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0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当前,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格局深刻重塑,中国企业掀起了新一轮“出海潮”,拓展海外市场成为许多中国企业寻求新增长曲线的共识。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出海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9月9日,财新智库、中国ESG30人论坛发布《2024中国企业“新出海”专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首次提出“新出海红利”概念,并系统探究ESG与AI等数字技术对于中国企业打造全球化企业的支撑作用。
《报告》重点关注了“新出海”浪潮之下具有样本意义的企业出海形式,即:全球化链主深度出海、“新三样”及相关的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出海、产业链配套出海、“一带一路”出海等,并遴选典型企业作为样本案例,全面展示多元化新出海路径。联想集团、吉利汽车集团、沃太能源、光大同创等企业案例入选。
《报告》:ESG 与AI成为“新出海”两大支柱
《报告》指出,“新出海”是中国企业为应对全球经贸格局变化带来的内外环境冲击,同时充分利用过去几十年积累的技术、能力和管理经验等优势,主动求变并向外开拓,输出中国能力的潮流。
《报告》认为,当下出海已成为践行“效率红利”的一个典型场景和热门领域,企业从全产业链、数字技术、本地化等多个维度探索“新出海红利”,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中国企业基于更广阔的全球视野和更高的标准要求,利用中国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数字化能力、人才红利、创新商业模式等,实现从短期贸易转到长期投资、技术输出、工业能力以及产业链构建的转变,并积极融入本地生态,追求与世界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财新ESG频道、中国ESG30人论坛主编汪苏就报告核心研究成果介绍称,“‘新出海’伴随着两个升级,一个是理念的升级,要求企业建立‘全球化思考,本地化运营’下的可持续和长期主义理念,一个是产品和服务的升级,其中贯穿着从产品应用,到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的数字出海。ESG 与AI成为‘新出海’的两大支柱,也是高质量生产关系和新质生产力的有效结合。”
《报告》认为,ESG为企业提供了市场准入的优先权,夯实利润增长之外的可持续价值底座;AI数字化技术为企业提供数字底座支撑,提升企业运营及产业链的协同效率,增强供应链抗风险韧性,拓展市场空间和增长机遇,提升竞争力。
“双轮驱动”打造中国企业出海样本
作为入选《报告》样本案例的典型企业,联想集团20年的全球化过程,尤其是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与ESG作为其全球化战略的关键支撑,为当下许多出海企业“高质量出海”提供了宝贵经验。
联想集团入选《2024中国企业“新出海”专题报告》企业案例。(央广网记者黄昂瑾/摄)
联想集团副总裁、全球电脑与智能设备首席质量官王会文在主旨发言中介绍,2004年进入全球化发展阶段后,联想集团就前瞻性地将ESG实践和数智化转型作为应对出海不确定性的关键策略,率先实践并验证了数智化转型以及ESG相互促进的“双轮驱动”出海模式。
一方面,自2004年以来,联想集团凭借长期持续打造的ESG能力及数智化平台实现了对全球资源的高效整合、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全球化也为联想集团的ESG实践及AI等数字技术创新提供资源与平台。
同时,联想集团通过AI驱动的全球供应链ESG管理平台高效管理全球2000多家核心供应商,让自身以及合作伙伴更好地应对来自海外市场可持续监管的相关挑战。
联想将出海、ESG与数智化转型的经验沉淀为解决方案,积极赋能产业链和生态圈中的其他企业。以此次同样入选报告的消费电子新材料领军企业光大同创为例,以2016 年进入墨西哥市场为开端,光大同创跟随联想集团进入海外市场并持续合作,对标学习联想集团ESG经验推动自身净零转型。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在主旨发言中指出,全球价值链出现新变化。“在新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变化下,由数字化和绿色化组成的‘新两化’转型已成为当下中国出海企业应对全球产业链转型的主要策略之一。”同时,张燕生还呼吁企业更加注重合规、在全球市场共享共建,承担起中国企业的责任。
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玲也在发言中表示,面对全球绿色产业发展新浪潮,呼吁企业不仅要注重技术研发和成本控制,同时应致力于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 、循环经济模式 、绿色物流和韧性管理,创新绿色材料与技术,以满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在国际市场树立正面的社会责任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