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报记者 孟妮
2020年至2024年全球数字贸易出口规模实现从4.59万亿美元到7.23万亿美元的跨越式增长,以12.1%的年均增速勾勒出数字经济时代的贸易新图景。
日前,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与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组委会联合发布的《全球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5》揭示了这一增长背后的核心密码——人工智能与数字贸易的深度融合,碰撞出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炽热火花。
鼎韬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字贸易蓝皮书——全球数字贸易规模测度与数据分析报告(2025)》也显示,人工智能已不再仅是辅助工具,更是塑造未来全球贸易格局的核心变量,在降低国际贸易成本、提升数字服务效率、推动跨境电商模式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颠覆性作用,人工智能将驱动全球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实现更快增长。
依托丰富的数据资源、庞大国内市场及较完整的AI产业生态,中国已成为全球数字贸易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体之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达1.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前三季度,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约2.06万亿元,同比增长6.4%。
在此背景下,中国数字贸易企业正以技术优势引领全球贸易变革,加速将AI能力融入全球化布局,从技术输出向生态共建跨越。
“AI、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快速迭代,不仅重塑了全球产业格局,也为数字贸易企业出海带来了新机遇。”软通动力集团执行副总裁、国际事业部总裁黄立表示,软通动力的出海战略始终与技术发展趋势深度绑定,核心是坚定推进“All in AI”战略,以“AI+软硬一体全栈服务”为核心能力,赋能全球数字经济发展。AI、大数据不仅被视作单一技术工具,还被定位为驱动产业变革、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引擎。
黄立进一步谈道:“目前,软通动力已建立四个国际交付中心,业务覆盖14个海外分支机构。在出海布局中,软通动力依托全栈智能化服务能力,重点推动AI技术与不同行业场景的深度融合,目前已在金融、教育、智能硬件产品等关键领域加速AI的深度落地,为海外客户提供智能硬件设备、AI驱动的软件平台,贴合行业需求的定制化解决方案的一体化服务,真正实现从‘单点技术输出’到‘整体价值交付’。同时,通过持续完善全球研发与交付网络,软通动力的技术方案既保持全球领先性,又能精准匹配不同区域的政策、市场与行业特性,助力海外客户数字化转型。”
追赶这一浪潮的,不只软通动力。历经30余年发展,博彦科技已在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80多个分支机构,如今正借AI浪潮,从“技术提供者”向“创新生态构建者”转型。今年以来,其全球化AI布局动作频频。
今年6月,博彦科技大崎创新实验室(OSAKI Innovation Lab)在日本东京大崎办事处正式启动。该实验室重点聚焦“AI+、Web3数字资产、量子计算”三大前沿技术领域,整合中国AI开发经验与日本产业场景,打造“技术深度+商业落地”双优势平台,旨在打破文化壁垒与产业边界,挖掘并孵化具有潜力的初创项目,助力构建面向日本、亚洲乃至全球的创新生态系统。
“技术不仅是驱动创新的核心引擎,更是打破文化隔阂、链接全球智慧的桥梁。”博彦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王斌表示,大崎创新实验室的启动,不仅是博彦科技全球化战略的新突破,更是全球AI共创平台的新起点。
事实上,创新业务成为现阶段博彦科技经营的战略核心,其中人工智能与出海业务多维深度耦合,实现技术能力与全球市场拓展的同频共振,为业务增长注入强心剂。博彦科技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博彦科技经营业绩稳健,增长势能强劲,实现营业收入33.47亿元,归母净利润达1.23亿元,同比增长65.16%。财报称,“AI赋能+出海拓新”打开了博彦科技业绩增长的天花板。
据了解,在人工智能领域,博彦科技以自主研发与生态协同双轮驱动,强化核心竞争力并实现应用由点到面的拓展。在AI行业级应用层面,公司依托“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和“AI Agent平台”两大技术平台,提供一站式AI模型开发及推理服务解决方案;在金融领域形成前中后台AI全场景解决方案并落地应用,如为部分银行客户构建AI Agent系统,赋能业务落地提质增效等。此外,公司还发挥生态合作优势,推出“博问深析(BY-DeepSeek)全栈信创知识场景中枢一体机”,在软硬件融合领域迈出关键步伐。
业内专家认为,从全球数字贸易的增长数据到中国企业的全球AI实践,不难看出:AI正成为中国数字贸易企业突破地域边界、重构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抓手。未来,随着更多企业插上AI翅膀,中国在全球数字贸易中的引领作用将进一步凸显,也将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动能。
来源:国际商报
上一篇:用好AI这个科研超级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