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AI 写的文章,总有一股“ AI 味”?
创始人
2025-10-18 19:50:55
0

来,看看下面这两段文字:

互联网的发展极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带来了隐私泄露的风险。因此,网民在上网时应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我 2012 年就开始在网上写博客,那时候大家的隐私意识还很淡薄。我也因为用了弱密码,结果博客账号被盗,文章全被删光!现在回想起来真后悔没早点开启两步验证。

有什么差别?

没错,第一段一看就是 AI 写的,第二段一看就是人写的。

这两年,当我们阅读一篇文章时,第一反应不再是文章写得好不好,而是文章是不是 AI 写的。

久而久之,充满 AI 感的文章就变成了众口相传的“AI 味”。它就像一杯兑了水的可乐,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但一入口,味道就是不对。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种“ AI 味”到底是什么?它又是如何产生的?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到底什么是“ AI 味”?

所谓“ AI 味”,其实是一种文本的"工业化痕迹"。就像流水线生产的商品总有某种标准化的特征一样,AI 生成的文字也带着明显的“批量生产”印记:措辞过于标准、情感过于克制、逻辑过于工整、内容过于全面

具体有下面这几个特点:

1.过度标准或

浮夸的语言风格

AI 生成的文本,常常会有一种“滴水不漏”的完美感。它用词规范、句式严谨,语法完美,甚至标点都一丝不苟。正是这种过度标准,让文字失去了人类写作中常见的灵活性和个性。

比如,AI 的行文充满了“此外”、“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官样词汇,读起来仿佛是由“一群非常礼貌的机器人”拼装出的公文。同时,它还偏爱使用一些特定的大词和高级词汇,有研究发现,像“深刻的友谊(camaraderie)”、“锦绣(tapestry)”这类词在 AI 文本中的出现频率比人类高出数百倍。这种用词上的浮华与套路化,让文章显得既专业又空洞。

这种也是最常见的“AI 味”。

2.中立客观到“莫得感情”

AI 公司在设计大语言模型的时候,为了确保 AI 生成的内容“安全”和“无害”,AI 通常被设定为保持中立、客观的立场。

与人类基于理解和情感写作不同,AI 写作本质上是一场概率游戏。每当 AI 要选择下一个词时,它会计算所有可能词汇的概率分布,然后选择最“安全”的那一个。

它会避免强烈的个人观点和情感色彩,更不会有讽刺、自嘲或幽默感。就像一个极度谨慎的投资者,永远只买最稳健的蓝筹股。结果呢?收益稳定,但永远不会有惊喜。

用人类大文豪莎士比亚来打个比方:

· 人类莎士比亚:“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 AI 版莎士比亚:“关于生存与毁灭的选择,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议题”

看得出来,AI 选择了“更安全”的表达,但也因此失去了那种直击人心的力量。

平淡,毫无力量,乏善可陈的文字也是一种“AI 味”。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3.逻辑清晰但刻板套路

AI 在组织文章结构时,往往遵循着固定的“套路”。最常见的就是“引言-主体-结论”的三段论结构,无论题材是否需要,都像在完成一篇命题作文。尤其是在中文写作中,“首先…其次…最后…”这样的结构几乎成了 AI 的标配。

大语言模型的“知识”完全来源于我们给它的数据。这背后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事实,人类社会中,大量的存量文字材料本身就是公文、新闻、法律、学术论文这类严肃内容。现在大部分 AI 的训练数据大多来自互联网上的新闻、百科、论文等相对正式、规范的文本。

我们日常虽然不会过度阅读这类文本,但 AI 并不知道这一点,它只是把这些海量数据当成了正常的人类写作范本,学多了,说啥都满口公文味了。

机械的公文味也是构成“AI 味”的重要一环。

4.广而不精的“信息拼贴”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AI 没有真实的生命体验。它不理解什么是喜怒哀乐,也无法感知世界的复杂和微妙。它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基于数据的模仿和计算。

所以 AI 虽然可以描述一个场景,却无法注入真实的情感;虽然可以讲述一个故事,却无法赋予其深刻的内涵。它生成的文字,终究只是一个缺少灵魂的“高仿品”。

AI 在生成的内容也会给我们一种面面俱到却浅尝辄止的感觉,这也是 AI 味的一种。它会罗列许多要点,但很少深入展开,更不会提出尖锐或原创的观点。

这种“正确的废话”背后,其实也是 AI 为了避免出错和争议,而选择重复大众共识的策略。

AI 写作本质是工业化生产

“AI 味”的存在,既是当前 AI 技术局限性的体现,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人类创造力价值的契机。AI 可以成为我们高效的写作助手,帮助我们整理资料、构建框架,但真正赋予文字以生命和灵魂的,永远是人类独有的情感、经验和思考。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理解,AI 写作,本质上是工业化生产;人类写作,则是手工艺创作。

图片由AI生成

就像汽车生产线,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标准作业程序,每一个零件的误差都控制在毫米级别。质检员会确保每一辆车都符合出厂标准。这套系统的核心是什么?消除变异,追求一致性。

AI 写作遵循的正是这套逻辑。它的"生产线"是概率计算,它的"质检员"是安全机制,它的"标准作业程序"是训练数据中的高频模式。结果呢?输出稳定,但缺乏惊喜。

人类写作则完全不同。

真正的写作者更像是一个手工艺人。他今天心情好,可能会在某个句子上多琢磨一会儿;他昨晚做了个奇怪的梦,可能会让整篇文章的基调发生微妙的变化。他的每一次创作,都是当下状态、过往经历和即时灵感的化学反应。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能从文字中"闻到"作者的味道。海明威的简洁、卡夫卡的荒诞、村上春树的疏离——这些都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他们独特生命体验的自然流露。

或许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AI 味”会逐渐淡化。但至少在当下,让我们珍惜并享受那份源于人类内心的、独一无二的“人味”吧。

策划制作

本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

出品丨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作者丨田威 AI 工具研究者

审核丨于旸 腾讯玄武实验室负责人

策划丨张林林

责编丨杨雅萍

审校丨徐来、张林林

相关内容

为什么 AI 写的文章,总...
来,看看下面这两段文字: 互联网的发展极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带...
2025-10-18 19:50:55
李梓萌遭AI仿冒带货,别让...
评论员 王珍珍 近日,北京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了首例利用AI技术进行虚...
2025-10-18 11:46:50
开源!强效果,高性能,严隐...
作者 | OPPO AndesVL 团队 引言 当前端侧多模态大...
2025-10-18 11:45:01
300多个APP,想让我和...
「核心提示」 赛博恋人、虚拟伙伴,如何用AI填补当代人的情感...
2025-10-18 08:47:13
为什么AI写的文章,总有一...
互联网的发展极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带来了隐私泄露的风险。因此,...
2025-10-18 06:45:14
面向2035:AI时代中小...
——从场景变革到素养培育的行动框架 作者:赵远坤 当前,人工智能正...
2025-10-17 19:45:55

热门资讯

原创 2... #春日生活好物种草季#近年来,笔记本电脑市场迎来技术爆发期,尤其在手机厂商跨界入局后,轻薄本在性能、...
AMD锐龙AI 9 HX 37... 2024年6月3日,AMD正式发布全新的锐龙AI 300系列处理器。该系列处理器一经发布就引发大家的...
5个AI模特生成软件推荐 当前AI模特生成软件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以下是几款备受推崇的工具: 触站AI:强烈推荐!...
骁龙本这么猛?联想YOGA A...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一部手机可以解决出镜拍摄问题,而商务出差、大量码字、图像处理等需求用笔记本则...
2023年CentOS与Ubu... CentOS与Ubuntu的市场格局与技术特性探讨 在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CentOS与Ubuntu...
苹果macOS 15.1:允许... 苹果公司在其最新的macOS 15.1版本中,推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新功能——允许用户将Mac App...
原创 苹... 前言 IQUNIX在做好看的桌面产品上,一直都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早期和苹果产品的设计风格...
原创 华... 想在竞争残酷的市场中发力,必须要带来一些激进的卖点,但是随着功能特性的提升,硬件也必须要进行给力才可...
原创 华... 在2024年这个被誉为"AI元年"的关键时刻,随着生成式AI的流行,各家手机厂商都在积极备战AI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