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宇舟:李嘉诚“卖港”,从来就不是“在商言商”
创始人
2025-03-21 17:44:04
0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江宇舟】

围绕着香港长江和记实业(下文简称“长和”)向贝莱德出售全球港口的事件,舆情愈演愈烈,此时出现了一种观点,觉得提倡“铁骨铮铮”是拿棍子打人,企业经营自有其规律,应当“在商言商”,不要将正常的商业行为泛政治化。

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这几天我已经看到一系列论证“铁骨铮铮”与“在商言商”关系的文章,我想先从“在商言商”开始说起,借着长和自己多年来的开口,看看这笔交易真的符合“在商言商”吗?

一、出售本就违反了“在商言商”

这些天论证“在商言商”的文章很多,可是很遗憾,除了一小部分引用了长和零星财务数据以外,绝大多数居然对此绕道而行,更不用说结合长和近年的业绩报告与投资者大会信息发布,去完整复盘长和对自家港运业务的理解。

既然是“在商言商”,怎能不先看看这个“商”一直以来是怎么“言”的呢?

如果按长和所说,此次交易是公司全球业务重组的一部分,是一场“纯商业行为”。那么,如此重大的重组,之前是应该有蛛丝马迹的。不说近年全球港口的“买买买”,当年曾奠定长和如今港运业务、以及李老先生“超人”之名的和记黄埔收购案,又曾经历过怎样的一番曲折。

然而,这次,我们没有看到类似的迹象,仿佛真是一场从天而降的并购。

在长和公司官网简介与历年年报上,始终在强调自己是全球港运业务的领导者,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即使客观现实是随着同业竞争加剧与竞争对手收并购,导致长和在港运业务的规模上排名跌出全球前十,但这只是相对规模的缩小,公司港运业务的效益依然是稳步增长的,尤其是新出炉的2024年业绩报告,势头之良好是近年之最。用长和自己在过往年报中的评价是:“港口部门之贡献稳定。”

以十年周期去统计长和港运业务,其收入、效益占集团比重(左图),以及泊位数、吞吐量(右图)都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图片来源:根据长和近十年年报自制

即使在2022-2023年面对疫情干扰和市场需求下滑影响,长和吞吐量出现阶段性下滑(如上图),引发一部分投资者疑虑时,长和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放弃港运业务的姿态,它在2023年主动解释了业务增长承压的原因,并给出了货运量有望回升的乐观预期。

李泽钜先生在连续两年的投资者会议上对此都有过细致的阐述,在2023年他指出长和自己的港口营运“算是挺好的”,虽然吞吐量下跌了,但是“货柜码头的箱停在码头时间长了,仓的租也上升了”,整体增长依然能够保障,且未来还将在墨西哥、埃及、泰国等新兴市场每年稳定释放5%的产能,不同港口的服务还能相辅相成,“物流物业都会增加贡献”。

就在此时,长和刚刚宣布,将斥资7亿美元用于埃及两个港口项目的投资,其中包括了亚历山大港的全新货柜码头。同年,长和还与沙特东部省的萨勒曼国王能源园区签订了经营权协议,计划在那里开发保税国际陆港及物流区。

到2024年,李泽钜又表示,长和的港口多元化网络和地域分布策略,使自己能够平衡不同地区的变化,从而保持业务的稳定性和增长性。对于未来的业务布局,尤其是面向高潜力市场,他强调,公司正积极“扩大投资,加速发展”。

长和不仅是这么说,更是这么做的,实实在在的功夫做到了平时。长和对港口运维能力的可持续提升,付出了大量投入,作业效率在行业是有口皆碑,这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精工出细活”。

不仅一以贯之,而且与时俱进,长和在2023年年报中就承诺:“今后新增之移动及固定机器将全电动化或以其他洁净能源辅助驱动。”2024年中报披露,港口部门的《设备电动化指令》已于2024年1月强制生效,未来“所有新采购或更换之码头设备或卡车均必须以电力驱动”。

做过投资的朋友都知道,重资产企业正在大面积进行基础设施更换的节点,是非常敏感的,贸然抛售可能将导致前期投资都成为“沉没成本”。

可以说,直到2025年3月5日之前,没有任何迹象显示,长和将放弃自己的港运业务。

而且港运业务有没有前途?最近还有个足以交叉验证的案例,就在3月17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又增持了日本五家主要贸易公司的股份,这些公司里不乏深度参与港口运维、数字化升级和新型船舶建造的。

此时就有辩护者举证,长和跨国运营太辛苦,卖掉了不赚钱的海外港,专注经营国内。

这样的观点同样不成立,一是“太辛苦”本身就有待商榷,企业的新陈代谢与人是不一样的,半个多世纪走过来都“不辛苦”,如今反倒“辛苦”了,更何况长和对港运的支持,上文已经充分列举其生机勃勃、雄图远多于疲态。

至于海外港与境内港哪个更赚钱的问题,我们不否认境内港至今效益确实还很突出,但如果从时间轴横向比较,就会发现,其实海外业务的效益在上升,境内港反而在下降。

2015-2023年长和名下各港口的EBITDA/收入对比。图表来源:作者自制

更何况,境内港的营收和吞吐量分别占全板块的4.3%和15.3%,即使假设和记港口信托所有业务都在境内,相加后也不过10%和40%,一旦境外港运业务消失,整个板块不仅是业务缺失大半,规模效应也将遭受冲击。

这时候,我就看到有人来论证了,说是贝莱德可能许以长和厚利,190亿美元是多么大一笔金额,已经逼近长和自身的市值,相对于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则是13倍的估值,已经高于同业好几个点了。

然后我一看他的估值依据:A股、港股……连老外最近都在不断发文,吐槽咱这几个交易市场的资产被严重低估。

此时但凡稍稍睁眼看世界,就能知道西方舆论正在弹冠相庆,美国的主流媒体们引述了行业期刊《基础设施投资者》报道,布鲁克菲尔德(Brookfield)正在寻求将英国PD Ports的估值提高到EBITDA的20倍。波兰和加利福尼亚的类似交易市盈率超过16倍。

可以说,即使按照最新的这些案例,贝莱德开给长和的价格也难言竞争力。

综上,无论是从经营逻辑,还是销售逻辑,都很难想象这是“在商言商”原则下能够做出的决策,更何况,如此重大的资产出让,决策周期居然还如此之短。

在相关报道中,西方媒体不约而同称贝莱德取得了“bargain berth”——廉价的、打折的、抄底的泊位,这一个bargain,仿佛让我听到了满屏的嘲笑,也看得到自己的心在滴血。

路透社这样的媒体还毫不顾忌地给出分析:此次贝莱德拿到这样“明显的折扣”,可能是地缘政治压力所致。

紧接着就开始吹嘘:“贝莱德在全球拥有广泛的政府和投资关系,这将使其能够达成其他公司无法完成的基础设施交易。”

该报道的结尾非常露骨:“在新的世界秩序中,一些人将获得战术优势,而另一些人则会成为牺牲品。”已然得意忘形。

好好看看吧,这才是别人家的“在商言商”。

相关内容

“胖都来”创始人称名字可以...
每经编辑:张锦河 5月1日,浙江嘉兴海宁市一家名为“胖都来”的大卖...
2025-05-11 06:17:32
尹中卿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
武汉大学北京校友会消息,5月8日上午,尹中卿校友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
2025-05-11 06:17:30
开源证券:给予无锡晶海增持...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诸海滨近期对无锡晶海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
2025-05-10 22:47:49
巴西部长:正与中国讨论建设...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中国与拉美国家基础设施合作正在提速。巴西计...
2025-05-10 18:45:38
以场景化思维重塑AI安全体...
在AI技术深度渗透网络安全领域的当下,攻防对抗已进入智能化博弈新阶...
2025-05-10 06:19:47
浪潮信息:已与20余家国产...
5月9日,浪潮信息高管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实施“多元算力”战略...
2025-05-09 23:21:57

热门资讯

原创 华... 想在竞争残酷的市场中发力,必须要带来一些激进的卖点,但是随着功能特性的提升,硬件也必须要进行给力才可...
支持 AI 扩图,华为 Pur... 2024-07-28 09:05:02作者:姚立伟 华为Pura 70 Pro手机今日推出鸿蒙Ha...
苹果macOS 15.1:允许... 苹果公司在其最新的macOS 15.1版本中,推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新功能——允许用户将Mac App...
吞噬星空维妮娜美图/高清壁纸/... 国漫女神|《吞噬星空》维妮娜美图/高清壁纸/AI手机壁纸/无水印 国漫女神|《吞噬星空》维妮娜美图...
原创 苹... 前言 IQUNIX在做好看的桌面产品上,一直都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早期和苹果产品的设计风格...
原创 商... 最近,各家的AI 9笔记本开始陆续登场,其实大家并不一定非选AI 9 HX 370,主要是这颗CPU...
AI智能+高效清洁!萤石RS2... 目前扫拖机器人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在上下水扫拖一体机市场也出现了很多所谓的创新产品。但是对于这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