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用户规模达6.62亿,首次超越电影票房。”——这是11月8日《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发布的权威数据。
数据来源: 艾媒咨询、拓普数据
数据来源: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
就在人们为短剧的异军突起猛进高歌感到惊诧的时候,短剧的另一个变种,一个成本更低廉,制作更简单的轻量级迭代产品“漫剧”,已经从互联网的彼端悄然兴起,无声侵袭。当大多数人刚刚知晓这个名词的时候,“漫剧”已经成为了行业新趋势,包括“爱优腾”、抖音、快手、B站、多视频在内的平台都在发力。
数据来源:巨量引擎
巨量引擎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动漫短剧的观看人次突破20 亿,付费规模达到 2600 万,且第4季度相比第 3 季度“看播”环比提升 1234%,收入增长率高达 204%。
“漫剧”是什么?
所谓“漫剧”是“动漫短剧”的简称,而“动漫短剧”相对于“真人短剧”,指的是没有真人演员出演的,以动漫为主要内容形态,搭配台词、脚本、配音、配乐以实现“漫画视频化”的漫画短剧。而其实这种漫画短剧一直就存在,在二次元爱好者的小众圈层早有受众,却为什么在2025年迎来了一次大爆发呢?因为就在2025年,制约漫剧发展态势的两个瓶颈,内容和技术,全部得到了攻克。
首先各平台的海量内容IP,使得漫剧的发展有了土壤,其次就是AI带来的技术突破,进一步释放了漫剧的商业价值与产能。AI技术今年的发展突飞猛进。国外以Sora2为代表、国内以字节跳动的即梦和快手的可灵为代表,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有了IP的供给,有了趁手的工具,于是漫剧如今已势不可挡,在2025年上半年累计上线3000部,复合增长率高达83%。
数据来源:巨量引擎
一言以蔽之,漫剧不需要真人出演,不赖于实景拍摄,甚至不用抠图无需绿幕,只要有故事脚本,再加上AI工具,就可以生成一部看点兼备元素齐全的漫剧。据说改编自知乎盐言故事IP的漫剧《明日周一》,通过AI工具的加持,在团队仅有10人的条件下,45天内完成了50集的内容制作,上线5天播放量突破500万,创下了无流量扶持单平台的最快纪录,目前,抖音播放量已突破一千万
改编自知乎盐言故事IP的漫剧《明日周一》
短剧新战场:大厂强势抢滩 巨头提前布局
字节布局漫剧,红果推出全漫剧APP:红果免费漫剧
既然是“风口”,必然就是“战场”,如今的漫剧,就犹如两年前的微短剧,处于行业爆发前夕,所以太多人在这个时候无法置身事外,只能躬身入局。在产业上游,阅文、知乎、七猫这些手握IP版权的公司,成为漫剧的内容供应商,一个分工明确又不断变动的漫剧产业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在平台方,抖音、红果、快手、B站等平台方,通过各种扶持政策和流量倾斜,大力推动漫剧发展。
图片来源抖音集团短剧版权中心发布《成品漫剧业务合作指引》
而在制作端,很多“卷”真人短剧“卷”不动的公司团队开始转向AI漫剧,毕竟制作成本更低廉,生产流程更简便,而且相比真人短剧,漫剧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试错成本更低。凭借AI的技术优势和IP海量内容,通过走量可以跑出来合理的商业模式和有竞争力的作品。这远比前期剧本创作中期团队拍摄后期影像制作最一两个月月才能上线的真人短剧,要简单得多。
AI真能包办快乐吗?漫剧真能抵达内心吗?
真人短剧“卷”到今天,“卷”出了很多问题,比如首先,竞争激烈,成本增加,赚钱更难。2025年春节档短剧制作成本提升至80—100万,而此前50万元左右是行业平均水平,水涨船高的演员费用也是例证。其次,模式改变,爆款难出,红果APP的出现改变了市场,以往几百块钱才能看完的小程序短剧,如今用户免费就可以看完,充值破千万、破亿的短剧几乎成为历史。制作方如何在成本把控之后,还能在免费模式下做到盈利,这也是一种考验。所以“漫剧”作为一种替代品应运而生,但是漫剧本身的生产流程就更加模式化,更加流水线,所以漫剧在内容上的雷同、画风上的近似,以及技术上的局限,同样也是这个产品的致命伤。
红果漫剧类榜单,似曾相识的题材和画风
故事相似、桥段一致、画风高度雷同是很多网友在观看了若干漫剧之后的一致观感,所谓AI 技术在生成画面和人物时也有“审美上限”。在题材限定的情况下,各家公司的都会使用市面上通用的 AI 工具,难免就会造成画面、人物形象、画风的相似。这样的话,想必观众更快就会进入审美疲劳。所以说,题材的拓宽,内容的升级,画面的打磨,可能是漫剧将来“内卷”的主要方向。
然而眼看这一窝蜂似的行业耸动,我们不免又会生出疑问:AI真的包办我们所有的快乐吗?从长剧到短剧,再到如今的漫剧,眼看着人们从手机里获得的快乐越来越“预制”,越来越“便宜”。追求“强爽感”强调“快节奏”的漫剧产品,当然能给与网友最即时的满足,但是我们的精神追求就仅止于此了吗?
很显然,技术并不能回答所有的问题,资本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