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0日,OpenAI发布最新前瞻报告,预测人工智能将在2028年前实现多项重大科学发现,尽管当下系统仍存在“严重弱点”。
OpenAI在声明中坦言,当前公众对AI的认知仍停留在“聊天机器人与搜索增强”阶段,但现实已远超这一范畴:
“我们现在拥有的系统,已经能够在某些最具挑战性的智力竞赛中,超越最聪明的人类。虽然AI仍有缺陷,但它更像是‘离AI研究员还有20%的距离’,而非‘刚走到20%的路程’。”
该公司预计,从2026年起,AI将在医疗、教育和科学等领域率先实现“微型发现”,并逐步向原创科研成果迈进。然而,OpenAI同时警告称,“超级智能系统的风险可能具有灾难性”,任何人都不应在缺乏可控性和稳健对齐机制的情况下部署此类系统。
即便如此,OpenAI仍认为AI的快速进步不会让社会生活剧烈波动。
“虽然我们预期未来几年AI能力将迅速提升,但日常生活仍会感觉意外地平静。”
公司同时指出,AI可能带来“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但经济转型将异常艰难。
OpenAI还呼吁建立跨实验室的AI安全标准与共识机制。
“就像人类为建筑设立防火标准一样,我们也应制定AI控制的安全规范。”
公司提出,应借鉴网络安全领域的经验,构建完整的“AI韧性生态体系”:包括标准、监控系统、紧急响应机制等。
“互联网的风险从未被消除,但我们通过制度和技术将其降至可接受范围,这正是AI未来应走的道路。”
OpenAI的这份声明,既像是未来预言,也像是告白书。它在炫耀AI的潜力,同时又害怕自己创造的东西:离“突破”只差一步,离“失控”也只差一步。(转载自:AI普瑞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