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熊英英
如果说2023年是大模型发展的元年,2024年则可以说是AI应用元年,各种终端应用“百花齐放”。
有公司在为AI技术持续烧钱,也有的已提前享受到AI带来的红利。日前,港股上市的美图公司发布财报显示,得益于生成式AI提升产品效果,持续驱动用户付费,公司上半年经调整后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80.3%。
随着A股上市公司2024年半年报收官,记者注意到,不少公司也在此轮AI淘金热中迎来业绩增长。
AI算力需求猛增
多家通信、电子企业净利润大涨
整体来看,通信、电子行业企业受益最为明显。例如,做PCB(印刷电路板)的沪电股份,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41亿元,同比增长131.59%。
沪电股份在半年报中表示,人工智能和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需要更复杂、更高性能、更高层和高密度互连(HDI)的PCB产品,以支持其复杂的计算和数据处理需求,为PCB市场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上半年,受益于人工智能和网络基础设施的强劲需求,沪电股份通讯市场板实现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其中AI服务器和HPC相关PCB产品占公司企业通讯市场板营业收入的比重从上一年的约21.13%增长至约31.48%。
此外,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带动算力需求大爆发,也刺激了光模块在内的通讯产品需求增长。
天孚通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6.54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7.20%。公司称,报告期业绩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人工智能 AI 技术的发展和算力需求的增加,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带动对高速光器件产品需求的持续稳定增长,推动公司有源和无源产品线业绩增长。
算力运营服务提供商并行科技也在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其半年报中表示,随着算力服务需求在应用各场景下的不断渗透,算力行业将收获稳健的市场发展机会。
AI+消费电子带动销量增长
但大模型仍然在烧钱
诸多消费电子企业也看准时机,纷纷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终端升级,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探索落地。
春秋电子主营业务为笔记本电脑及其他电子消费品提供结构件模组及相关精密模具,主要客户包括联想、三星电子、惠普、戴尔等国际知名大型企业。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678.21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公司将上半年业绩增长归因为“在AIPC端与客户紧密配合,加大研发和生产力度,随着各家笔记本品牌的AIPC品类不断推进上市销售,AIPC带来的换机需求和新增需求,给公司业绩增长带来支撑。”
根据汉王科技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电纸本产品全线搭载大模型技术,多款配备语音转写功能的 AI 电纸办公本新品上市销售,带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4%。
此外,科大讯飞也在半年报中提到,随着“讯飞星火”大模型的不断迭代,智能办公本、智能录音笔等智能硬件产品的AI功能不断升级,实现办公效率的进一步提升。618全周期内,智能办公本、翻译机、录音笔系列 GMV(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43%。
然而,消费者业务的增长尚不足以填补在AI大模型上的巨大投入。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8月22日的业绩说明会上透露,上半年公司围绕大模型相关的总投入超过13亿。受此影响,公司净利润亏损4.7亿元。
中银证券研报指出,当前,包括AIPC、AI手机、AI眼镜等在内的AI端侧产品落地正在加速,三季度有望迎来密集催化,产业链具备较高配置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