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拉响警报:AI正在吃掉孩子的“第一份工作”
创始人
2025-10-31 08:15:33
0

“哪类工作最容易被AI取代?”“哪些人未来会被AI淘汰?”

自从2022年ChatGPT发布以来,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几乎不绝于耳。

然而,这些讨论大多是基于个人经验的推测, 甚至过于耸人听闻,将人们对AI的焦虑放大成一种应激反应。

图源 | 《编舟记》

坏消息是,曾经的一些担心好像成真了。

变革已经悄然到来,我们的教育又该何去何从?

精准打击“初级岗位”

这是一篇有些扎心的文章。

两位作者均为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博士,他们用 严谨的数据揭示出一个事实:

GenAI正无可避免地对就业市场造成冲击, 以一种比我们想象中更为冷酷的方式

图源 | YouTube@Stanford Digital Economy Lab

两位作者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现场

他们首先计算了2015年到2025年,所研究的公司数据集中,初级员工(junior)和高级员工(seniors)的就业规模。

然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专员、助理等初级员工快要没班上了,但如果你级别高一点,title是总监、经理之类的,那形势还是一片大好的。

2015年到2022年,除了Covid期间,这两类员工的就业增长曲线都是稳步上升、齐头并进的。

*红线代表初级员工,蓝线代表高级员工,虚线标记ChatGPT发布时间。

但到了2022年中,两条曲线出现了 明显的分化

高级员工的就业规模持续上升;

初级员工的就业规模停止增长,并在2023年中期开始下降。

这个节点,恰好与GPT-3.5的发布时间相吻合。

这是巧合吗?

为了验证GenAI对两类员工就业的影响,作者筛选出了一类公司,叫做 “采纳者(adopters)”,即在自身业务中系统化部署GenAI的企业

另一类没有采纳GenAI的企业(non-adopters)则作为对照组。

他们的思路很简单,就是比较这两类企业中,初级员工和高级员工的就业趋势。

同样是2022年底,两类企业中初级员工的就业曲线开始分道扬镳

采纳GenAI的企业, 雇佣的初级员工数量急剧下降

*红色实线代表采用GenAI公司招聘的初级员工,黑色虚线标记ChatGPT发布时间。

而高级员工则完全不同。

无论是哪类企业, 高级雇佣基本保持增长趋势,而且几乎是同步增长

*蓝色实线代表采用GenAI公司招聘的高级员工,黑色虚线标记ChatGPT发布时间。

下面精彩的部分来了。

作者通过双重差分分析(DiD),比较了 两类企业在各季度的就业差异

图上的每一个点,都代表特定季度,和没有采用GenAI的公司相比,采用GenAI的公司中两类员工数量的相对变化。

结果一目了然——

*红点代表初级员工,蓝点代表高级员工,虚线标记ChatGPT发布时间。

对于初级员工,2022年以前的系数接近于0,但AI爆发后, 系数迅速转负,六个季度后下降约9%

对于高级员工,并没有出现上述差异,甚至 采纳GenAI的企业长期以来高级岗位增长更快

作者还建了一个三重差分模型(DDD),更加清晰地说明了,采纳GenAI的企业,内部就业结构明显向高级岗位倾斜。

至此,文章终于得出了最重要的结论:

GenAI的采用,导致初级岗位数量明显下降,而高级岗位几乎不受影响。

换句话说就是,有了GenAI以后,公司不需要这么多普通牛马了。

最危险的职业

这是不是意味着,所有的初级岗位都危险了呢?

当然不是。

毕竟GenAI也不是啥都能干,写代码可以,扫地做饭可能还不如你。

程序员们说:每次听说ChatGPT要取代我的工作时候就想起这张图。

所以作者又引入了一个概念:GenAI暴露度(GenAI explosure)。

它指的是一个岗位在多大程度上会受到GenAI的影响。

暴露度高,说明这个岗位的工作内容,与GenAI的能力高度重叠

然后作者按照GenAI暴露度,将初级岗位分为高暴露与低暴露两类,并分别估计了DiD模型。

*深红点代表高暴露职业,浅红点代表低暴露职业,虚线标记ChatGPT发布时间。

结果大家也能猜到,低暴露职业趋势平稳,而 高暴露职业在GenAI扩散后就业显著下降,六个季度后降幅持续扩大

于是得出结论:

初级岗位的下降集中于高暴露职业。

这也符合我们的认知,GenAI替代的是一类特定任务。

编程、内容生产、数据分析等工作,恰恰是GenAI最擅长的,因此所受波及也最大。

文章还援引了另外一项研究,里面有这样一组数据:

GenAI暴露度每上升10%,初级岗位需求下降约11%,而同一职业的高级岗位增长约7%

关上大门

这些采用GenAI的公司,是如何削减初级岗位的呢?

无非就是三种方式: 减少招聘、增加离职、内部晋升

作者一通分析,发现采纳GenAI的企业,2023Q1后, 每季度少聘用约5名初级员工,晋升数并无明显变化,离职数甚至略微减少。

结论很明显:

GenAI采纳企业的初级岗位数量下降,主要来自于招聘减少。

这些公司并不是将老员工赶走,而是对新求职者关上大门。

受影响最大的,自然是刚毕业的年轻人。

从前他们可以先进入公司从事基础工作,慢慢积累经验。

但如今“入门级工作”越来越少了, 进入职场的第一级台阶正在消失,也就意味着上岸越来越难。

文章还发现,这些缩紧初级员工招聘的GenAI采纳企业,恰恰是那些规模大、资历高、技术密集、人才集中的企业。

也就是 各种意义上的“大厂”

今后毕业生想要进入这些公司,门槛会比从前更高。

猝不及防

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GenAI采纳公司的这种招聘倾向, 在GPT-3.5发布后几乎立即出现

作者于是进一步从时间维度,研究了这些公司的招聘行为。

*中间虚线标记GenAI发布时间,左侧代表发布前,右侧代表发布后。

结果发现,在GenAI发布后约3个季度,这些公司对初级岗位的招聘开始显著下降,8个季度后下降约8%。

也就是说, GenAI对初级就业的影响,在采纳后半年至一年内显现。

而公司做出减少招聘这一决策的时间点,则要更早。

这个反应速度,太不寻常了。

要知道,在以往的自动化变革中,技术有一个 逐步替代人工的过程

但这轮变革,几乎没给人工留窗口期。

图源 | 《流水线上的女工》

作者依据模型给出了一个解释: 减少招聘,与公司的自动化预期有关。

公司预期未来引入GenAI后,自动化将完成大部分初级任务。

这时公司将面临“梯队收缩”的问题:

如果未来大部分低层任务由AI完成,那么当下培训新的初级员工就不划算。

索性不招了。

因此, 企业并非等到AI真正替代人力后才做调整,而是在预期自动化的收益足够高时,就主动收缩初级岗位。

学历性价比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大家最关心的:

GenAI会影响学历的含金量吗?

当然会,而且结果可能出乎我们的意料。

作者将劳动者就读的学校,按照声誉分为5级,tier-1为最顶尖的学校,tier-5为最末级的学校。

然后分别估计了2023Q1后,GenAI采纳公司中 初级岗位的雇佣变化

结果呈明显的“U形”分布——

*横轴代表院校等级,纵轴代表初级岗位减少的百分比。

结果发现,顶尖和低层院校毕业生的招聘降幅较小,中等院校毕业生的降幅最大。

采纳GenAI对中端毕业生群体打击最大。

作者还在附录中给出了两张图表,显示 高校层级与工资、GenAI暴露度均呈正相关

*第一幅图为院校层级与预期工资的关系,第二幅图为院校层级与GenAI暴露度的关系。

这或许能解释上述差异——

顶尖院校毕业生通常从事薪资更高、暴露度也更高的职位,但他们能力更强,因此受影响相对较小;

最低层级院校毕业生可能从事暴露度较低的职业(如体力或服务类),故受影响也较小;

中间层级毕业生可能处于“高暴露但低不可替代性”的尴尬位置,因此受冲击最大。

对于企业来说,中等院校毕业生就成了性价比最低的一群人。

何去何从?

针对GenAI,文中提出了一个说法:它是一种 “资历偏向型”技术变革。

与之相对的,是以往所经历的 “技术偏向型”技术变革。

过去的自动化技术淘汰的是低技能劳动者,而GenAI瞄准的却是初级岗位——

它不问你的专业,却问你处在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

在这个新的游戏规则下,我们教育孩子的思路需要根本性的转变。

1.利用AI的“平衡器(leveler)”功能

作为工具,GenAI既可以替代低级任务,也可以 缩小经验差距,使初级员工更快接近高级员工的生产率。

这就是GenAI作为“平衡器”的功能。

尤其是对于高暴露岗位来说,它们被替代风险更高的同时, 被GenAI增强的潜力也更大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将AI当作思维伙伴,用它来激发创意、拓展认知边界,而不是简单地复制答案。

真正的关键,在于培养他们 提出精准问题、驾驭AI输出、并进行深度整合的能力。

2.关注“AI补充型技能”

这类技能是AI难以替代的,包括 跨学科整合能力、判断与决策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创新和批判性思维

举个例子,写一篇报告,AI可以帮忙整理数据、生成文字,但如何判断数据可靠、提炼结论、讲出故事,仍然需要人的智慧。

培养孩子的这些能力,相当于构建他们在职场中的护城河。

3.培养整体适应力

教育不应只是单点能力的培养,而是培养整体适应力。

面对未来不确定的岗位结构和快速变化的职业场景,能 跨领域学习、快速上手新工具的孩子,更可能游刃有余。

因此我们要鼓励孩子参与项目式学习、团队协作、问题解决类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养。

技术的浪潮无法阻挡,但它冲刷出的海岸线,取决于我们今天的选择。

教育的本质仍是 “培养终身学习者”,而GenAI正好提醒我们:

未来属于那些能驾驭工具、创造价值的人,而非仅仅完成任务的人。

特 别 福 利

幸运大转盘

快来领取你的“AI加油包”

一等奖

李永乐老师亲笔签名书×3

二等奖

学而思户外帆布包×4

三等奖

经典名著随机盲盒×6

·

抽奖截止到2025年11月2日20:00

快快参与吧!

相关内容

原创 ...
自从2024年2月15日sora第一代公开以来,文生视频成为了AI...
2025-10-31 12:16:44
商务部研究院启动专项课题,...
近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正式发函,启动《数字经济(链经济...
2025-10-31 09:14:34
哈佛研究拉响警报:AI正在...
“哪类工作最容易被AI取代?”“哪些人未来会被AI淘汰?” 自从2...
2025-10-31 08:15:33
青春红岩|青年科技先锋攻坚...
中新网重庆新闻10月30日电 (李雪)当AI技术遇上传统农业,当“...
2025-10-30 18:45:02
国际学校需要怎样的AI教育...
2025年5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
2025-10-30 16:44:32
青春红岩|AI菜园、AI庄...
庄稼“生病”了怎么办?只需上传图片和文字,就能获得AI与专家协同的...
2025-10-30 10:44:44

热门资讯

原创 2... #春日生活好物种草季#近年来,笔记本电脑市场迎来技术爆发期,尤其在手机厂商跨界入局后,轻薄本在性能、...
AMD锐龙AI 9 HX 37... 2024年6月3日,AMD正式发布全新的锐龙AI 300系列处理器。该系列处理器一经发布就引发大家的...
5个AI模特生成软件推荐 当前AI模特生成软件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以下是几款备受推崇的工具: 触站AI:强烈推荐!...
骁龙本这么猛?联想YOGA A...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一部手机可以解决出镜拍摄问题,而商务出差、大量码字、图像处理等需求用笔记本则...
2023年CentOS与Ubu... CentOS与Ubuntu的市场格局与技术特性探讨 在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CentOS与Ubuntu...
苹果macOS 15.1:允许... 苹果公司在其最新的macOS 15.1版本中,推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新功能——允许用户将Mac App...
原创 苹... 前言 IQUNIX在做好看的桌面产品上,一直都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早期和苹果产品的设计风格...
原创 华... 想在竞争残酷的市场中发力,必须要带来一些激进的卖点,但是随着功能特性的提升,硬件也必须要进行给力才可...
原创 华... 在2024年这个被誉为"AI元年"的关键时刻,随着生成式AI的流行,各家手机厂商都在积极备战AI手机...