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生态建设加速技术创新,促进全球协作,是科技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其重要性对现代科技社会至关重要。天天开源团队整理了近期开源生态重要行业信息,供读者参考。
2025年9月16日,中国科技部在广西南宁举办的2025面向东盟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上,发布《面向东盟人工智能赋能发展科技能力提升行动三年工作方案(2025-2027)》。
方案提出,将持续推进中国与东盟人工智能技术联合研究开发,发挥东盟国家各自优势,合作开发基于本地语言的大模型。中国将与东盟携手开展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共建人工智能开源开放社区,推动模型开源和基础设施开放共享,缩小全球数字鸿沟。到2027年,将基本建立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人工智能合作体系,共同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并且,大会上发布了一系列支撑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的项目,包括启动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开源联盟。活动反响热烈,《方案》获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等东盟多国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人的广泛认同,并在会上表达了加强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的强烈意愿。
2025年9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进一步引导工业园区提质增效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文件提出包括“促进实数深度融合”在内的七大发展导向,要求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具体举措包括以下三项:一是推进5G、千兆光网、IPv6、移动物联网等园区网络基础设施部署,推动工业互联网进园区。二是支持适度建设或有效利用数据存储与计算基础设施,加强园区内算力资源统筹调度。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园区打造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设施,提升开源操作系统应用水平,夯实园区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基础。
2025年9月26日至27日,以“筑基 开放 燎原”为主题的2025人工智能计算大会(AICC2025)在北京召开。大会聚焦开源生态,倡导共建开放协同的生态布局,加速AI产业生态建设与完善。
在深化开源生态发展方面,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共同见证了《基于超节点创新联合体,打造行业智能体——智算应用“北京方案”》的发布。该方案由三十多家企业和机构联合共建,标志着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入开源生态共建和应用落地的新阶段。
同期举办的分论坛Flag OS大会也有多项成果,包括:发布了《FlagOS具身方向工作计划》,开源生态社区共建单位超60家。并联合高校开展“AI高校公益行”,与Kaggle合作举办赛事,构建开源人才培养体系。
2025年9月23日,由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和2025AI生态创新大会组委会联合组织的2025AI生态创新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以“智汇万千,向AI原生”为主题,倡导共建开源生态,共同推动国家关于“人工智能+”的战略部署。
大会上,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人工智能应用服务专委会揭牌成立,致力于破解AI技术适配与产业应用实践的对接难题。同时,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金融科技服务专委会与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开源专项基金达成合作,共同推动AI创新项目孵化与资本对接。
KPro企业知识开源创始人陈果在主题发言中提出AI时代的知识开源是打破行业壁垒的关键,并发布了《企业知识开源宣言》,呼吁企业在AI原生时代共建知识共享生态。中国开源推进联盟常务副秘书长谭中意倡议发起了《AI Coding编程宣言》,为AI智能编程指明了发展坐标,引发广泛共鸣。
2025年9月24日,以“云智一体·碳硅共生”为主题的2025云栖大会在杭州召开,阿里云再次强调了其“夯实基础、繁荣生态”的双轮驱动战略,其中开放与开源是核心 。
阿里云于会上发布并开源六大模型和一个全新品牌,分别是万亿参数大模型Qwen MAX、新一代原生全模态大模型Qwen3-Omni、强化Agent和Coding的Qwen3-VL、实现“改字不崩脸、换装不走样”Qwen-Image、256K上下文修复项目Qwen3-Coder、支持音画同步视频生成的Wan2.5-Preview,以及企业级语音基座大模型通义百聆,覆盖文本、视觉、语音、视频、代码、图像全场景。除了大规模开源通义系列模型外,阿里云还宣布开放更多核心技术的API接口 ,并加强与合作伙伴的联合创新计划。
2025云栖大会的开源模型矩阵展现了开源策略赋能广大开发者和企业共建一个充满活力的AI创新生态,为个人创作、企业开发、科研创新等不同需求提供适配的开源工具,推动AI成本持续下降,加速"AI普惠"落地。
2025年9月15日,鸿蒙生态(长沙)创新中心在长沙经开区正式启用,定位为鸿蒙生态技术展示、成果转化与产业合作的核心枢纽。
中心将聚焦智慧城市、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重点领域,推动开源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作为鸿蒙生态在中部地区的重要战略支点,该中心的启用标志着长沙在开源生态与数字产业协同发展中迈出关键一步,将为湖南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启动仪式上,鸿蒙生态服务公司总经理杜金彪表示,实验室将以“攻坚者”姿态推进技术落地,以“组织者”心态凝聚生态力量,以 “深耕者” 状态融入城市发展,助力更多湖南企业共享开源生态红利。
此次启用的鸿蒙生态(长沙)创新中心是继深圳、武汉、成都之后全国第四个鸿蒙生态创新中心,也是首个聚焦芯片适配的专业载体,不仅是鸿蒙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为全球开源生态注入新活力。
2025年9月20日,阿里集团安全部联合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等高校,联合发布并开源安全大模型Oyster-I和相关技术报告。
该模型旨在突破传统AI在安全机制上的结构性困境:在面对敏感或风险提问时多采取“一刀切”的拒绝策略,可能将真正需要帮助的用户推向更危险的境地。Oyster-I团队针对此推出建设性安全对齐方案,推动AI从“被动防御风险”转向“主动引导用户安全”,推动了AI治理理念从“让AI安全”向“让使用AI的人安全”的范式跃迁。
评测显示,Oyster-I在传统安全指标和通用能力上均达到领先水平,同时在建设性安全场景中展现出显著优势,真正实现了安全与可用性的统一。未来,阿里计划推出更多Oyster系列模型,进一步拓展至复杂对话、智能体等场景,致力于构建更可靠、可信的大模型,实现“守己利他、以人为本”的AI治理。
2025年9月24日,蚂蚁集团支付宝体验技术部正式对外开源智能编程助手Neovate Code。
作为一款能用自然语言和用户对话的编程助手,Neovate Code能够深度理解用户的代码库,遵循既有编码习惯,并在上下文感知的基础上,精准地完成功能实现、Bug 修复和代码重构。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高度开放与灵活,在完全开源的前提下,它支持连接OpenAI、谷歌、Anthropic等多家主流AI模型,不绑定任何一家供应商。二是易于定制和扩展,内置了强大的插件系统,允许公司快速构建属于自己的、定制化的代码助手,而不仅仅是使用一个现成工具。三是架构面向未来,虽然目前还只是一个命令行工具,但架构设计已为未来支持IDE插件、Web应用等多种客户端形态做好了准备。
Neovate Code团队表示后续还将推出智能调试、代码质检等系列开发工具,构建完整AI开发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