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11月22日消息(记者魏晋雪 见习记者徐倩影)11月22日,2025年甘肃省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峰会在兰州大学开幕。国内300余名院士专家、业界精英齐聚金城,围绕AI大模型应用、低空经济、算力网络建设等前沿议题展开研讨,为激活甘肃数字产业动能、助推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AIGC专委会、低空经济专委会揭牌仪式(央广网见习记者徐倩影 摄)
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打造人才与产业高地
峰会现场,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在致辞中表示,学校组建人工智能学院、西部算力技术研究院,打造超算中心等创新载体,构建起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的全链条创新。在开源操作系统、藏医药大模型、工业智能控制等领域取得突破,推动科研创新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学校还积极对接与金川集团、酒钢集团等共建AI开源实验室,联合成立数据标注中心,培养契合区域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马小洁表示,期待各方在前沿算法、大模型应用、算力网络等关键领域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他强调,要在人才培养上厚植沃土,推动教育、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创新育人模式,培育和汇聚具备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具有实践能力的人工智能领军人才、高水平团队及后备人才,构筑支撑产业未来的人才高地。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贠建民表示,甘肃在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石油化工等领域优势明显,在低空经济、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新赛道加速崛起,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无限可能。他希望产学研用各方面以协同之力抢抓时代机遇,将科技创新置于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积极发挥电力优势、战略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深耕人工智能+场景培育,加快赋能千行百业,厚植新质生产力沃土,为甘肃高质量发展装上人工智能的澎湃引擎。
2025年甘肃省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峰会现场(央广网见习记者徐倩影 摄)
专家建言:把握区域优势,走特色发展道路
甘肃省人工智能学会会长周庆国在采访中表示,峰会核心目的是将国内AI领域最新技术向企业和大众进行传播,协会的成立,是希望用人工智能技术破解产业发展中的“真问题”。
周庆国说:“人工智能核心在于算力、算法和数据三大要素。虽然甘肃在人才总量上不占优,但可以聚焦特色产业打造行业标杆。以金川集团为例,甘肃的镍冶炼技术国际领先,如果能开发出专用的镍冶炼大模型,将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竞争力。”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夏虞斌现场分享了《智能终端Agent操作系统》。他在采访中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操作系统的整个定义从内涵到外在表现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外,针对甘肃省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夏虞斌说:“甘肃作为‘东数西算’国家枢纽节点,有丰富的绿色清洁能源,有以兰州大学为代表的高校人才储备。他建议甘肃应走差异化发展道路,聚焦智慧城市、医疗等具有本地产业基础的优势领域,推动AI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新从网络安全角度剖析了AI时代的安全挑战与发展机遇。他形象地将人工智能比作“双刃剑”,“攻击者正利用AI研发更先进的‘武器’并实施攻击,而防御端也必须大量引入AI技术进行对抗。我们以AI对抗AI,用‘魔法打败魔法’。”
现场交流(央广网见习记者徐倩影 摄)
成果丰硕:揭榜挂帅推动产业协同
本次峰会期间还举行了产业科技创新揭榜挂帅重点任务揭榜签约仪式,揭榜单位兰州大学与项目需求单位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签署合作协议,签约项目涵盖核工业智能巡检、稀土数字孪生等领域。AIGC、低空经济专委会正式授牌,甘肃省人工智能学会聘任140位专家学者、企业家组成甘肃省人工智能领域首批专家智库。
据介绍,甘肃省人工智能学会成立一年多,会员人数发展到1068人,单位会员50余家,组建了覆盖高校、院所、企业的多层次人才网络。学会推动筹建AIGC专委会、低空经济专委会,组建了人工智能专家智库。学会面向甘肃省政府、省科协、省工信厅等政企事业单位开展人工智能科普赋能活动38场,服务覆盖超5万人次。推举多项人工智能成果获甘肃省工信厅揭榜挂帅重点任务立项。
本次峰会以“创新驱动 智引未来”为主题,由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兰州大学主办,甘肃省人工智能学会等多家单位承办。另外,本次峰会还举办AIGC产业创新发展、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工业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三个分论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