业开发者的共鸣。

“自从用了CodeBuddy之后,我这个想加班都很难。”杨春鹏的玩笑话背后,是实打实的效率提升。他分享了两个案例:

1.代码优化:他曾将一个500-600行的代码文件交给AI,需求是“在保留核心功能的前提下进行优化”。AI最终“给我修复到大约是300行左右”,并且运行效率更高。

2.项目压缩:他开发的“简易助手”小程序,如果按传统开发,“至少要3-4个月才能完成,5个月后上架。” 但通过腾讯云代码助手,“我当时的开发周期可能是在15天左右。”

更令人深思的是,他在这15天里的角色转变。杨春鹏发现,他花费时间最长的,反而是“注重于我的这个产品的核心功能以及它的提示词”。

这一刻,他的身份发生了微妙的偏移——从一个开发工程师,转向了一个AI架构师和提示词工程师。他不再是逐行编写实现,而是用自然语言定义需求、编排AI工作流。

当然,他也强调AI编程并非“银弹”。“AI生成肯定是会有出现错误”,他分享了自己的“人机协同”技巧:“开发完成一个阶段之后,一定要给它及时地提交Git”,以及“为了防止AI的幻觉,在提完一个问题后,要建一个新的会话出口,进行一个新的提问”。

这恰恰是AI编程最有价值的启示:它不是要“取代”开发者,而是迫使开发者站到更高的维度,从“写代码”转向“管代码”,从“实现”转向“设计”。

智能体开发——“零代码”与“高复用”的AI普惠之路

如果说AI编程是专业开发者的“涡轮增压”,那么智能体(Agent)开发平台,则更像一场“AI平权”运动。Agent应用创新挑战赛的两位冠军,恰好代表了这场运动的两个方向:专业开发者的“高复用”与普通人的“零代码”。

廖代云:一个10岁孩子父亲的“零代码”开发实践

“数学冒险王”的作者廖代云的分享,可能是全场最“破圈”的一个。

“我先说一下,我们是没有开发背景的。”廖代云开门见山。他唯一的身份,是一位10岁(五年级)孩子的父亲。他的创作动机简单而纯粹:“孩子五年级的数学题已经超出我们的辅导能力的范围”。

他想做一款工具,既能辅导孩子,又不像传统刷题软件那样枯燥。凭借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他做到了。

“这个平台最大的收获,是提供了能够快速验证想法的这么一个机会,”廖代云感慨道,“它赋予我们这个类似于开发人员的这样的能力。”

他所搭建的“数学冒险王”,是一个集成了故事返回、交互式页面和学习报告的“立体辅导体系”。而实现这一切,他只花了一天多的时间。

他的调试,也极具AIGC特色。他遇到的最大挑战是:“AI生成的东西它是相对比较随机的”。如何保证AI每次生成的游戏化答题页面,都能达到80%以上的高可用和功能完整?

“这个过程其实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去解决,大概有一个下午的时间不断地调试。” 廖代云的经历,生动地诠释了AIGC时代一种全新的“开发者素养”:开发者关注的焦点从“代码正确性”转向了“AI输出可靠性”。

柴林政:B2B场景下,专业开发者的“高复用”架构

与廖代云的“零代码”创意迸发不同,“营小助”的作者柴林政,则代表了专业开发者如何利用Agent平台,解决复杂的B2B(企业级)场景。

“B2B场景比B2C更复杂,它涉及企业专业知识、高并发和高容错要求。”柴林政分析道。B2B的业务逻辑往往是固定的、深度的,而非B2C的灵活闲聊。

面对这种“重型”需求,Agent平台提供了“标准模式”工作流。柴林政将其比喻为“将一个综合性的大场景给拆分成不同的子任务”。

他分享了项目中“最有成就感”的一个功能:“营销推荐电话套餐”。这个看似简单的需求,背后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作流:

2.RAG检索:查询用户画像(行为特征、偏好)。

3.知识库匹配:结合知识库中的套餐,推荐最匹配的。

4.内容生成:生成话术(例如:比你之前的便宜、流量多了多少)。

5.多轮对话:用户可能不满意(嫌贵),Agent需要理解并进行“工作流的一个跳转”,返回上一步重新推荐。

在过去,实现这个流程需要一个庞大的开发团队。而现在,柴林政通过调用平台提供的RAG、文档解析等“原子能力”,以搭积木的方式完成了这个高复用的复杂架构。

“我觉得(平台)应该是完全可以支持(行业场景的)。”柴林政的自信,源于平台将复杂的AI能力“服务化”,让开发者可以专注于业务逻辑的编排。

HAI高性能服务——云端算力,解放AIGC的硬件枷锁

在AI编程和智能体开发重塑“软件”的同时,AIGC的另一极——内容创作,也正被“硬件”的革命所推动。

混元3D创造力大赛评委会大奖得主王辰飞,是一位前后端开发者。他对3D建模的全部认知,来自于“之前想尝试,但学习成本太高,太花时间了,我就放弃了”。

是混元3D大模型和腾讯云HAI(高性能应用服务),让他这位3D“门外汉”得以在2分钟内生成一个完整的3D模型。

“生成这个形状一般就是40秒左右,然后生成它的纹理还有贴图,大概一分多钟一点,总共两分钟就做成了。”王辰飞的分享,让AIGC的效率变得具体可感。

而支撑这种“即时创意”的,正是HAI提供的强大云端算力。

“最主要还是因为它是一个高可用的服务器,在线上运行,那我就不用在本地再部署大模型了。”王辰飞一语道破了HAI的核心价值。他坦言,如果用自己的3060显卡在本地跑,“渲染的效果都不太好”。

“用线上的话,可能随便找一台电脑它都能跑,没什么要求。”

这句“随便找一台电脑”,正是HAI(高性能应用服务)之于AIGC的意义所在。它将昂贵、稀缺的AI算力以云服务的方式“即开即用”,彻底拆除了创意的硬件门槛。这与智能体平台拆除‘应用开发’的门槛,构成了AIGC时代普惠化的两条主线。

当算力不再是瓶颈,开发者的角色也随之改变。王辰飞的工作不再是传统3D建模师那样“雕刻”细节,而是更像一个“创意总监”或“策展人”。

他分享了一个“AI带来的惊喜”:他本想做一个普通的“雪王”,但AI生成了一个脸部“有点诡异了”的版本,“我觉得这个是挺好的,不用处理……比原来的可能更好一点。”

AI不再是一个被动执行的工具,而是一个能提供“意外之喜”的创意伙伴。

当然,AI也会“犯错”。

王辰飞的工作流也则会根据AI的特点进行调整“调节一下参数在素材方面重新调整我上传的图片素材。”

不写一行代码,不碰一个多边形,通过调参和优化输入(素材),在2分钟内迭代出一个新模型。这便是HAI与AI模型结合,赋予开发者的全新创造力。

结语:开发者的“新文艺复兴”

一场冠军工坊,三条不同的赛道,却共同指向了一个清晰的未来:开发者的角色正在被重塑。

以AdventureX的冠军团队和杨春鹏为代表的“AI程序员”,正从代码的生产者变为管理者和需求定义者。AI编程正在释放他们前所未有的效率,让他们得以回归产品与创意的核心。

以廖代云和柴林政为代表的“AI架构师”,正利用智能体平台,将复杂的AI能力封装、编排。他们中既有“零代码”的平民英雄,也有“高复用”的B2B专家,共同推动着AI应用的爆发。

以王辰飞为代表的“AI创意家”,正借助HAI等高性能算力服务,摆脱硬件的束缚,在AIGC的广阔天地中“即时创造”。

AI编程浪潮之下,开发者的价值非但没有降低,反而在向着更高维度的“创造力”跃迁。这或许不是一场“工业革命”,而是一场属于开发者的“文艺复兴”。

相关内容

黄冈中学来了位“AI助教”...
近日,湖北省黄冈中学里,出现了这样一幕:学生们兴致勃勃地体验着一款...
2025-10-30 22:17:03
特写:AI编程浪潮下的开发...
一场技术的浪潮正以超乎预期的速度重塑着软件开发的全貌。近日,备受瞩...
2025-10-30 19:15:30
青春红岩|青年科技先锋攻坚...
中新网重庆新闻10月30日电 (李雪)当AI技术遇上传统农业,当“...
2025-10-30 18:45:02
原创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很多的产品,中国市场规模全球第一,比如手...
2025-10-30 13:44:26
苹果宣布macOS系统更新...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0月30日消息,据科技媒体9to5Mac报...
2025-10-30 11:44:13
AI让生态更聪明:Code...
写在前面 在软件开发领域,人工智能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整个行业。开发...
2025-10-30 09:15:20

热门资讯

原创 2... #春日生活好物种草季#近年来,笔记本电脑市场迎来技术爆发期,尤其在手机厂商跨界入局后,轻薄本在性能、...
AMD锐龙AI 9 HX 37... 2024年6月3日,AMD正式发布全新的锐龙AI 300系列处理器。该系列处理器一经发布就引发大家的...
5个AI模特生成软件推荐 当前AI模特生成软件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以下是几款备受推崇的工具: 触站AI:强烈推荐!...
骁龙本这么猛?联想YOGA A...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一部手机可以解决出镜拍摄问题,而商务出差、大量码字、图像处理等需求用笔记本则...
2023年CentOS与Ubu... CentOS与Ubuntu的市场格局与技术特性探讨 在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CentOS与Ubuntu...
苹果macOS 15.1:允许... 苹果公司在其最新的macOS 15.1版本中,推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新功能——允许用户将Mac App...
原创 苹... 前言 IQUNIX在做好看的桌面产品上,一直都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早期和苹果产品的设计风格...
原创 华... 想在竞争残酷的市场中发力,必须要带来一些激进的卖点,但是随着功能特性的提升,硬件也必须要进行给力才可...
原创 华... 在2024年这个被誉为"AI元年"的关键时刻,随着生成式AI的流行,各家手机厂商都在积极备战AI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