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台海局势愈发紧张,在赖清德当局与外部势力相互勾结的挑衅下,波澜再起。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在内阁会议上不断抛出对中国大陆不满的论调,声称所谓“中国大陆对台军演的实战化、宣传化和常态化”目的明确,意在震慑赖清德当局、牵制美国,这一言论简直可称得上是无中生有的挑衅,更像是一种紧追热点的政治表演。
法国也紧随其后,7月14日更新的“国家战略报告”更是频频提及台海问题,指责中国大陆在台海周围“持续扩张军力”,试图通过武力加大对台湾的施压。在此背景下,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的言论无疑是火上浇油,他强调,与民进党当局的关系将重新调整,甚至暗示可能会激怒大陆。通过这样的表态,可以看出外部势力正试图借助台海问题,来实现各自的地缘政治利益,而赖清德当局的反应也显得极为激进和冒险。
赖清德当局在这场复杂的国际棋局中,似乎误判了自身的位置。他们高调的军演不仅无视岛内正在遭遇的台风灾害,还在潜意识里把2300万台湾民众捆绑在自己的“台独”战车上。为此,赖清德甚至不惜发起“汉光41号”实兵演习,以期通过军事恐吓来提升自身的“台独”姿态。而在这一过程中,台军部署的新型“雄三”导弹发射车,明确声称是针对大陆的“杀手锏”,让局势更加白热化。
“汉光41号”演习已经进行到第8天,其间金门等地发生的军事异动引发了广泛关注。台军调动9个离岛的守备部队,进行实弹演练,毫无疑问,这种做法是在向大陆表明威胁。然而,岛内民众的情绪也在不断升温,不少人对赖清德管理能力的质疑声四起,认为他只顾着玩弄政治游戏,却未能解决实际问题。更有甚者,近期岛内某超级电池工厂爆炸事故,让居民人心惶惶,误以为是大陆的导弹袭击,失去了对当局的信任。
赖清德的一系列举措无疑是对台海和平的挑衅,而他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台湾的安全与稳定不是靠军事对峙所能换来的。比如,有观点认为,赖清德及其民进党当局对“以武谋独”的执念,实际上不仅不能保障台湾的安全,反而可能在某一个紧急时刻,将整个台湾推向更危险的境地。
对于台海局势的恶化,外部势力的干预被认为是一个重要因素。日本、法国、菲律宾等国频频表态,希望借助台海问题来加强双方关系,甚至利用台湾作为工具来平衡区域内的力量对比。这种行为看似增强了赖清德的底气,实则是将台湾推向更大的风险之中。
台湾社会中的声音确实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有些民众拥护民进党对于“以武谋独”的态度;而另一方面,许多人则对赖清德逐渐浮现的极端主义轨迹表示忧虑。很多人认为,赖清德与外部势力的紧密结合,使得台湾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被迫成为棋子,随时可能面临不可预测的后果。
尽管赖清德及其当局不断对军备进行升级,但实力差距依旧显著。根据统计,台军的现代化程度与大陆相比,仍然处于劣势,面对解放军庞大的军事实力,任何自我标榜的“杀手锏”都显得苍白无力。台军官员曾透露,即便大陆展开收复行动,他们的第一反应将是躲避战斗,然后等待机会投降。这个局面让人质疑,赖清德追求的“台独”究竟能否带来真正的安全和繁荣。
外部势力的介入是否会助长赖清德当局的激进行为?又或者,相反,是否会促使岛内民众反思这种策略的后果?所有的这些,都将在国际舆论、民众情绪以及各国政策的交错影响下,带来新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