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9月2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文慧 记者 宁迪)“新时期,加强开源体系建设,是我们顺时代之势、应国家之需、答产业之盼的重要使命,对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在今天举行的开放原子开源生态大会开幕式上说。
此次大会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主办,以“开源赋能产业,生态共筑未来”为主题。除开幕式外,还设有开源生态交流区和15场分论坛活动,旨在搭建开源交流平台,探讨开源生态建设,助力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开源生态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状态。金壮龙介绍,工信部支持设立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搭建起国内外交流、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累计吸纳120余家捐赠单位、20多个开源项目进入孵化阶段。在已落地的开源项目和开源社区中,开源欧拉社区汇聚贡献者2万余人,用户数量超过350万,为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基础计算服务;开源鸿蒙项目吸引340余家生态单位共建,搭载设备数量超过9亿台。
金壮龙表示,为充分释放开源发展潜能,赋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推动加快开源基础设施建设、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开源治理水平、优化开源发展环境四个方面的工作。
在提升治理水平方面,要统筹运用多种方式,支持开源规范、有序开展。具体来说,要开展软件物料清单管理,建立健全相关标准体系、技术工具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序推进软件物料清单规范等重点标准制修订工作,鼓励重点行业加强在供应链上下游的推广应用,提升企业开源合规水平。还要加强风险防范能力,统筹推进开源漏洞感知、共享、预警和治理,提升行业和信息基础设施开源漏洞防范、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同时,要探索建立宽严相济的监管体系,引导建立适应开源特点的供应链安全管理方式,在现有规则下鼓励开源主体先行先试,不断拓展实践空间。
在优化开源发展环境方面,金壮龙强调,要培育高水平人才队伍,推动建立基于开源贡献的人才评价体系,鼓励重点企业和高校先行先试,将开源贡献体现在员工升职考核、学生评奖评优等工作中,让优秀开源人才成长于校园、成熟于社区、回馈于社会。
9月25日,开放原子开源生态大会的开幕式现场。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文慧/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