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艺术打破了创作者与艺术作品的界限,唤醒了人们的智慧,可以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并培养自主观察、自主模仿和共同关注的能力,还有助于解决教育资源的匮乏问题。”在8月11举办的一场论坛上,杭州师范大学艺游学研究院院长胡俊如是说。
科技美育领域专家胡俊进行主旨分享
这场论坛是由vivo主办,主题为“以科技助力美育浸润”的科技美育议题论坛,旨在探讨如何利用科技力量助力美育浸润政策落实。多位专家学者、公益项目代表受邀上台进行观点和案例分享。
“美育”并不是单纯的美术教育,而是一种通过美学的教育方式,激发孩子们对生活和世界的感知与热爱,培养他们勇敢面对挑战、享受生活、创造美好的能力。而从科技产业角度出发的“科技美育”,则由vivo首倡并不断探索实践。
去年年末,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提出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西南大学美育研究院院长赵伶俐教授在分享环节指出,该通知反映了社会各界对美育的定位,科技美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在当下互联网、AI快速发展的时代,美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胡俊指出,应当利用AI时代的美育行动来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科技与美育的深度融合与发展。
而对于科技美育的实际应用,西南大学美育研究院智能化美育实验室副主任张颜认为,科学美激发着人们的科学审美想象、直觉与灵感,引导着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美育智慧教育的探索也有着宝贵的推广价值。
vivo公共关系部总经理徐彦春表示,vivo致力于利用科技的力量推动中国美育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并通过提供好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为用户的生活创造愉悦体验,更希望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美育事业并参与其中。
“童画未来”科技美育夏令营师生参观vivo工业园
论坛举办当天,vivo“童画未来”科技美育夏令营也成功闭营。今年8月,来自云南、江西、甘肃等地的六所小学多名师生在vivo园区以及广州等地参与,活动激发了学生们对科技创新与艺术创作的浓厚兴趣,培养创造力、想象力。而在前几个月,vivo还携手公益伙伴共赴四省六县,已带给孩子们七场关于设计、影像的美育在地营实践。
南方+记者了解到,在推进“童画未来美育计划”的过程中,vivo通过“美育课程、美育生态、美育实践”的策略推动美育行动落地,打造乡村美育共享平台和生态,并深度挖掘自身影像、AI、设计等科技领域的美育资源,用以前沿产品和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活化美育内容,让艺术文化更容易被理解和再创造,也让孩子们的课堂体验与多维感官得到更多样的延伸。
南方+记者 葛政涵
【作者】 葛政涵
南方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