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没有戴头盔的,把安全头盔戴起。”
8月13日上午9时许,一名没有戴安全头盔的男子驾驶摩托车经过内江市东兴区K09县道一路口时,路口处的“电子劝导员”立即发出“戴安全头盔”语音警告。
近年来,内江公安交警依托辖区乡镇“交管办”,对农村地区三轮车及重点驾驶人建立了“一车一档”“一人一档”,发动农村劝导员建立村级微信群、签订承诺书,逢红白喜事、节假日点对点开展宣传警示。但全市农村交警中队警力少、管理面宽,交管办人员少、手段少,现实问题客观存在,亟待通过借助新质生产力赋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路边的“电子劝导员”
今年4月,内江公安交警积极探索,运用信息技术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在农村地区部分重点路口、路段部署试点“电子劝导员”,“电子劝导员”启用后,前端通过电子监控设备自动检测交通违法行为并即时发出语音警告,后端则与车辆和驾驶人数据库相连,精准识别高风险车辆。
据介绍,此次内江拟试点安装“电子劝导员”176套,目前已完成64套安装,剩余的预计本月底建设完成,年底前力争每个行政村安装一套电子劝导员设备。记者了解到,当前建成并启用的“电子劝导员”已录入2万余条两轮车、三轮车基础信息和2.8万余名驾驶人信息,据统计,上个月全市“电子劝导员”语音劝导13575人,精准锁定2797名违法行为人。
“电子劝导员”抓拍的交通违法行为
除了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劝导抓拍以外,“电子劝导员”还能将抓拍的违法图片进行推送并生成事件工单,农村“交管办”工作人员可据此上门对违法驾驶人教育劝导,对多次劝导依然不改的,交警部门可依法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电子劝导员”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与现场劝导、精确执法模式,为农村交通安全管理运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实现了“大数据+实地巡查”的高效结合,直击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治理的痛点,为切实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内江公安交警还将积极推动公安边界系统建设,争取实现“电子劝导员”与公安人脸识别系统、视频专网等对接,对违法行为进行智能预警和精准打击,全面营造“路畅人安”道路交通出行环境。
文图丨付垚霖
编辑丨邵雪洋、黄小梅
责编丨黄国贤
审核丨曾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