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药第一股拥抱新能源
创始人
2024-09-29 10:27:50
0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铃 9月中旬,在晶泰科技(02228.HK)十周年全员大会上,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温书豪提出一个问题:过去十年,我们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他自己给出的答案是:“做难但正确的事情。”

什么是正确的事情?9月26日,在接受经济观察网专访时,温书豪解释,正确的事情是具有普世价值的事情,比如解决疾病的问题,解决能源的问题,解决饥饿的问题。

在前述大会上,温书豪还对同事们说:“一定要把对顶级客户的交付做到最好。”

晶泰科技的顶级客户是谁?熟悉晶泰科技的会知道,这家头顶中国AI制药第一股光环的公司,拥有包括辉瑞、礼来、强生、默克等客户,这些客户都是跨国制药巨头。过去十年,与这些生物医药领域客户的合作,为晶泰科技在制药领域铸造了护城河。

故事有了变化。在这场有特殊意义的全员会上,“正确的事情”不只包含了疾病领域,也包含了能源和农业领域。强调交付时,顶级客户名单中也有了一个全新的成员,它不是生物医药企业,而是在另一个全新领域有话语权的公司:中国新能源龙头协鑫集团。

8月底,晶泰科技在其上市后的首份半年报中宣布了与协鑫集团的合作,这份合作为期5年、总合作金额约10亿元。按照平均每年带来2亿元收入计算,仅此一个订单,就几乎可以和晶泰科技当前的年收入持平——2024年上半年,晶泰科技的收入是1.03亿元。不仅如此,与生物医药业务相比,材料领域订单的变现周期也会更快。

“和协鑫集团的合作,为晶泰科技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新增长曲线。”温书豪告诉经济观察网。

在与协鑫集团的合作官宣后,晶泰科技股价曾在7个交易日内暴增150%,市值突破500亿港元。随后股价有所回落,截至9月28日,市值约437亿港元。

晶泰科技的原有业务几乎都在生物医药领域,和协鑫集团的合作,被外界视为一次巨大跨界,质疑声不少。但在温书豪眼中,故事从三年前甚至十年前就开始了。

“做创新永远都是被质疑的,我从来都不怕质疑,我还挺享受被质疑后拿出实际成果的时刻。”温书豪说,晶泰科技的态度始终是,把技术做扎实,用最终的交付来回应市场。

为什么能被协鑫选中

在华为、腾讯、科大讯飞等一众知名大厂的激烈竞争中,晶泰科技突破重围拿下协鑫集团的订单让不少人意外。

外界不太知道的是,晶泰科技关注能源行业其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早在2023年7月,晶泰科技就曾与聚焦锂电功能材料领域的研一新材料达成战略合作。此外,其子公司新生泰也曾与广东省科学院化工研究所合作进行AI生物基材料研究,并获得后者的实验验证。

据温书豪观察,协鑫集团所在的光伏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成本挑战,急需新技术的支持。这很像他十年前在生物医药领域看到的机会,当时大药企的年化回报率逐年下降,必须寻找新的突破点。

在2024年6月的SNEC第十七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上,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也曾表示,光伏行业正在遭遇史上最强“内卷”,他认为企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结构性调整来应对这些问题。

在存在供需错配、价格下跌、技术瓶颈和市场壁垒的复杂环境中,光伏企业急需寻找新出路,而AI或许可以帮助实现对钙钛矿这类新材料的优化。

晶泰科技抓住了这次机会。根据合约,在未来五年,晶泰科技将以人工智能(AI)与机器人自动化技术为协鑫集团提供钙钛矿、超分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碳硅材料等领域高科技新能源材料研发的订单化服务,共同开发一系列具有行业竞争力和工业应用潜力的差异化新材料。

此外,晶泰科技还将为协鑫集团打造材料领域大模型驱动的 AI+ 自动化数智创制系统,实现从新材料/复合物的快速设计、功能材料的高定制,到工艺的高效开发应用,助力协鑫集团成为人工智能驱动的新型能源公司。双方还计划在深圳河套合作区共同成立新材料研究院。

某头部光伏厂商的产品经理孙乐对经济观察网分析,目前全行业都在寻求解决钙钛矿材料长期稳定性差、衰减过高等导致难以规模化推广应用的难题。晶泰科技对于化合物的研发理解,可能会给协鑫集团带来新的研发理念和技术研发方向,比如,协鑫集团可以借助晶泰科技对更多化合物的研究经验来开发新型的钙钛矿材料。虽然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是不同的领域,但两个领域都涉及对化合物材料的底层研究,原理是互通的。

“在垂直领域,并不是比谁钱多,或比谁影响力大,需要做到真正的交付。”温书豪介绍,要实现对钙钛矿这类新材料的优化,不是单纯懂AI就可以的,需要同时具有物理、化学、材料、AI乃至实验和工艺开发等能力,市面上能解决这一问题的算法和公司是罕见的,而晶泰科技的技术和人才储备刚好能解决这一问题。

据经济观察网了解,与晶泰科技相比,科大讯飞、腾讯、华为等大厂或许在通用型的AI模型和平台方面更具优势,但在针对新材料、新分子的算法和落地应用方面,晶泰科技有更垂直的实验室和经验。

温书豪介绍,在订单交付方面,从交付材料的大模型,到自动化全流程的实验系统,再加上研发服务,路径都是清晰的。晶泰科技有一套底层系统,通过AI生成材料、配方和工艺,甚至是器件的制备和迭代。

在人才层面,支持新材料项目的人员和支持生物医药项目的人员会有所不同。温书豪解释,药物和钙钛矿这样的新材料项目都会涉及晶体的问题,二者在自动化系统方面的人员需求整体是相似的,这部分人才占到三分之二。在器件制备和器件最终性能方面,则需要三分之一的新人才。

把新材料当作第二次创业

“和协鑫集团的合作,是我们在新材料领域跨出的非常重要一步。” 温书豪说,在全球范围内,晶泰科技也是第一家在新材料领域拿到如此重量级订单的AI公司。他透露,近期晶泰科技还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新材料企业洽谈合作。

温书豪把进军新材料当成自己的第二次创业。和协鑫集团的合作不是拍脑袋决定的,也不是因为生物医药寒冬的降临。三年前,晶泰科技就开始为在新材料领域发展做底层的规划和准备,已经有了相应技术基础与储备,这次与协鑫的高额签单是“天时、地利、人和”,现在,恰好碰到了新材料领域需要破局的周期。

“AI为新能源领域带来的改变会让大家惊讶。”温书豪认为,在某几个维度上,AI的加入可以为新能源领域带来颠覆性改变。比如,可以通过提高材料性能、优化生产工艺、延长材料寿命、加快开发速度,去降低钙钛矿这样的新能源材料的成本。他透露,在明年或后年,许多成果将陆续被外界看到。

温书豪说,很多人把晶泰科技简单地视为AI制药公司,但从成立起,公司的自我定位就是一家物理底层的公司,以AI和机器人驱动,研发具备特定性质、功能的分子结构,关注生命科学和新材料领域。

温书豪和另外两位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马健、首席创新官赖力鹏的背景都是物理学。温书豪是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博士,马健是浙江大学物理学博士,赖力鹏是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取得博士学位后,三人均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在麻省理工学院期间,他们常在一起交流,最终决定一起创办晶泰科技,以基于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及人工智能能力为支撑,寻求以超过传统的替代方法的速度及规模改变药物及新材料的设计与发现方式。在他们眼中,生物医药是一种材料,钙钛矿也是一种材料。

“企业的业务总是越做越深、越做越广的。”温书豪说,在探索更广阔的业务空间的同时,晶泰科技将在生物医药领域继续深耕,这依然是晶泰科技的核心业务。虽然生物医药研发需要漫长的临床实验时间和审批流程,收获大额销售分成的周期长,但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关内容

开源证券给予力生制药买入评...
每经AI快讯,开源证券8月21日发布研报称,给予力生制药(0023...
2025-08-22 23:14:10
华为兆瓦超充打造全球首个百...
华为兆瓦超充打造全球首个百兆瓦级重卡超充站,重卡进入全面电动化 ...
2025-08-22 19:43:50
圣阳股份:拟设合资公司 布...
人民财讯8月22日电,圣阳股份(002580)8月22日晚间公告,...
2025-08-22 19:15:06
云从科技诚邀AI创新项目投...
中国AI领军者:云从科技是科创板AI平台公司第一股(股票代码:68...
2025-08-22 12:20:51
AI超级赛道驱动科技资产价...
近日,A股延续上行趋势。其中,8月18日,沪指创近10年新高,A股...
2025-08-22 12:15:47
“假把式”掩盖不了真问题
漫画:冯大美 【我该怎么办】 最近,街道领导老刘遇到了烦心事。他们...
2025-08-22 12:13:43

热门资讯

原创 2... #春日生活好物种草季#近年来,笔记本电脑市场迎来技术爆发期,尤其在手机厂商跨界入局后,轻薄本在性能、...
AMD锐龙AI 9 HX 37... 2024年6月3日,AMD正式发布全新的锐龙AI 300系列处理器。该系列处理器一经发布就引发大家的...
骁龙本这么猛?联想YOGA A...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一部手机可以解决出镜拍摄问题,而商务出差、大量码字、图像处理等需求用笔记本则...
5个AI模特生成软件推荐 当前AI模特生成软件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以下是几款备受推崇的工具: 触站AI:强烈推荐!...
2023年CentOS与Ubu... CentOS与Ubuntu的市场格局与技术特性探讨 在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CentOS与Ubuntu...
苹果macOS 15.1:允许... 苹果公司在其最新的macOS 15.1版本中,推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新功能——允许用户将Mac App...
原创 苹... 前言 IQUNIX在做好看的桌面产品上,一直都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早期和苹果产品的设计风格...
原创 华... 想在竞争残酷的市场中发力,必须要带来一些激进的卖点,但是随着功能特性的提升,硬件也必须要进行给力才可...
原创 华... 在2024年这个被誉为"AI元年"的关键时刻,随着生成式AI的流行,各家手机厂商都在积极备战AI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