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速推进复制者计划遇阻 中国展现AI治理新思路
面对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的稳步推进,美国政府自拜登执政以来就启动了一项名为复制者的军事计划。该计划试图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军事领域建立对华优势。然而计划实施两年多来,不仅进展缓慢,更暴露出诸多技术和管理问题。
这项备受关注的军事计划始于2023年8月,由美国国防部主导推进。其核心构想是在两年时间内,批量生产部署数千套智能化无人作战系统,涵盖空中、陆地、海上多个作战维度。美方希望通过大规模列装低成本无人装备,在亚太地区构筑针对中国的军事屏障。
但现实情况却与预期相去甚远。据美国媒体9月26日报道,由于项目进展严重滞后,五角大楼已将计划主导权移交给特种作战司令部下属的国防自主作战小组。这个调整意味着,留给美军完成既定目标的时间已不足两年。有分析人士指出,美方此举可能是为应对台海地区可能出现的军事冲突做准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甚至预测,中国大陆可能在2027年前就具备对台采取军事行动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8月的技术展示环节,复制者计划暴露出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现场演示中,黑海科技公司研发的无人艇出现方向舵故障,导致设备失控漂移;安杜里尔工业集团的无人机则因发射系统问题被迫推迟测试。更严重的是,多艘无人艇搭载的目标识别系统频频出现误判。
项目采购环节同样问题重重。据悉,被选中的三套自主系统中,有的尚未完成研发,有的仍停留在概念设计阶段。部分无人机采用的技术已经落后,且在采购前未对软硬件系统进行充分测试。更令人意外的是,许多缺乏专业技术背景的军官在采购决策中拥有重要话语权,导致部分装备购入后无法直接投入使用,需要进行大量改装。频繁的软件系统更换和功能叠加,不仅推高了成本,更造成项目进度一再延误。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持续采取针对性措施限制中国无人机产业发展。9月26日,美国驳回了大疆公司要求将其从国防部黑名单中移除的申请。被列入该名单的企业将无法获得美国政府合同及相关资金支持。美方声称掌握充分证据证明大疆与中国军方存在合作。实际上,这已是美国连续多年以国家安全为由打压中国科技企业。早在2017年,美国防部就禁止军方使用大疆产品;2020年又将该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针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竞争态势,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在联合国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对话高级别会议上明确表态。他强调,中国反对将AI技术作为维护霸权的工具,主张各国应平等参与人工智能发展,共享技术进步成果。中国正以实际行动推动建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为全球AI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与美国的军事化倾向不同,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始终坚持科技向善的理念,致力于让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社会。这种发展理念上的差异,或许正是两国在科技竞争中的本质区别。
上一篇:印奇:千里科技AI+,迈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