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工业智慧化节水增效推广活动暨金科环境水萝卜AI智能体1.0生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金科环境正式推出自主研发的“水萝卜AI智能体1.0”。该技术通过AI赋能水厂全生命周期管理,重新定义工业水处理效率边界。
“水萝卜AI智能体1.0“产品界面
“水自由是人类追寻的最终目标——可持续、充足、可靠、付得起的高品质水。”金科环境董事长张慧春在主旨演讲中直言,传统工业水处理长期面临几大痛点:传统工程水厂的定制化模式、投资建设成本巨大、缺少专业精英带来运营不稳定等弊端,造成水厂项目诸多瑕疵与不完美。
针对这一行业特点,金科环境提出“稳固三角形”理论:水厂需以“高品质设备材料、标准化设计生产、AI驱动智慧化运营”为支撑。“水萝卜AI智能体1.0”正是这一理论的实践成果——通过AI接管水厂全生命周期,实现工业流水线生产、模块化组装、无人值守与智慧化运行。数据显示,其可带来90%占地面积减少、90%交付时间节省、90%运营人员减少及50%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
与传统To B SaaS系统不同,“水萝卜AI智能体1.0”定位为“可自主代理完成目标任务的AI系统”。金科环境数字科技事业部总经理王晓宇介绍,该智能体整合几大技术能力:不仅搭载了金科环境自研的工艺优化预报与决策模型,同时结合了计算机视觉、听觉、红外等感知AI模型,以及国产大语言推理模型,在Online to Offline的工作闭环逻辑下,直接为客户交付价值——安全高效运营的无人值守水厂,且成本最优。
王晓宇强调,在无锡落地的五个示范项目中,该系统已展现显著成效:仅用10人便可完成运营管理,人力大幅节省90%,设备故障率降低50%,药耗降低15%,电耗降低30%,综合运营成本下降35%。
“大语言模型的进步,给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了新的范式,如何促进从0到1的原始创新,并完成从1到N的工程研发、产品创新,将是工业企业面对的重要课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魏凯指出,“水萝卜AI智能体1.0”的诞生,正是AI向工业深水区渗透的典型案例——通过抬高制造业“微笑曲线”附加值端,让技术创新服务于可持续发展。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会长王小康则认为,AI与水技术的融合将加速工业水系统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刘东华补充道,污废水资源化利用的“最优解”需依托AI技术,“水萝卜智能体的普及有望为工业、城市乃至国家‘水自由’注入核心动力”。
发布会现场,金科环境与南南合作金融中心、山西忻州经济开发区、中国太保投资管理(香港)等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水萝卜AI智能体”在国内外工业、园区、城市水处理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魏凯强调,“AI在工业领域的落地才刚刚开始,随着数据沉淀与技术迭代,传统产业与AI的结合将释放更多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