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正当时
复旦学子穿上迷彩服
豪迈的旋律奏响热血篇章
打造属于自己的
军训“独家记忆”
2024年的复旦军训
有啥不一样?
一起来瞧瞧吧↓
在复旦大学正大体育馆,
同学们陆续进行了
“AI上大国军事重器”科目体验,
通过虚拟仿真系统参观航母“辽宁舰”。
全方位360度沉浸式浏览体验,
令不少同学直呼“还不够过瘾”。
此外,今年军训
引入爱国主义思政大课,
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
音乐总监于海
为参训学生讲述国歌的故事,
特别设置“实弹射击”。
“AI上大国军事重器”
科目体验
“AI上大国军事重器”科目体验项目
以VR体验为核心,
通过最大限度还原现实场景
及炮弹和武器,
同学们在虚拟现实中
获得真实驾驶员的感觉
和掌握操作飞机的方法。
同学们操持手柄,
拖动船只放置在沙盘上,
自由组建专属航母舰队。
外观浏览模块中,
同学们以第一视角走近“辽宁舰”,
直观了解“辽宁舰”外观特征、
结构组成、工作原理。
“允许起飞,请按动手柄启动喷射。”
一架架舰载机从头顶呼啸而过,
抬头仰望,只见它迅速爬升。
同学们化身为飞行员,
与战机一同翱翔天际,
感受着速度与激情的碰撞,
仿佛身临其境。
“AI技术是如何与大国军事重器
相关联的,
如何将AI应用到虚拟现实技术?”
带着这样的疑问,
2023级微电子学院本科生董子境
进行了沉浸式国防教育探索体验。
借助虚拟现实技术
亲身体验航母舰队的驾驶,
感受到国家的不断发展。
同样首次“登上”航母的还有
2023级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本科生王佳琦。
作为人工智能专业学生,
王佳琦表示,
“未来将会从事构建大模型的相关工作,
这次体验启示我通过专业知识
将VR技术打磨得更加专业,
开辟新的应用场景,
更好展示我国科技和军事实力。”
爱国主义教育大课:
最爱我们的国歌
军训期间,
于海以“最爱我们的国歌”为题,
讲述国歌诞生背后的故事
以及创作的艰辛历程,
分享了多年指挥国歌演奏以及
坚持10年推动国歌立法的经历。
“国歌是什么?”
于海抛出关键问题,并指出,
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
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音乐经典。
《义勇军进行曲》缘何成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在抗日战争期间,
由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
随电影《风云儿女》风靡全国。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第一届全体会议
一致通过在正式国歌确定之前,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2004年3月,《义勇军进行曲》
被正式确定为国歌并写入宪法。
“要加强国歌的宣传力度,
维护国歌权威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于海向同学们讲述了
国歌法的重要内容,
包括要维护国歌的尊严,
规范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等。
“10年、20年、30年后,
我相信你们一定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在不同的岗位上担任重要角色,
希望大家像国歌歌词所写的那样,
铸成我们新的长城。
长城是需要一块砖、一块砖而砌成,
希望复旦的同学们
都能成为祖国长城中的一块好砖,
为中华民族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最后,于海为同学们
带来一份特别的礼物——
现场指挥复旦附中管乐团奏国歌,
全体参训学生齐唱国歌。
军训还有哪些亮点?
队列训练、急救培训、实弹射击
来看看复旦学子的
英姿风采
来源: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