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重塑算力格局的今天,一场操作系统的深层变革正在悄然发生。2025年11月14日,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成功举办。这场盛会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孵化的开源欧拉(openEuler)社区牵头,联合数十家产业伙伴共同举办。社区不仅交出了一份六年开源的成绩单,更正式开启了面向AI与超节点时代的“新五年计划”。
AI驱动,迈向“超节点操作系统”新纪元
“今年不会重点强调市场份额。”开放原子开源欧拉委员会主席熊伟在接受包括《钉科技》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openEuler的发展在今年产生了新的节点。”
这一“节点”,正是从“量”到“质”的战略转向,核心驱动力是AI。
图:开放原子开源欧拉委员会主席 熊伟发表主题演讲
过去五年是“立根铸魂”,openEuler解决了中国操作系统“有和无”的问题,实现了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5%的绝对领先。下一步,它的目标是从“跟随”走向“引领”。
“今年是下一个五年周期的开局之年,在技术上一定是全面拥抱AI,这是今年最大的投入。”熊伟强调。社区数据显示,近期在社区里孵化的25个开源项目中,22个与AI相关。
这一战略的具象化成果,是大会发布的 openEuler 24.03 LTS SP3——全球首个面向“超节点”的操作系统。
何为超节点?随着大模型运算需求爆发,传统服务器集群在算力效率上已显疲态。超节点通过“内存统一编址”、“异构算力低时延通信”和“全局资源池化”等关键技术,将多个计算节点深度融合,形成更高效率的算力单元。
华为公司董事、ICT BG CEO杨超斌在大会上指出:“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各行各业,传统服务器集群无法有效满足算力不断增长的诉求。”华为已向openEuler社区贡献支持超节点的操作系统插件代码,并开放灵衢互联协议2.0,支持产业伙伴打造基于灵衢的超节点。
在技术落地层面,openEuler提供了Intelligence BooM全栈开源AI解决方案,支持50+模型微调,异构协同推理效率提升10%–30%,并已在宝德、华鲲振宇等伙伴实现商用。
“我们最重要首先要在openEuler社区里面把整个AI栈先做全。”熊伟表示,“除了把软件栈做全,真的要把性能调优,以及相关的开箱即用的能力争取做到极致,这样才能真正普及大模型的应用。”
生态共筑:商业底色下的全球化破局
技术突破之外,生态扩张是openEuler应对全球竞争的另一支柱。
“openEuler出海一定不是独立的出海,”熊伟在谈及全球化战略时指出,“这是中国产业的‘二次出海’。”
他解释道,第一次出海是中国产品嵌入西方体系,而“二次出海”是体系化出海。“随着地缘政治的影响,再做一个设备或者单独的软件,和西方某个公司去适配,现在变成不可能,至少很难。这就要求我们再次出海,真正体系化地出海。”
这一判断与openEuler的生态进展相互印证。今年,AMD、浪潮云、神州数码新增成为社区捐赠人。至此,Intel、Arm、AMD三大芯片巨头首次齐聚同一中国开源社区,标志着全球产业对openEuler技术路线的认可。
在全球化伙伴方面,凝思软件、中软国际、Wind River等成为开源欧拉社区首批全球化先锋伙伴。同时,社区与Zephyr嵌入式技术基金会、Linux Foundation AI&Data基金会达成深度技术合作,累计与15家全球开源组织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面对与其他操作系统的竞争,openEuler选择了独特的“泛欧拉模式”。
“希望我们的竞争力能够被其它社区或者其它项目吸收过去,”熊伟向《钉科技》这样阐述道,“可以把整个社区拿过去做商业版本,也可以分步把一些关键的东西拿过去。都拿去以后,你的长相跟我类似,这也是openEuler。”
这种开放心态背后,是openEuler对开源本质的深刻理解。“未来的发展战略来讲,全球范围内还是推广泛欧拉模式,不要求全须全尾全部用openEuler的东西,这是我们总体的战略。” 熊伟表示。
在商业模式上,openEuler强调商业闭环、商业底色 ,形成了OSV厂商、OESP服务商伙伴、自用版等全方位的商业支持体系。
从补课式追赶到AI时代的引领尝试,从中国市场份额领先到全球体系化出海,openEuler正处在一个关键转折点。它面临的不仅是技术竞赛,更是生态构建、商业模式与全球协作的综合考验。在AI重构算力基础设斆的浪潮中,这个源自中国的开源操作系统社区,正试图为世界提供“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