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服贸会|对话长木谷医疗张逸凌:AI+机器人让优质医疗跨越时空壁垒
创始人
2024-09-16 16:21:41
0

AI正在医疗行业发挥着更大的应用价值。9月16日,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记者独家对话了北京长木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逸凌。通过AI技术的助力,让机器人成为骨科医生的“脑”“眼”“手”,在提升手术质量的同时,也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如今,长木谷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搭载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AI+ROBOT人工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ROPA正式上市。

“AI+”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传统医疗领域中技术和地域的时空壁垒,优质医疗资源得以跨越地理界限。而机器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和潜力日益凸显,也预示着医疗产业将迎来更多创新与变革。

5—10分钟量身定制三维手术方案

手术范围广泛复杂、术中术后并发症风险高,外科医生也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关节置换手术作为骨科外科手术中的一类,复杂的内部结构对操作的精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十分依赖医生的经验与手法。例如膝关节置换手术,需要二三十年经验的医生才能完成,且患者常选择在三甲医院完成。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长木谷在六年前就开始探索骨科手术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助力,让机器人成为骨科医生的“脑”“眼”“手”。据张逸凌介绍,长木谷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搭载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AI+ROBOT人工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ROPA正式上市。该手术机器人的手术控制精度突破亚毫米级别,仅为0.6毫米,已超越国内外同类型骨科机器人2倍以上。同时,术前仅需患者CT即可帮助医生在5—10分钟精准地制定出一套个体化的三维手术方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减轻患者痛苦。

“以膝关节置换手术为例,这是属于4级的高难度手术,一般需要二三十年经验的医生才能完成这样一个手术,医生需要凭借他的经验,从成百上千种假设中选出十几种患者可能需要的型号,以便在术中打开患者关节部位来真实看到情况之后,选择相对适合患者的假体。”张逸凌向北京商报记者说道。

让AI和机器人成为骨科医生智能的“脑”,“眼”“手”,解决关节置换手术中长期存在的痛点。

张逸凌表示,手术机器人的“数智脑”,具备超强的底层学习及数据计算处理能力,可以将人工假体的型号、大小,以及手术截骨位置、厚度以及假体安放的角度一一精准地设计并三维可视化呈现,让医生在术前就能模拟手术全流程的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数智眼”亚毫米级的精准光学定位,可实时监测并追踪患者术中体位的变化,帮助医生突破传统手术中的视野局限、操作盲区等瓶颈,提升手术安全性和精准度。

人工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机械臂,可以模拟医生的手,作为“数智手”,搭配自主研发的智能随动技术,确保了手术过程中每一个关键步骤的精确执行。机械臂3D空间扫描技术扫描重建手术区域,实现全自动高效定位。

“原来一个复杂的手术可能耗时超过三个小时,但现在借助我们的术前规划和标准化流程,手术时间可以缩短到半个小时左右。”张逸凌介绍,这款机器人不仅可以提升手术质量,也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成为可能。

将三甲医院的医疗经验复制下沉

我国是骨关节炎的重灾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骨关节炎患者有1.4亿人,5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患病率近20%,低骨量率近50%。而骨科医院执业医师人数仅为1.55万人,具备丰富手术经验的医生要更少。

当前我国医疗资源紧缺问题依然突出。“骨科医生培养周期很长,好的医生需要经历大量的手术,甚至是失败的手术。”张逸凌直言,在短期内,行业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那就是无法迅速培养出大量拥有顶级专家手术技能的医生。如何在现有条件下优化医疗资源的分配,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传统的骨科手术中,医生主要依靠自己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直觉来进行手术操作。这种依赖于个人经验的方法意味着手术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生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水平。然而,这也对年轻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逐渐积累起足够的经验和直觉,以应对各种复杂的手术情况。

随着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手术经验的可复制性成为可能。

“我们的目标,就是将三甲医院的医疗经验复制下沉。”张逸凌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深度计算及学习技术,结合临床医生丰富的手术经验,利用医学图像大数据进行训练和深度学习,能够在术前为患者提供精准的解剖参数和下肢对线,从而量身打造出一套智能个体化精准的手术方案。这种个性化的手术规划,使产品并不受限于操作者的专业水平,让原本难以复制的优质医疗技术和大专家的手术经验变为现实,为基层医疗技术提升及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带来可复制的执行方案。

“AI+”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传统医疗领域中技术和地域的时空壁垒,优质医疗资源得以跨越地理界限,下沉到基层地区。这样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还大幅提升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得医疗资源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政策、市场双向助推

作为前沿技术与医疗健康领域深度融合的产物,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它们不仅能够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减少人为误差,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医生的体力负担,提升手术效率。此外,手术机器人的应用还为远程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使得优质医疗资源能够跨越地理限制,惠及更多患者。因此,无论是医疗机构还是投资者,都对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据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旗下数据服务平台“医装数胜”数据显示,从2022年开始我国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注册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截至2024年1月,我国共有38款骨科手术机器人获批(国产品牌27款、进口品牌11款)。仅2023年就有9家企业进入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获批产品数量多达14个。

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在手术机器人的发展方面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2023年1月,工信部、国家卫健委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机器人和医学人工智能在基础理论、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的突破,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机器人5G远程手术、脑机接口辅助康复系统等新技术新产品加速应用。推动机器人在医院康复、远程医疗、卫生防疫等场景应用。加强机器人在患者院前管理、院内诊疗及院后康复追踪整体病程服务体系中的应用,助力智慧医疗建设。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骨科手术机器人取得了巨大进步。据医装数胜测算,2023年我国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销售金额约5.74亿元,近四年来复合增长率为20.9%。随着5G远程手术的兴起,政策的倾斜有利于骨科手术机器人资源下沉,我国骨科手术机器人前景广阔。医装数胜预测,我国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销售额五年增长4倍,到2028年将达到21.3亿元。

张逸凌称,医疗器械的发展趋势正朝着智能化迈进,其中医疗机器人作为集医学、机械工程、自动控制、信息技术和仿生学等多学科知识于一身的产物,代表了这一领域的尖端技术。在未来医疗中,人工智能将扮演关键角色,成为医疗行业的重要助手。更智能的医疗设备、更全面的互联互通,结合人工智能的医疗模式有望显著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生的诊疗能力,其终极目标是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北京商报记者王寅浩

相关内容

21岁大学生突然中毒不会说...
9月11日媒体报道,成绩优异的21岁男大学生,突然不会说话、谁也不...
2025-09-13 20:14:58
尼泊尔前总理卡纳尔:我妻子...
尼泊尔近日爆发大规模骚乱,根据尼泊尔卫生和人口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截...
2025-09-11 21:14:10
阿丘科技|黄耀:AI 工业...
黄 耀 阿丘科技创始人兼CEO,清华本硕,毕业于计算机系人工智能实...
2025-09-11 17:16:39
宇树王兴兴:最后悔过去没学...
在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上,宇树科技创始人、CEO王兴...
2025-09-11 17:15:24
王文君任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
王文君任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 王志刚任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 国务...
2025-09-11 17:14:48
原创 ...
在AI原生游戏的探路中,剧情难免会有搞笑片或恐怖片乱入。 早在20...
2025-09-11 11:14:29

热门资讯

原创 2... #春日生活好物种草季#近年来,笔记本电脑市场迎来技术爆发期,尤其在手机厂商跨界入局后,轻薄本在性能、...
AMD锐龙AI 9 HX 37... 2024年6月3日,AMD正式发布全新的锐龙AI 300系列处理器。该系列处理器一经发布就引发大家的...
5个AI模特生成软件推荐 当前AI模特生成软件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以下是几款备受推崇的工具: 触站AI:强烈推荐!...
骁龙本这么猛?联想YOGA A...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一部手机可以解决出镜拍摄问题,而商务出差、大量码字、图像处理等需求用笔记本则...
2023年CentOS与Ubu... CentOS与Ubuntu的市场格局与技术特性探讨 在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CentOS与Ubuntu...
苹果macOS 15.1:允许... 苹果公司在其最新的macOS 15.1版本中,推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新功能——允许用户将Mac App...
原创 苹... 前言 IQUNIX在做好看的桌面产品上,一直都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早期和苹果产品的设计风格...
原创 华... 想在竞争残酷的市场中发力,必须要带来一些激进的卖点,但是随着功能特性的提升,硬件也必须要进行给力才可...
原创 华... 在2024年这个被誉为"AI元年"的关键时刻,随着生成式AI的流行,各家手机厂商都在积极备战AI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