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大数据+AI”技术如何助力解决县域内中医专业人才“招不进、留不住、培训难”的难题?怎样高效高质复制传承中医经验,使基层医生能快速学习运用?
连州市医疗总院组建参赛团队并申报的《AI技术在中医医共体临床领域上的应用突破》项目在2024年广东省智慧医疗创新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近日,记者获悉,在由广东省医院协会医院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举办的2024年广东省智慧医疗创新大赛中,连州市医疗总院组建参赛团队并申报的《AI技术在中医医共体临床领域上的应用突破》项目荣获二等奖并进入全国区决赛,展现了连州市医共体在智慧医疗应用领域的优秀实力和创新能力。该项目引入一套专注于中医临床领域的“中医临床信息系统”在连州医共体各成员单位统一部署,通过“大数据+AI”强化对中医门诊临床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运用等处理,把数据价值投射在医共体降本增效、中医临床实践、临床研讨、经验传承、人才带教等领域。
近年来,连州市医共体基层医疗机构随着体制建设、硬件设施等方面的完善,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但仍然存在多种结构性瓶颈,尤其以基层中医人员的个人临床能力提升最为困难。“目前我们医共体中医领域面临着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中医老医生资源也是非常稀缺,在中医经验传承、老医生传帮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连州市医疗总院信息管理中心主任邓意恒说。
基于此,连州市医共体在去年启动了上述项目,探索如何培养更多中医人才。该项目主要致力于解决招人、育人和留人的问题,通过整合数字化、大数据以及AI技术,将资深中医的经验例如处方、治疗方法等转化为知识库,供基层分院医生特别是临床经验不足的新医生参考,辅助中医知识传承和人才培养。
2023年9月,该项目在连州市医共体实施、上线,首期试点部署连州市中医院、连州市妇幼保健院、连州市连州镇中心卫生院、连州市西岸镇中心卫生院共4家医院,现已在全市医共体19个成员单位全面推广应用,共有用户医生165名。
“项目上线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邓意恒介绍,该项目的应用,缩减了连州市中医院派遣人员成本200%,建立数字化优势病种模型49个,基层医护人员掌握中医优势病种速度提升近5倍,基层医疗机构掌握中医优势病种增加至20种例,门诊病历归档量超4.9万份,其中规范化门诊病历增量提升20.30%。
实际上,不只是在连州,广东许多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粤东西北地区同样面临中医老医生欠缺、中医人才培育难题。“我们的项目利用AI技术来辅助中医知识的传承和人才培养,这在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特别是在县级医院都是比较值得推广的,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还能帮助解决中医人才短缺的问题。”邓意恒说。
自成立以来,连州市医疗总院借助医共体信息化互联互通优势,不断创新思路,为群众提供更多的便民惠民服务应用,经验做法得到国家、省(市)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认可,为县域医共体建设同行提供较好实践参考。除此次在广东省智慧医疗创新大赛中获奖,连州市医疗总院的《实时交互模式电子钱包平台在县域医共体的创新应用》项目还在2023数字健康创新大会暨第六届智慧医疗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基层创新赛道二等奖和最具发展潜力奖,同时在2024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数字健康创新应用大赛晋级决赛。
未来,连州市医疗总院将不断探索和创新,继续推动数字健康和智慧医疗事业的发展,持续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医疗服务,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
撰文:张晓欣 通讯员 欧洁梅 刘楚健
【作者】 张晓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