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民生
国家博物馆“时光之旅”,穿越700年历史长河
国家博物馆打造全新的沉浸式展览《时光之旅:穿越狮城700年》(Singapore Odyssea: A Journey Through Time)以海洋为主题,带访客穿越700年的历史长河。
展览设于关闭10个月、全面翻新后的邵氏基金玻璃圆楼(Shaw Foundation Glass Rotunda),如今重新开放,迎接新一批访客踏上这场跨越时空的旅程。
配合庆祝建国60周年所打造的新展览涵盖四大主题:扬帆启航 (Setting Sail)、风雨征程(Riding Out The Storm)、大航海时代(Age of Exploration),以及狮城之滨(Shores of Singapura),展览带领观众从殖民时期、战争年代、独立建国一路走来,见证新加坡如何一步步发展成为今日这座现代化城市。
而若与佩戴不同颜色手环的访客一同参观,还能解锁其他精灵与内容,一起完整体验整个展览的故事与惊喜。
展览将于2025年8月8日起正式开放,新加坡公民与永久居民可免费入场,其他访客需购票。公众可通过官网提前预约参观:https://go.gov.sg/singapore-odyssea 。
宏茂桥居民携手布置SG60装饰迎国庆
为庆祝新加坡建国60周年,静山民众俱乐部(Cheng San Community Club)举办组屋区装饰比赛,鼓励各居民联系网(Residents' Networks)发挥创意,号召居民一同布置国庆装饰,营造喜庆气氛。
活动获得热烈响应,多个居民联系网携手志愿者布置社区。其中,静山钻石居民联系网在宏茂桥5道第502座组屋旁的草坪上搭建一座SG60主题装置,吸引不少居民驻足观赏和拍照。
这项装置结合了环保和社区精神,以超过800个回收饮料罐打造出“SG60”和“Here We Are”的字样。其中,“SG60”四个字母以红色可乐罐为主,由附近咖啡店业者收集并捐出,志愿者再将罐子清洗、剪开,再用铁丝和订书针固定成形。
“Here We Are”则使用其他颜色的饮料罐组成,象征社区居民的多元和共融。这些金属字样安装在以废弃文件夹硬背板拼接而成的支架上,再由木杆支撑整座结构。
今年18岁的林咏德是这次装置的学生志愿者之一。他是裕廊先锋初级学院的学生,也是宏茂桥居民。他也号召朋友一同参与了这项活动。
66岁基层领袖白清海带头统筹布置工作,除了张挂国旗和横幅,也积极推动居民共同创作大型装置。
他说:“最重要的是凝聚大家的力量,让邻里更有参与感。”
年逾70岁的居民赵丽华每天锻炼后便会到现场帮忙,还拉来朋友邻居一起出力。
“有没有得奖不重要,大家一起做一件事,为国庆添气氛,就很开心了。”
新加坡理工学院成立伙伴计划,助本地企业为柔新经济特区展开跨境合作
新加坡理工学院成立赋能平台伙伴计划,协助有意扩展至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的本地企业展开跨境合作,推动业务转型、人才发展与技术采用。
新加坡理工学院昨天(30日)在Automation SolutionGO! 和区域工业网络会议(RINC)上宣布这项计划。这项活动由新加坡理工学院和新加坡自动化协会(AutomationSG)联合主办。
这项伙伴计划将汇聚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高等教育机构、行业协会和机构,通过强化面向行业的技能培训、技能提升和再培训项目,弥补柔新经济特区在人力、人才发展及技术应用方面的关键差距。
这些跨境合作的益处已在持续开展的合作中显现,包括新加坡理工学院近期与柔佛技能发展中心私人有限公司的合作;双方的合作利用马来西亚人力资源开发公司的资助计划,开发并实施了为期两天、分四期进行的培训项目。
这项计划为新加坡企业大新电力有限公司的140多名马来西亚员工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知识,使他们的技能与公司的新加坡员工队伍相一致。这个成功案例使柔佛州的其他新加坡公司也能获得类似的资助,以满足公司技能提升和再培训的需求。
合作计划也为学生们提供宝贵的学习机会。今年4月所举行的五天Susthack训练营和马拉松让20名新加坡理工学院学生与马来西亚双威大学的同学合作,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挑战开发符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技术解决方案。
自2023年以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100多名学生通过海外交流项目与南方大学学院、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和马来西亚敦胡先大学的师生交流,分享项目和学习心得。
这种跨文化合作显著提升了学生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加深了他们对全球问题和区域行业趋势的理解。新加坡理工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致力于培养类似的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拓展教育视野,丰富学生在传统课堂之外的学习体验。
职总拨出120万元,推出援助券助低收入会员
全国职工总会拨出120万元,推出职总(U惠)援助券(U Stretchdigital vouchers)计划,协助低收入会员应对生活费上涨。
职总发文告说,这项计划截止到9月3日。符合资格的会员可获最多120元的援助券,用来购买日用品、食物或药品等日常开销。援助券可在全岛的职总平价超市、仁益西药房以及Kopitiam食阁使用。
职总也首次与政府开源科技部(Open Government Products)合作,通过所开发的RedeemSG平台,以电子方式发放和兑换援助券。
职总助理秘书长兼职总关怀署署长杨益财指出,这项计划不但协助会员更好地规划家庭开支,也及时提供援助与实际支持。
中央医院推出AI聊天机器人,提升术前评估效率及病患安全
为提升病患在手术前的评估效率与安全性,新加坡中央医院推出“围手术期聊天机器人”(PErioperative AI Chatbot,简称PEACH)的人工智能临床辅助系统,协助医生更快速及精准地完成术前评估。
中央医院指出,医生进行手术前评估门诊(Preoperative Assessment Clinic,简称PAC)时,需参考长达400多页,且内容不断更新的围手术期指南,这极大增加工作负担,也可能因信息不一致而影响评估,进而可能导致手术准备不足或延期,增加行政负担。
有了由中央医院麻醉科副顾问医生柯雨荷带领团队研发的PEACH,医生只需将病患的电子病历资料输入系统,便可获得包括麻醉相关建议、转诊信及患者指引草稿、手术相关重点摘要,以及个性化围手术期照护计划等多项辅助功能。
柯雨荷说:“PEACH代表了我们在手术前评估管理上的重要进展。通过将全面的围手术期指南与人工智能技术整合,我们打造了一个可提升病患安全,并协助医生高效决策的强大工具。”
团队将中央医院内部指南,集成到由新加坡政府开源科技部Open Government Products(OGP)开发的人工智能助手“PAIR”中,仅限在医院专属加密电脑上使用,确保病患数据不会外泄。
此外,PEACH还能在手术前为患者进行分诊,判断应以电话评估、亲临门诊,或在手术当天评估,有助减少不必要的就诊次数。
中央医院说,手术前评估门诊每年接收约2万5000名病患,这项功能有望缓解人力压力。
中央医院指出,PEACH每年可为初级医生及高级医生节省不少时间,尤其在处理中等复杂病例上成效显著,平均每位病患的文书工作时间减少近六分钟。
麻醉科高级顾问兼临床科学家海里尔里扎尔(Hairil Rizal)说:“我们面对大量手术前病患,每节省一分钟文书时间,都可以转化为照顾更多病患,这意味着可以更有效地分配资源。”
来源:8世界
声明:
本宣传资料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所有转载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为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图片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采取适当行为,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